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鲁西南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前的前哨战

鲁西南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前的前哨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3/12/6 6:54:55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7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山东省郓城、定陶、金乡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的进攻战役。

鲁西南地区处于国民党军对山东和陕北实施重点进攻的连接线上,也是通其战略纵深中原地区的前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但国民党军因兵力不敷应用,仅以整编第55、第68师担任开封至东阿间250公里的黄河防御,以整编第70师位于嘉祥地区担任机动,以阻止人民解放军南渡作战。

1947年6月30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南渡黄河,先在鲁西南作战,尔后逐步向豫皖苏区和大别山进击的指示,率第1、第2、第3、第6纵队共12万余人(亦称刘邓大军),在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2旅的接应下,从张秋镇至临濮集150公里的地段上,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并于7月1日,包围了郓城,前出到鄄城、皇姑屯地区。国民党军统帅部为阻挡解放军南进和确保陇海路安全,即令整编第55、第68师死守郓城、菏泽,从豫东抽调第153旅进守定陶;并从豫北、豫皖苏抽调3个整编师,连同整70师组成一个兵团,统由第2兵团司令官敬久指挥,沿金乡至郓城公路北上增援,企图迫刘邓大军背水作战;另从豫北抽调整编第3师增防徐州。

刘邓大军采取“攻敌一点(郓城),吸敌来援,啃其一边(定陶),各个击破”的战法,以第2纵队于6日收复曹县;第1纵队于8日晨攻克郓城,歼灭整55师师部及两个旅;第6纵队于10日夜攻克定陶,歼灭第153旅。此时,王敬久兵团之4个整编师,分别进至金乡及其以北的羊山集、独山集和六营集地区,形成一条断续50多公里的长蛇阵,犹豫不前。为更多地在内线歼灭国民党军,10日,第1纵队由郓城南下,第2、第3、第6纵队由定陶等地转旗东进,对王敬久兵团实施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至14日,第1、第6纵队将整70师师部和1个半旅,及由独山集北上的整32师主力包围于六营集,并追歼其1个旅。当日晚,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法,乘整70、整32师向东突围时,将其全部歼灭。第2、第3纵队亦完成了对羊山,集整66师主力的包围。独立第1旅进至万福河以北地区,准备阻击可能由金乡北上的国民党军。自13日晚起,第2、第3纵队发起羊山集战斗。

此时,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5个纵队,正分别围攻滕县、邹县、济宁。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军除从山东战场抽调4个整编师增援津浦路中段外,又从西安、洛阳、汉口和豫北等地抽调6个半旅组成第4兵团,由王仲廉指挥,援救整66师;并严令王敬久率部由金乡北上,解救羊山集之围。据此,刘伯承、邓小平以一部兵力于22日将北援的第199旅,诱歼于万福河以北地区。接着,集中7个旅并增调炮兵一部,于27日夜至28日午,将整编第66师主力全部歼灭。此役,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虽调集了18万人的兵力,并派飞机轮番助战,但终未能挽救其失败。

点评:此战,国民党军虽调集了10个整编师、25个半旅、18万余人,出动战斗机、轰炸机等1500余架次,但未能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刘邓大军以15个旅的兵力,经28天连续作战,以1.3万人的伤亡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部、9个半旅,共60112人,其中俘敌43012人,毙敌17100人,缴获各种炮872门及大量军用物资,击落飞机两架;迫敌先后从西北、山东和中原等地调动7个整编师17个半旅向鲁西南驰援,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开辟了挺进中原的通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并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东我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作战。

鲁西南战役的主要经验,是我军紧紧抓住并利用敌人逐批来援的弱点,组织连续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来援之敌。我军突破黄河后,乘援敌王敬久兵团尚在陇海路附近集结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迅速攻克郓城、定陶,收复曹县,开辟了歼敌的有利战场;在王敬久兵团北援时,又乘第二批援敌王仲廉兵团徘徊于兰封、定陶间的有利时机,抓住王敬久兵团部署上的弱点,迅速集中兵力,先打头(六营集),再打尾(金乡北援之敌),然后从容围攻中间的羊山集,从而各个歼灭了王敬久兵团的3个整编师。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解放石家庄:解放战争中第一攻克敌设防的大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对国民党军占据的具有坚固设防城市的攻坚战役。 石门位于石德(石门至德州)、平汉(北平至汉口)、正太(正定至太原)三条铁路的交会处,是华北战略要地,虽无城垣,但构筑有坚固的设防工事,从市郊到市中心,以外市沟、内

  • 上党战役: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国民党军第一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古属上党郡),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以受降为名,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共领导

  • 金灭北宋之战:宋徽宗吓得直接禅位儿子后逃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灭辽之后,金人一鼓作气,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迅速攻入宋境,包围宋都汴梁。被派去太原祝贺金人俘获辽国皇帝的大太监童贯,没高兴几天,刚刚出了一口恶气,看见本来是同一战壕战友的女真哥们对待自己还不如先前辽国人有礼,不仅随意叱骂耻笑自己,金军还搂草打兔子,不停地收纳辽国城池,连陷宋朝土地。已被封为广阳郡王的童

  • 太原保卫战:李光弼与史思明10万大军血战50多天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战前形势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河北、卢龙、河东三道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率精兵15万南下。同时派将军何千年至太原,以献俘为名,诱太原尹杨光瞓出迎,随即掳走处死。十二月,渡黄河,占东京(今河南洛阳市)。玄宗派高仙芝领兵5万御敌,又命宦官边令诚监军。唐将封常清率领的队伍未经训练,屡战

  • 临浮战役:陈赓大将巧计全歼敌御林军第一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所谓“天下第一旅”,即国民党嫡系胡宗南精锐部队整编第一师第一旅,是蒋介石的警戒部队。中将旅长黄正诚曾留学德国,住过希特勒的军事学校,态度傲慢自负。该旅全副美式装备,训练有素,可谓蒋军中嫡系之嫡系,故被称为“蒋家御林军”“天下第一旅”。 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0旅和纵队的其他各旅

  • 宋灭后蜀战争: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人是男儿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一起请辞,遂免其政事;赵普出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又任命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朝廷的中枢机构就此形成。 自从听取了赵普的意见之后,宋太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攻取后蜀。消息传到成都,后蜀主孟昶十分惶恐。丞相李昊劝孟昶向宋朝贡,避免战争。

  • 秦始皇统一血一般代价:22场战役斩首敌人181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

  • 昆仑关战役简介:国民革命军投入最强战力大会战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始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

  • 枣宜会战对抗战的影响:抗战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 日军显示了他们的战力远胜当时的国府军,按第十一军的

  • 湘西会战简介:中国抗日战争由防御转反攻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