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命丧艳福之色字头上一把刀——唐朝民间故事

命丧艳福之色字头上一把刀——唐朝民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4 更新时间:2024/3/4 23:43:21

唐朝是众所周知的民风开放,男女要是看对了眼,也许就能演绎出一段浪漫爱情传奇。

此故事发生在唐僖宗年间,广东的阮书生却因为一次夜会俏佳人,惹上一场命案,差点连小命都就此玩完了。以下小编带大家来看看他这艳事……

阮书生是富商之子,年轻英俊。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的一天,他替老爹押送一批货物停靠南海郡珠江岸边,看到岸上一户人家门口站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妇,明眸皓齿,性感美艳。阮书生骨头发骚,上前搭讪,少妇也不嫌烦,眉眼间似乎也流露出一种心照不宣的意思。阮书生胆子就大了:天黑以后,你给我留门,我来找你……少妇脸上升起红云,羞涩地点点头。

看到没,唐僖宗中和元年,皇帝都在避战乱逃离长安了,民间艳事说发生就发生。这样的朝代,直教人想穿越去。

夜里,阮书生一番打扮,就去赴约。一见少妇家的门虚掩着,心里那个美哟。然而,他一脚跨进门,就踩滑了跌倒,闻到地上浓浓的血腥味,再用手一摸,竟然摸到了一具尸体,吓得他魂飞魄散跑回船上,叫人解缆开船溜了。

原来,那少妇见到阮书生,也想发生点奇艳之事,夜里给他留了门。谁知,一个盗贼发现这家人门没关好,就溜进来,偏偏少妇以为是阮书生来了,就扑过去。这可吓坏了盗贼,大惊之下一刀捅过去,然后拔腿就跑。可怜那少妇,就这样成了刀下鬼。

死者家属很快报案,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才被宰相郑从谠任命为南海郡节度判官的刘崇龟马上到现场查看,顺着带血的脚印追到江边,然后展开调查走访,很快得到一个线索,案发当夜一艘商船突然顺水开走。刘崇龟马上下令吏卒们乘坐快艇追赶,一天后,就将犯罪嫌疑人阮书生捉拿归案。

可是,刑也用了,阮书生只承认有勾引少妇的事实,并不承认杀人。刘崇龟再看凶器,是一把杀猪宰羊的屠刀,确实不像是一个富家子弟带在身边的防身之物。于是传下一道命令:某月某日,本官将大宴宾客,南海郡内所有屠夫和厨师等,一律到衙署执行宰杀和解切任务,不到者,重责五十大鞭。到了那一天,屠夫厨师都来了。杀了一批牲畜后,刘崇龟说,今日就到此,各位留下屠刀,以便明日再接着宰杀。待到屠夫们留下屠刀回家后,刘崇龟随便抽出一把屠刀,然后用那把凶器补上。

第二天,屠夫们又全部到齐后,各人领着自己的屠刀等候人物。最后只剩下一个屠夫和那把凶刀,屠夫说,这把刀不是我的。刘崇龟问,这把刀不是你的,那你能辨别出这把刀是谁的吗?

屠夫拿起凶刀看了一下说,这是西城杀猪匠炳的。刘崇龟马上派出几个精干捕快,着便衣去王炳家暗查,结果王炳早就逃之夭夭。刘崇龟沉吟了一下,又叫人贴出告示:阮犯某某,于某月某日夜入民宅,私通不成,杀死某妇,罪大恶极,依法处斩。然后在黄昏,押着背上插着写有死刑犯阮某某字样牌子的一个披头散发的死囚,拉倒闹市中当众砍头处决。

史书上不是说,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进士刘崇龟是唐朝著名的破案高手吗?这样结案,不是太草菅人命啦?别急,好戏在后头呢。

因为公开斩杀了凶手,王炳的家人以为万事大吉,就通知潜逃的王炳。过了几天,王炳果然回家,被蹲守的捕快按到。刘崇龟当即审讯,人证(同行对他屠刀的指认)物证面前,王炳知道抵赖不过,也就招了,他白天干屠夫,夜里做盗贼,那天夜里本想偷盗,结果却被主人发现,慌乱中杀人潜逃的经过。案情真相大白,王炳抵命伏法了。

