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衡阳保卫战: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

衡阳保卫战: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4/3/27 10:53:30

1944年,湖南衡阳发生过中国军队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这一仗震动了日本朝野,东条英机内阁为之下台。

衡阳保卫战史称衡阳会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历时47天,国军伤亡1万人,日军死亡2万余人、6万余人受伤。

1944年6月23日,日军衡阳发起第一轮进攻。方先觉指挥第十军英勇搏战,多次击退日军攻势。26日,日军占领衡阳城东湘江东岸机场,迂回至衡阳之南,截断衡阳守军退路,从衡阳之西、西南形成了对衡阳包围。27日,渡过湘江之敌猛攻,进抵欧家町、黄茶岭,向停兵山、高岭、江西会馆主阵地猛攻。28日,停兵山、高岭据点守军全部牺牲,无一生还。日军被歼亦不下千人。28日至30日,日军进攻时施放毒气。守卫五桂岭阵地之第七连,除不在阵地的特务长、炊事员4人外,全连80余人中毒身亡。日机对衡阳城狂轰滥炸,城内囤积的粮弹,多被焚毁。日军第68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及其参谋长负重伤,其他联队长、大队长被击毙数人。28日至7月2日,战斗激烈,日军一再遭受损失,不得不于2日暂停进攻。

7月11日,日军继续进攻,12日,攻占虎形巢。日军第二次总攻,改重点攻击。但守军不畏牺牲,坚守阵地,往返冲杀,对敌逆袭,与日军反复争夺一些要点。家山小高地,失而复得三次。至15日,守军退西禅寺、张飞山,改守第二线。日军攻击重点从衡阳西南转向城之外廓。17日,日军对衡阳城猛烈轰炸,逐次夺取城郊据点,压缩包围圈。16日至月底,双方对战,寸土必争。第十军官兵伤亡达70到90%。医药品缺乏,轻伤者自愿重返第一线,伤势不轻但能行动者,自愿留在阵地。日军进攻衡阳付出了重大伤亡,又有联队长一名、大队长六名被击毙,于19日再次停止进攻。21日,敌佯装退兵,引诱守军出击,又空投“归来证”,向第十军诱降。第十军识破敌之诡计,将“归来证”焚毁,决心苦战,与衡阳共存亡。

第八团五桂岭在争夺战中,半日之内连升的5个营长,均先后壮烈殉职衡阳保卫战中。周庆祥师长在草桥北来雁峰附近苦战5昼夜,始撤守草桥以南核心阵地,被称为“核心劲旅”。

相持至8月1日,日军又猛攻西禅寺。3日,西禅寺守军阵地失而复得3次,伤亡惨重。衡阳城内伤亡惨重,粮弹匮乏。阵地附近池塘鱼虾浮萍均被采食一空。受伤士兵无药品疗治,只能用盐水洗伤口,用废纸破布包扎,伤口多化脓,溃烂生蛆,重伤者无法救治。

8月3日,日军对衡阳大肆轰炸,4日晨开始第三次总攻击。在日军猛攻下,坚守衡阳城一个半月的第十军已疲弊异,难以再战。8月5日,周庆祥师长主张突围,但城内伤患六千多人,无法随军行动,方军长决心继续死守。方先觉军伤亡极大,阵地多处被毁。7日,日军从衡阳城北门突入。是日,方先觉与各师长联名,向统帅部发出“最后一电”:“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已无兵可堵击。……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方先觉第十军官兵守卫衡阳城达47昼夜,在日军猛烈攻击下,顽强拼搏,坚守待援,直至阵地全毁,伤亡惨重。方先觉与日军谈判,停止抵抗,日方向第十军的顽强战斗意志表示敬意,并完全同意所有的条件。历时47天的衡阳之战落下帷幕。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宿北战役:从此在华东一个整编师的行进不再安全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 是年11月,国民党军在占领苏中淮南、淮北地区后,企图尽快消灭华东解放军主力,或迫其北撤山东,迅速结束苏北战事。为此,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25个半旅,分4路自

  • 新开岭战役:东北野战军全歼千里驹师25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民主联军在安东省(今辽宁省、吉林省各一部)宽甸以西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歼战。 东北国民党军利用休战时机加紧增调和整补部队,到9月底已有正规军第93、第13、第52、第60、第71军以及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共计7个军25万人

  • 一野宜川战役:西北战场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至3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城、瓦子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攻城打援战役。 年初,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方确保延安、洛川、宜川各要点,阻止解放军南进,采取“重点机动防御”的方针,以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整编第27、第90师于

  • 解放战争之莱芜战役:模板化的避实就虚的经典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以南至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当年1月,国民党军在其最高统帅蒋介石部署下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以23个整编师53个旅,采取南北对进的部署,企图与华东野战军决战于临沂地区。同时,从冀南、豫北抽调

  • 福州战役:解放福建全省破灭国军退保华南的迷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对福建省福州地区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福州市为福建省会,地处闽江下游、福州平原中央,南枕闽江,东连马尾军港,周围皆山,地势险阻。东、北有陡峻的鼓山、莲花山、笔架山、湖顶山蜿蜒屏卫,西、南为闽江及其分流乌龙江环绕

  • 新保安战役:华北军区全歼傅作义的王牌35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在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主力部队在北平(今北京)张家口之间的新保安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进攻作战。 11月29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对张家口地区国民党军发起攻击,迅速形成包围张家口之态势。国民党军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急令其主力第35军等部,由北平驰援张家口

  •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指挥的以一敌四的惊人胜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7月至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对进攻之国民党军进行的一系列作战。 苏中解放区西临运河,东抵东海之滨,南濒长江,北靠两淮、盐城,与苏北解放区相接。该地区河流密布,阡陌纵横,物产丰富,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创建的老根据地。人民群众

  • 邯郸战役:高树勋起义拉开了个国民党军崩溃序幕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亦称平汉战役。 10月14日,国民党军第11战区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40军军长)、高树勋(兼新编第8军军长)率领第30、第40军及新编第8军共7个师、4.5万余人采

  • 鲁西南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前的前哨战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7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山东省郓城、定陶、金乡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的进攻战役。 鲁西南地区处于国民党军对山东和陕北实施重点进攻的连接线上,也是通向其战略纵深中原地区的前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但国民党军因兵力不敷应用,仅以整编第55、

  • 解放石家庄:解放战争中第一攻克敌设防的大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对国民党军占据的具有坚固设防城市的攻坚战役。 石门位于石德(石门至德州)、平汉(北平至汉口)、正太(正定至太原)三条铁路的交会处,是华北战略要地,虽无城垣,但构筑有坚固的设防工事,从市郊到市中心,以外市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