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白"姓的来源 历史上姓白的名人有哪些?

"白"姓的来源 历史上姓白的名人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91 更新时间:2024/1/25 15:31:13

白姓的来源比较复杂,有许多互无关系的支派。《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这是白姓的一支。

《新唐书·宰相世系》上说:“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山西平陆东),

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作为晋国伯姬的陪嫁奴隶到了秦国,后来得到秦穆公的赏识,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姓,形成了白姓的又一支。因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故这支白氏起源于今陕西。

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说:“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此白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

此外,传说古代南方有个白民国,唐代在其地置白州(治所为今广西博白县),当地人以地为氏,也称白氏。此即《姓氏寻源》所云“《逸周书》白民之国,今之白州,或有以地为氏者”。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战国时,秦国有名将白起,郿(今陕西眉县)人,屡战获胜,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后被逼自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子孙世为太原人。

《新唐书》说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孙,而《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则说白起是白公胜的裔孙。白仲23世孙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白建曾孙白温,任唐朝检校都官郎中,迁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第六子白锽,任巩县令,居郑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锽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四子,次子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晚年居洛阳香山,成为白氏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今河南偃师、伊川、宜阳、巩义、郑州、新郑、沁阳等地,枝繁叶茂。此外,白氏在秦汉时期有迁至今山东者,如西汉白光为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隋唐时期有迁至今宁夏、甘肃、广西者,如唐代白孝德为安西(府治今甘肃临潭县东)人,白耸为马平(今广西柳州)人,这时还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改姓白;宋、明时期还分布于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以及东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开始,闽、粤白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国者。

姓白的历史名人

★1.白丹:字圭,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其主张减轻税敛、“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2.白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秦国大将,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屡战屡胜,长平一役,坑杀赵军四十多万,后遭妒自杀。

★3.白建:南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

★4.白锽: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学,善于文章,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十七岁明经及第,官至河南府巩县令。

★5.白朴: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其中前2种最有名。

★6.白英:明代杰出的水利专家,曾为当时礼部尚书疏通河道出谋献策,特别为大运河畅通做出了贡献。

★7.白朗:河南省宝丰人,清代宝丰农民起义领袖,反清反袁,打击残害中国人民的传教士。后在虎狼爬岭战斗中受伤牺牲。

★8.白瑜娑:宁夏灵武人,隋末农奴起义首领。其出身奴隶,一呼四方皆应,聚众数万人,给隋政权以沉重打击。

★9.白居易:唐代杰出的诗人,贞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和朴素文风。所著《与元九书》诗论,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诗文朴实无华,广为流传。

★10.白行简:白居易弟,当时有名文学家。他长于辞赋,但未有流传下来,现存传奇小说《李娃传》是他的代表作。《三梦记》近于杂录。

★11.白敏中:下邽人,白居易从弟,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仕武宗,懿宗二朝,两度为相,政绩卓著。

★12.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省)人,宋代名士,诏封紫清真人。博览群书,善书,工画,著有《海琼集》等。

★13.白景亮:元朝南阳人,知明法律,善于书算,官至衢州路总管。

★14.白毓昆:江苏省通州(今南通)人,早年创刊《地学杂志》。武昌起义爆发后,宣传革命,策动滦州新军起义,参与组织“北方革命协会”。后任北方革命军政府参谋长,因兵败被捕牺牲。

★15.白崇禧:广西桂林人,回族,国民党桂系首脑,中华民国一级上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均担任国民党军队重要职务,曾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长江,白崇禧所统率的军队主力在鄂、湘、桂地区被歼灭。同年底,从南宁被蒋介石骗去台湾,后任蒋介石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66年12月2日逝于台北。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蒙"姓起源有哪三个说法?历史上有多少个蒙姓的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蒙姓起源 有三个,一是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二是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三是为他姓所改。 1、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 2、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

  • "熊"姓的六个来源及姓氏图腾 姓熊的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源流一 源于芈姓,出自商朝末期鬻熊及其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元和姓纂》等的记载,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赐为芈姓。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在其后裔子孙中,到商朝末期有个叫鬻熊的人,字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姬昌的老师,受官火正,后世称

  • "于"姓的起源支系有哪些?于姓的中国人口分布及家族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于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二十八。 于姓,得姓始祖为于邘叔。 于姓出自姬姓,是西周王族的后代。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把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封在于,称作“于叔”,建立了于国。于叔的子孙,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于。于姓的子孙,几千年中一直活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战国后期,于姓已经迁移到山东: 第

  • "那"姓的起源 中国百家姓中那姓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那姓的来历是什么?那(nā)姓和那(nuó)姓,是2个不同的姓氏。那(nā)姓,是满族宗族在辽东满族氏族中为八大姓氏中的第七个姓氏,出自于音移的多音节满族姓氏纳拉氏(那拉氏)。纳拉氏是以其历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纳拉河流域,以河名冠用姓氏的。纳拉氏虽为满洲著姓,但在明代氏族却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

  • "曾"姓的起源 中国百家姓中曾姓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曾姓的来历是什么?曾姓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8位。曾姓,中国姓氏排行第31位,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兰陵县(原苍山县)西北一带,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曾姓名人有孔子的弟子曾子,北宋参知政事曾公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晚清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曾国藩,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新中

  • "须"姓的起源 中国百家姓中须姓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须姓的来历是什么?须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91位,在现代他是极罕见的姓氏。源于风姓,出自周朝初期太昊伏羲氏裔孙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须,出太昊伏曦氏风姓后裔,有须句国。”西周初期,周武王将太昊伏羲氏的裔孙封于须句(今山东寿张、东平之间),建有须句国,亦称须朐国,子

  • "都"姓的由来及分布:中国都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都姓始祖是谁?权威资料显示,中国的都姓起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来自春秋时的姬姓;一个同样是在春秋时期,以封邑名为姓。据史料记载,早在宋朝,都姓人口大约有1.8万,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西、四川。到了明朝,都姓人口约有2万,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都氏一、分布地区黎阳郡:《姓氏考略》和《

  • "骆"姓起源有11种说法 骆氏族谱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32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平邑,江西崇仁,江西九江,广东新会,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有此姓。 骆姓起源有11个说法:一说是

  • "李"姓的由来 百家姓中李姓的来源及其迁徙分布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李姓的由来:李姓,中国百家姓中的传统大姓之一,历史上的李姓名人也是层出不穷,李姓的始祖是谁?李姓又是怎么来的呢?一、李姓来源有三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

  • "阴"姓的来源 东汉两位阴皇后性格命运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阴姓是发源于河南、繁衍于河南、兴盛于河南的姓氏,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如今阴姓人却不多见。阴姓起源阴氏的“正宗”和“别宗”据介绍,如今大多数阴姓人尊管修为得姓始祖。管修,何许人也?《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记载:“阴识的先祖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