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把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呢?

为什么把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70 更新时间:2024/2/18 17:25:40

结发”原是古人成人礼的一部分,就是束发。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举行冠礼,就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女子则在十五岁举行笄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就规定女子在订婚后出嫁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时也要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黑布将发髻包住,再以簪插定发髻。古代无论男女,只要举行了成人礼,就意味着到了成年,代表着一个人到了可以结婚成家的年纪了。

到了汉代,“结发”成了新婚夫妻成婚的仪式之一。汉代苏武有诗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在洞房花烛夜,饮交杯酒之前,新郎新娘就床而坐,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生死相依。古人还有诗总结:“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发“结”在一起,有牢固、结合、结伴之意,也寓意着新婚夫妇恩爱缠绵、白头偕老。因而“结发”自然就有了成婚的意思,人们也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了。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就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鼻祖和鼻子有关么?为什么称创始人为鼻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鼻祖”一词,如今被用来比喻创始人。其实在古书典籍中也有记载,如清朝王韬《瓮余谈?西国造纸法》:“人莫不以蔡伦为造纸之鼻祖矣!”但是,为什么要把创始人称为“鼻祖”呢?“鼻”字,古代原作“自”。甲骨文与金文的“自”字都很像人的鼻子的形状。另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载:“自,鼻也,象身形。”所以“自”

  • 拍马屁的由来是什么?阿谀奉承为什么叫拍马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关于“拍马屁”的由来,书中讲到,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可见,“拍马屁”

  • 勾手指的由来?跟人约定为什么勾手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小孩子喜欢钩手指发誓,他们常常钩着手指,同时一本正经地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郑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诺言,说话算数。情侣间耳鬓厮磨,浪漫之余,也喜欢钩着手指说一番山盟海誓,以见证忠贞不渝的感情。这种钩手指发誓的来历并没有确切可信的资料,以至有人以为,钩手指是从西方引进的,源于西方一个男女双方钩

  • 元宝的称谓由来:源于对开元通宝的误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元宝最初问世时,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样子。唐朝玄宗年间,官方发行的钱币是圆形的,中间有一方口,上下左右各有开、元、通、宝四个字,一般依照上下右左的次序,念作“开元通宝”,这被称作直读,是史书或官方文书上比较常见的念法。不过,有人以顺时针的方式来读,就读成了“开通元宝”。老百姓的力量大,这么一读,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诸子百家的含义: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

  • 中国一共有几个故宫?中国四大故宫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共有四个故宫:北京故宫、南京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1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

  • 周岁、实岁、毛岁、虚岁都怎么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周岁、实岁、毛岁、虚岁都怎么算?周岁=实岁,毛岁=虚岁 中国古人的年龄计算方法,我们现在称为“虚岁”,这个称谓应该起于晚近,是相对于“实岁”的概念而言,所以古书中并不存在这个说法。按照中国古人的观念,女子受孕结胎之时,便已经算作生命之开始,所以在经过十月怀胎之后,婴儿落地之时,便算作一岁,而年龄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到底是多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或说是这个八字成语,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可是,这个“秋”字到底是多少时间呢?对于“秋”字的理解,人们众说纷纭,答案莫衷一是。在生活中,人们最普遍的理解是“一秋就是一年”,持这种观点的理据很简单,一年只有一个秋天,一秋当然就是指一年。那么,这样的理解究竟对不对呢?其实,

  • 为什么老和尚称自己为老衲?老衲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老衲”是和尚和道士的谦称。出家人穿的衣服早先由别人不用的布块缝纳而成,称为纳衣,道教中有,“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持五明降鬼扇”之说..侣又别称纳僧,“老衲”一调由此而来。 而有时老尼姑也自称老衲。年长,且修行有素之出家僧人,才会自谦而称老衲。老衲,必是年老才可自称!基本解释:年老的僧人。亦为老僧自称。

  • 相公一词别乱用, 清朝以后曲解指男妓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白话小说和戏曲中常常出现“相公”这一称谓,直到民国期间,“相公”还是人们的口头语。 “相公”多用于对读书人的敬称,或者是妻子对丈夫的敬称,比如元朝武汉臣《玉壶春》:“相公,你不思进取功名,只要上花台做子弟。”明朝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店家道:‘原来是一位相公,一发不难了。’”这是对读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