而那个被当众砍头的死囚“阮书生”,其实是另一个已经判处死刑的囚犯,真正的阮书生被刘崇龟以“夜入人家,图谋通奸”罪,被抽了四十鞭子后,释放了。

逃难途中的唐僖宗皇帝照样花天酒地

唐朝唐僖宗年间刘崇龟换刀破案的事,后来成为经典案例入选南人郑克编撰的《折狱龟鉴》中。而这个少妇美事没等来,却送了性命,真应了那句老话: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民间书生的故事 一朝中举弃妻娶妾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老话说,夫妻本是命运共同体,虐待对方,就是虐待自己。可是,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忘了旧情,一发达就去花心。比如明朝书生钱愫,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钱愫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于家里穷,直到明朝万历三十七年考取秀才后,十九岁的他才迎娶了农家少女李氏。 因为钱愫是个书生,还想考取更

  • 眉间痣——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在民间大家都把眉心痣看做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不少的父母还喜欢用红胭脂来给自己的孩子额头画上这么一颗眉心痣,而目的就是用来避邪增福。 对于眉心有痣的另一种说法是眉心有痣应该属于命宫的位置:主学习,事业(18-24岁)如果眉心的是好痣表示那段时间的学习,工作好,反之如果眉心的痣是凶痣的话则较不顺。 其

  • 民间故事:老实人卖衣——再高的招,也比不过老实人积的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野史秘闻

    郭亮在西街上经营一家西服专卖店,原本生意异常红火,可没想到进入秋天旺季后,生意却反倒冷清了起来。 郭亮心里纳闷,干脆关上门到街上转悠。在东街上,他发现一家与他经营同类西服的专卖店,同样的牌子,价钱却比他的低了许多。郭亮心里明白了:我说我的西服咋卖不出去呢,原来是他搞的鬼! 郭亮瞅见老板,笑得差点

  • 警醒世人的民间故事:不起淫心得好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明末清初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蔡启僔的学问和人品俱佳不仅史学家称赞,而且清朝才子纳兰容若也曾作诗敬仰。尤其是作为男人,他不仅能面对妻子买来的娇美小妾,做到了不乘人之危“合法”行使男人的权利,而且在一个妓女的痴缠魅惑下,以词坚拒。 蔡启僔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其父蔡奕琛进士及第后官至吏

  • 民间故事:孝女报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野史秘闻

    明朝太祖朱元璋初年,浙江新昌县有位与世无争的百姓叫石潜。他和妻子琴瑟和谐,夫唱妇随,被乡邻引为佳话。结婚不久更是添了一位掌上明珠,因为明朝社会特别强调孝道,所以夫妇俩给女儿取名叫石孝女。 但好景不长,女儿还不到一周岁的时候,石潜被人诬告,说他牵连到了一件皇家的案件,被关押到了明朝首都南京的监狱中

  • 黄鹤搂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野史秘闻

    武昌靠近长江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栋尖顶飞檐、金碧辉煌的黄鹤楼。要问这黄鹤楼的来历,那还得从吕洞宾跨鹤飞天说起哩! 相传,吕洞宾游玩了四川的峨媚山后,一时心血来潮,打算去东海寻仙访友。他身背宝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这一天,来到了武昌城。这里的秀丽景色把他迷住了,他兴冲冲地登上了蛇山,站在山顶上举目一

  • 刘盆子:抓阄抓出来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王莽末年,各地农民及地主官僚纷纷起义,他们都在四处寻找西汉刘氏皇室子弟当皇帝,以便以兴复汉室为借口来统领其他起义军。 不长时间,就找到了西汉景王的后人刘盆子、刘茂和刘孝三人。只是这三人由谁来当皇帝,众起义军首领都争执不下。最后终于想了一法:抓阄。 起义军在河南郑县城北修了一个高坛,坛上设立景王

  • “目中无人”——民间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目中无人:目中无人,现代汉语成语,意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狂妄自大或看不起人。以下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有关于这个成语的: 话说有一年秋天,在江南水乡的一条乡间小道上,有个赴京赶考的书生来到了路边的一座田舍里讨口水喝,顺便歇歇脚。 田舍的主人是一个50岁开外的农夫,他热情地招呼书生坐下

  • 赵县官巧断案的故事:赖账案——大唐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唐朝有一个县令姓赵,此文中称之为赵县令,他在任期间断案有方,这不,此文就是一个他巧断案的故事,详情请看下去: 唐朝咸通年间,楚州淮阴人李文德以经商为业,生意兴隆,家财万贯。李文德的东邻居张占斌想买几十良田,因资金短缺,以自己的房产券做抵押,向李文德贷款400缗,期限一年,利息二成。 第二年贷款期

  • 竹片换骨头,扎纸铺的惨剧——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纸扎,渊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等, 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 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形象逼真,维妙维肖。以下为大家讲与纸扎相关的一个故事: 纸扎铺老板老王的手艺在方圆百里之内是出了名的,行内的人也都十分的佩服他,不过老王因为职业的缘故,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