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著名的6条古道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6条古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35 更新时间:2024/1/25 8:48:23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烟尘中,曾经存在这样一些古道,它们夹在古代荒蛮的山水之间,充满未知的危险和诗意。这些道路承载的,不只是马背上的货物而已,还有路的这端与那端的文明。

1、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名称,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传统的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国著名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等地出发,经中亚、西亚,一直到达欧洲或非洲,长度近8000千米,穿越几十个国家,历史持续2000多年的一条古代商贸之路。我们现在讲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丝绸之路上有夏特古道、乌孙古道、车师古道、楼兰古道、萧关古道等重要路段。

2、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3、夏特古道(也叫夏塔古道)

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昭苏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由于古道地质条件复杂,众多的高山垭口、激流、冰川使得修通贯穿古道的公路成为一代人的梦想。

4、秦岭古道

秦岭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1500千米,为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商周以前,就有了从长安穿越秦岭通达陕南、四川的驿道,主要的有: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等。著名的剑门蜀道和阴平古道就指向这一地带,这些古道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5、太白古道

太白山古道风景区地处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北麓,其入山口位于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村。李白杜甫韩愈苏轼、于右任等历代名人曾多次由此古道登临太白山,其足迹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岭岭,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

从太白山古道登山口进入,沿途每隔十里一座庙宇,现在自下至上分别还留有下白云、上白云、大殿、骆驼树、斗母宫、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小文公、大文公等庙宇或遗址。这条古道,步移景换,植被分带鲜明,第四季冰川遗迹比比皆是,松林、石海、石河、冰斗湖等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古风古路仍依旧,今景今韵邀君登”。

6、剑门蜀道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东南亚游客的心仪之地,也曾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寻访文明之旅的一个驿站。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

剑门关峭壁如城墙,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前些年在古剑门关的遗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城关,成为它身后千年古道的一个崭新标志。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些道路为我们带来的利益我们是不会忘记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段文化,一场文明。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国人,想必都是奇葩。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实

  • 经常旅行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旅行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地磨练性格、培养技能的过程,既有启发性,又富于教育性。经常旅行的人在旅途中学会了这些技能,也因此在生活中更可能取得成功。以下是旅行者更容易取得成功的一些原因。1、他们知道如何在舒适圈之外依然生龙活虎 经常旅行的人时常要面对不熟悉的环境。而他们又必须克服这些未知所带来的

  •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的兵书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国家更替时期,由于诸多的战事,使得在很早的时候,便产生了关于军事战争的著作。这些军事兵法集著,具有广泛的影响。 兵书,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

  • 降投的时候要举白旗的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两军对峙时,战败的一方准备投降。就要打出白旗,战胜的一方则会停止使用武力允许其投降。在战争中使用白旗起源于远古.一、战败方举白旗起源 中国和罗马的古史中都对举白旗表示投降的说法进行了记载。相信这源自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甚至是更早的时候。罗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曾在他

  • 盘点犹太人的古老赚钱术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算钱术:把钱匣子藏在心里 生意人之所始终“生财有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拥有一套特殊算钱法则:78∶22 的经商法则。如22%的客户创造了企业78%的利润;22%的产品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男人挣了这个世界78%的钱,女人则消费了这个世界的78%的钱等。2、抓钱术:只做高价

  • 《四大名著》开篇诗词中的警世箴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纵览四大名著的开篇诗词,各以一字以蔽之:《三国》曰“空”,《水浒》曰“隐”,《西游》曰“修”(修成正果),《红楼》曰“梦”。四大名著以历史的兴衰,社会的炎凉,事件的传奇,人物的悲欢等等故事或撼动人心、

  • 中国历上十大门阀世族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

  • 中国现存的四大故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 中国著名的四大名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我国四大名园为: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1、北京颐和园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面积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

  • 秦皇岛---因千古一帝而得名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秦皇岛,天开海岳之地,襟海连山之城,山清水秀,人文历史绵远漫长。秦皇岛是我国唯一以古代帝王名称命名的城市。公元前21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曾驻跸于此,并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由此得名。 殷商时期的孤竹国就在今秦皇岛的卢龙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