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谢安东山再起

谢安东山再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52 更新时间:2024/3/31 2:13:57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苻坚强大起来以后,东晋的北面边境经常遭到秦兵的骚扰。朝廷想找一个文武全才的将军去防守边境。谢安把自己的侄儿谢玄推荐给孝武帝。孝武帝把谢玄封为将军,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马。

谢玄也是个军事人才。他到了广陵以后,就招兵买马,扩大武装。当时有一批从北方逃难到东晋来的人,纷纷应征。他们中间有个彭城人叫刘牢之,从小练得一身武艺,打仗特别勇猛。谢玄派他担任参军,叫他带领一支精锐的人马。这支人马经过谢玄和刘牢之的严格训练,成为百战百胜的军队。由于这支军队经常驻扎在京口(今河苏镇河市),京口又叫“北府”,所以把它叫做“北府兵”。

这一回,苻坚率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谢安决定自己坐镇建康,派弟弟谢石担任征讨大都督,谢玄担任前锋都督,带领八万军队前往江北抗击秦兵,又派将军胡彬带领水军五千到寿阳(今安徽寿县)去配合作战。

谢玄手下的北府兵虽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东晋大十倍,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法。

哪儿知道谢安听了像没事一样,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我已经有安排了。”

谢玄心里想,谢安也许还会嘱咐些什么话。等了老半天,谢安还是不开腔。

谢玄回到家里,心里总不大踏实。隔了一天,又请他的朋友张玄去看谢安,托他向谢安探问一下。

谢安一见到张玄,也不跟他谈什么军事,马上邀请他到他山里一座别墅去。到了那里,还有许多名士先到了。张玄要想问,也没有机会。

谢安请张玄陪他一起下围棋,还跟张玄开玩笑,说要拿这座别墅做赌注,比一个输赢。张玄是个好棋手。平常跟谢安下棋,他总是赢的。但是,这一天,张玄根本没心思下棋,勉强应付,当然输了。

下完了棋,谢安又请大伙儿一起赏玩山景,整整游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

这天晚上,他把谢石、谢玄等将领,都召集到自己家里,把每个人的任务一件件、一桩桩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谢安这样镇定自若,也增强了信心,高高兴兴地回到军营去了。

那时候,桓冲在荆州听到形势危急,专门拨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来保卫京城。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

将士回到荆州告诉桓冲,桓冲很担心。他对将士说:“谢公的气度确实叫人钦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敌人就要到了,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没经验的年青人去指挥。我看我们准要遭难了。”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大国,叫摩诃罗檀囊,意为“大宝”,统率着五千个小国。国王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富那宁,老二叫提婆,老三叫萨埵。萨埵太子年龄虽小,心地却非常善良,对一切生物都非常爱惜。 有一次,国王带着群臣,还有王后与儿子们,一起出外游玩。玩了好半天,国王有些疲倦,便在树下休息。

  • 江湖神医赛华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野史秘闻

    元朝末年,镇江有一个年轻人叫铁云,天生力大无穷,还会一些槍棒拳脚功夫,最让人赞口不绝的是他是个大孝子。铁云的父亲铁员有一年犯了心口痛的毛病,请了很多大夫都无法治好。最后有个跑的郎中说:“有一个人或许能救你父亲,那就是‘赛华佗’。” 铁云问,赛华佗是谁?郎中说,赛华佗是个异人,专治天下疑难杂症,

  • 马虎判官巧断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明朝万历年间,在苏州城有一个名叫张东的才子,他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晓。可是他却有一样最叫人头痛的毛病,那就是马虎。写诗作词,怡情适趣倒还罢了,最可笑的就是他在前年的会考上,主考的学政大人出题——何以修身。张东笔走龙蛇,没用半个时辰,一篇关于君子如何修身养性,齐家平天下的文章就做成了。

  • 剃头匠失手成名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清朝年间,邓州城里有个五十多岁的剃头匠,名叫张宗顺,此人自小投师学艺,尽得师父真传,加之他聪慧伶俐,刻苦钻研,而立之年便在城里小有名气。几十年过去,他的剃头手艺日臻精湛,刀法娴熟,炉火纯青,特别是他操刀刮胡子那一手漂亮活儿,更令人拍手叫绝,不但让人觉得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而且就连满脸硬茬子的络腮胡

  • 赤炭马浴身破奇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雍正三年,这一年的大暑正是农历六月初一,刚刚上任七八天的建州知县程文鹏正坐在县衙与师爷闲聊,忽然捕快彭健匆匆跑来说:“秉报大人,城南门外不知从哪跑来了一匹赤炭马,只站在城门前奋蹄嘶鸣,所有人都近它不得,轰又轰不走,拉又拉不住,守城军士不知该怎么办,请大人定夺。” “噢?”程知县来了兴致,对师爷

  • 徽宗镇海封妈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北宋末年,朝廷破大辽,伐田虎、王庆,征方腊,军费开支大增,财政匮乏,又值金兵开始向南挺进,人心惶惶,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宋徽宗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谕谏议大夫安焘出班奏道:“如今金兵南下,兵荒马乱,只可利用海上通道,北上高丽,互通有无,以补国库之不足。”宋徽宗听了安焘的话,觉得十分有理,就决心

  • 穷秀才巧遇永乐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永乐年间,有个秀才进京赶考,因为盘缠不多,路上半吃半饿。有一天,他正走得肚子咕咕叫时,刚好有个妇人送饭到田头给丈夫吃。秀才看着香喷喷的饭菜,直流日水,但又怕丢面子,不敢讲,只好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问一个做农人:“请问阿兄,前面多远才有村庄?” 这个农夫看秀才的模样,问他饭吃了没有。秀才说;“小

  • 丁知县审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永嘉县一位新上任的丁知县,他性情刚直,为官清正,办事认真。一日,丁知县坐在大堂批阅诉状,突然门口传来一阵争吵声,抬头一看,见一个后生和一个乡下人拼死命争夺着一只大白鹅,边骂边走进公堂来。丁知县喝问道:“你们两人为何在此大吵大闹?”那后生抢先说:“老爷在上,我住在东门城门头,早上拿米糠在门口喂鹅

  • 宋江巧计闹县衙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宋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一次,他看见有位老大娘坐在街上痛哭,走上前去一问,原来这位老大娘只母女二人,靠女儿小梅卖唱为生。今儿早上,新上任的知县从街上经过,看到正在卖唱的小梅有几分姿色,便叫衙役将她抢入县衙去了。老大娘孤老无靠,因而伤心不已。宋江听了老大娘这番哭诉,心想:这位新知县刚上任就为非作歹,公

  • 海瑞巧治胡公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举人,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吏部右侍郎、应天府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 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但其实,这“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