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钓鱼城之战经过:揭秘阻挡蒙古铁骑36年抵抗历史

钓鱼城之战经过:揭秘阻挡蒙古铁骑36年抵抗历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29 更新时间:2024/2/3 18:54:34

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 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彭大雅任四川制置 副使期间1239—1240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

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 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钓鱼 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 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 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 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灭宋战争。蒙哥为成吉 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与拔都等率兵远征过欧、亚许多国家,以骁勇善战著称。1252 年,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蒙哥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儿、李璮等攻两淮,分宋兵力; 又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经广西北上;蒙哥则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 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 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 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 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人晋国宝至钓鱼城招降,为宋合州守将王坚所杀。 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汗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 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 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

九日,蒙军猛 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从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续 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军于西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二十四日夜,蒙军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 退。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蒙哥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钓鱼山后,蒙哥欲乘势攻拔其城,虽久屯于坚 城之下,亦不愿弃之而去。尽管蒙军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备,奈何钓鱼城地势险峻,致使其不能发挥作用。

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了蒙军一次又 一次的进攻。千户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邓州汉兵攻城,董文蔚激励将士,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城与宋军苦战,但因所部伤亡惨重,被迫退军。其侄董士元请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锐卒登城,与宋军力战良久,终因后援不继,亦被迫撤还。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蒙哥汗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然而,面对钓鱼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剽悍著称的 蒙古骑兵却不能施其能。 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原为金臣属)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 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 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几乎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汪德臣因而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

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 给蒙哥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不胜其忿。 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 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据《元史》记载,蒙哥汗于六月也患上了病,而拉施特《史集》更明确说是得了痢疫。另《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 《合州志》等书则称蒙哥汗是负了伤。无论如何,蒙哥不能再坚持攻城了。七月,蒙 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蒙哥汗逝世。据《元史》本传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传、行状等所载,不少随蒙哥汗出征的将领战死于钓鱼城下,由此可以想见钓鱼城之战之酷烈及蒙军损失之严重。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金灭辽三大经典战役:2万女真人灭掉70万契丹兵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完颜阿骨打是金朝的开国者,他居住在皇帝寨时,灭掉了曾在北中国不可一世的大辽国。6月1日阿城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主任讲解员张洁给踏访队员讲述了阿骨打伐辽三大经典战役。当年阿骨打开始伐辽时仅有2500人女真兵。他率领这些女真兵多次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阿骨打起兵后,经过宁江州战役后,女真兵由250

  • 甲午海战:慈禧是甲午海战失利的替罪羊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将北洋海军的停止购舰和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等工程联系起来,据说最早滥觞于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和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势同水火,这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上述说法确切的话,那么,断然不能排除梁启超等人是在故意夸大事实,欲借此将慈禧彻底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以报当年菜市口杀害六君子的旧仇。所以,严格说来,

  • 宋元襄樊之战:史上蒙古铁骑滞留了五年的保卫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襄樊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 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樊

  • 浴血上甘岭:让美国人永远想不通的战争奇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电脑往往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以寡抵众以弱胜强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

  • 远征军松山战役:1000米的山路上死了2000战士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抗日阵亡将士的部分遗骸和墓地的圹兆土(即墓地的泥土)被装于24个骨灰罐,归葬在云南省腾冲国殇墓园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1942年,中国远征军为抵抗日军入侵、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入缅作战。前后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不少将士客葬他乡。7

  • 砥平里之战伤亡真相:徐国夫少将大声疾呼军史误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徐国夫是东北野战军3纵9师首任师长。9师原为山东军区由地方部队编成的独立旅,进入东北后,与曾克林部合编为9师。部队中山东参军老成分占10%,东北参军及俘虏各占45%。“该部队原系山东地方武装的基础,作战力较弱,来东北后在长期战斗中锻炼,进步甚快,战斗力有很大提高,顽强性较强,有攻坚之经验。”在3纵内

  • 麻隧之战的起因与最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麻隧之战 秦、晋两国是春秋时期实力较强的诸侯国,故而两国之间“摩擦”较多,战争频繁。而发生在公元前578年麻隧之战也是两国之间的一次较量。那么麻隧之战起因是什么?结局又如何?麻隧之战的起因 秦、晋两国自肴之战之后,冲突不断,晋厉公继位后,向秦桓公作出和平试探,两君约定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相会

  • 鄢陵之战简介 鄢陵之战逃跑的国君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前579年,楚国与晋国发生鄢陵之战,此次战役也是两国最后一次主力军队的会战。鄢陵之战对楚国、晋国而言可谓“两败俱伤”,双方逐渐走向衰弱与灭亡。鄢陵之战简介 鄢陵之战是春秋战国经典战役之一,是公元前575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在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故以此地命名。在战争中,晋军

  • 巨鹿之战简介 巨鹿之战遗址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楚霸王项羽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太史公最得意之文。那么曾经发生过这场辉煌战役的巨鹿之战遗址现在何方?巨鹿之战简介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 垓下之战结局 垓下之战项羽战败原因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垓下之战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被誉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在与刘邦的垓下之战中,项羽自刎乌江。那么垓下之战项羽为何战败?垓下之战结局 楚、汉两军僵持中,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带二十八骑逃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