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孟举遇仙的故事

吴孟举遇仙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16 更新时间:2024/1/25 12:46:13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读书人吴孟举,是浙江石门县洲泉人。他家底富厚,良田千亩,又官为内阁中书,可以说既有荣华,又有富贵,唯独缺少一样,就是长生不老的仙术。吴孟举听说苏州民间以四月初八为“神仙节”,传说每年这一天,天上神仙都要下凡一游,察看人间世故。人们都想亲眼看一看神通广大的仙人,所以四月初八这天,整个苏州总是热闹非凡。可是从来也没有人真的在这一天见到过神 仙,只有用当地一句俗语:“见仙不识仙,富贵三千年”来取个吉利罢了。但吴孟举并不因此而灰心,他要到苏州碰碰额角头的运气。 织梦好,好织梦

这年四月初八,吴孟举早到了苏州,既不打红伞,也不坐蓝轿,只带了四个亲兵,兴冲冲地上街凑热闹。这天满街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摊,还有打拳头卖膏药,敲搭板唱“莲花落”等卖艺人。轧闹猛的人川流不息,真是个热闹的神仙节。吴孟举没心思欣赏这些热闹景致,而是留心观察来往行人的神态举止,想从中辨认非凡之人。

吴孟举串街过巷,不觉来到八里桥堍,正想举步上桥,只见桥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叫化子,手握一根破竹拐杖,摇摇晃晃走下桥来。叫化子嘴里衔着一枚铜钿,随着自已的呼吸,发出“嘘、嘘”的声音。吴孟举被这叫化子的模样和举动所吸引。他眼睛盯牢看,脑筋骨碌碌转,忽然心头一亮,急忙上前,朝叫化子深深地作了一揖。叫化子连忙还礼,面带惊奇地说:“怪哉!怪哉!谁人不知你是堂堂内阁中书老爷,怎么我这穷叫化作揖呢?”吴孟举面带喜色地问:“请问,你可是吕仙?”叫化子说:“此话从而来?”吴孟举手指叫化子嘴里的铜钿说:“口衔铜钿,两口相叠,叠口吕也!”叫化子说:“原来如此,念今日一面之交,送几句诗给你。”说着就用破竹竿拐杖在桥栏杆上写下了:

我在苏州几十年,无人知我是神仙,

唯有洲泉吴孟举,知我是仙非我缘,

神州仙界爱清贫,切莫贪图官和钱。

叫化子写毕,吴孟举看完,字也消失了,人也不见了。此时,吴孟举确信真的遇见了仙人吕洞宾。他回到府上,细细品味吕仙赠诗。心想:“知我是仙非我缘”意思就是:“虽然知道我是神仙,但没有成仙的缘份。”为啥没有缘份呢?因为自己多富贵少清贫。

不久,吴孟举便听从吕仙劝戒,辞去内阁官职,回到洲泉祖居,将田地财物分赠乡亲,自己简居书斋,著书立说,过着清贫的晚年生活,死后葬在洲泉西面的马坟头。据说后来有人盗了吴孟举的墓,但墓里没有半点陪葬的贵重物品。可见吴孟举晚年确是弃富贵从清贫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吴盂举,(1640——1717),名之,号橙斋,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村农。洲泉官房埭人。后移居崇福镇。为清初学者,十四岁中秀才。曾与吕留良友善,结识黄宗羲、高旦中等名士。著有《黄叶村庄诗集》,并与人合辑《诗钞》。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魔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四凶(同时也指是指共工,驩兜,三苗与鲧),也就是四大魔兽,分别是:饕餮,浑沌,穷奇和梼杌。下面我就简单的说说这四大魔兽。1、饕餮: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

  • 盘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12个神仙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汉族创世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巨人。但在中国神话系统中的地位无法与上古初代神的女娲伏羲等退位神相比较,因为盘古开天地的说法是在汉以后才出现的,可以确定这是一位接受外族创世神话影响产生的上古神。三国吴徐整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盘古鸡蛋说和垂死化生说,描述了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与天地一同生长,并最终

  •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织梦好,好织梦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

  • 无头战神刑天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蚩尤惨死的噩耗传到南方天庭,炎帝抑不住淌下了两行凄清的泪。炎帝的眼泪本为蚩尤而流,无意中却激起了一位巨人的雄心。那巨人是炎帝的武臣,酷爱音乐,曾创作《扶犁曲》、《丰年词》,为炎帝祝寿。炎、黄大战,他在南方留守。 蚩尤举兵北伐,他跃跃欲试,只是被炎帝制止了。此刻,听到蚩尤的死讯,看到炎帝的老泪,

  • 细说中国古代历朝中秋节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此节,在两汉时即已初具雏形,其时在立秋节。到魏晋时,有

  • 曾国藩家书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除却政治上功过是非的争议不谈,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

  • 中国国服发展及现代文化复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汉服、唐

  • 楚才晋用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楚才晋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有条件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和其占据的地理优势有关,北方强国的晋占据山西及河北一部分,向南发展被中原各国和周王室阻挡,向北是苦寒地带。齐国在山东半岛,同样空间有限。秦国的自然条件最差,偏处西北一隅,向东扩张首先遭遇的是晋国。而楚国地处汉江、长江流域,往南有几乎有无

  • 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八仙过海 所谓“八仙”,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锺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从今天的状况来看,“八仙”在蓬莱确实算得上一大景观。但是,“八仙”又是怎么来的呢?虽然与秦皇汉武寻仙访

  • 宁要叫街的娘,不要当官的爹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这一年,京城里突然来了许多乞丐。本来,京城里多几个乞丐也没什么,可这次是一下子来了上万乞丐,大街小巷都挤满了叫花子。京城闹起乞丐灾来了。这一天,一个女乞丐在街上突然发起疯来,喊着叫着,见谁都说她的儿子柱子丢了。原来,这个乞丐叫秀姑,她来京城乞讨,的确是带着个八九岁的孩子,孩子还很听娘的话,从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