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麻雀报恩》的民间故事

《麻雀报恩》的民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70 更新时间:2024/2/3 7:20:43

中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今天编为您带来的是《麻雀报恩》的民间小故事,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吧!

《麻雀报恩》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兄弟二人,老大蛮横霸道,老二性情温。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产,老大把良田房都分到自个儿名下,老二只分得一间耳房,一亩薄田。

一天,老二在家中听得一阵麻雀叫声,出门一看,原来是一幼雀从屋檐的窝里掉了下来,摔断了腿。他看着怪可怜,就捡起来,找了一截布条子,小心地缠在它的腿上,然后又把它放回窝里。这只小雀的腿很快好了,出窝后和其他麻雀一样得自在。

到了春天,该播种的时候,那只麻雀含着一颗西瓜籽飞到老二家的窗台上,把西瓜籽放下,又飞走了。老二觉着好玩,就把这颗籽种下了,不久发了芽,出一棵特别壮的苗苗,在老二的精心护理下,结出一颗枕头大的西瓜,八月十五中秋节摘下抱回家,用刀一切,竟切出一个金娃娃。他心里那个高兴劲就没法说了。从此老二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再说老大,看着穷兄弟猛地变富觉着奇怪,就去问老二怎么发的财。老二不会说假话,实打实地说给他听。老大听着,心里打起了歪意。他返回家去就搭着梯子在房檐上寻麻雀窝,掏出一只未出窝的小雀,就把它的腿给折断了,疼得小雀“叽叽”直叫。完后他也照着老二的做法,给小麻雀的腿上,用布条裹住,还给上了药呢。然后他把麻雀放回窝里。麻雀出了窝,能飞了,也给他含来一颗西瓜籽。春天一来,老大高兴地把它给种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这一棵苗上,盼望着能结出个金娃娃。西瓜结上了,个子倒也挺大,到了八月十五,他摘下来抱回家,用刀慢慢切开,一看,里面不是金娃娃,竟是个贼白贼白的骨头娃娃,一脸的苦。老大当时那个气劲也没法提了,嘴里喃喃对着那个骨头人人说:“是金不是金,倒没啥,可你是苦啥哩!”

自打那时起,老大背了运,景一天不如一天,老二的生活却是越过越红火。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对联的故事:疯子严少陵的趣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野史秘闻

    清朝光绪年间,中山石岐有位文人,姓严名少陵,他饱读诗书,曾设馆授徒,人人称他为严老师。严少陵曾到广州考举人,落第后深受刺激,致使神经失常,终日痴痴迷迷。穿一件满布油渍的长衫,满脸胡须,披头散发,但仍旧穿鞋着袜,终日在石岐街市踱来踱去,靠乞食度日。 每年春节,他一定在街上看各家门口贴出的对联,看到好

  • 民间故事:杆秤的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躲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我多加一串钱,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

  • 民间关于狐仙的故事:神奇舞蹈——狐灯舞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狐灯舞,是一种带有幻术的神奇舞蹈。相传在清雍正年间,皖南宣城有一个名叫胡莹的女子,很擅长狐灯舞。 胡莹随父亲逃荒来到宣城。父亲患了重病,无钱医治,胡莹急得要插草卖身。说来也巧,在父女俩栖身的土地庙旁,住着一位名叫谢知凡的年轻书生。谢知凡得知此事后,立即请来郎中。谁知胡莹父亲病得古怪,先是身上生出许

  • 民间传说:穷小子娶小娇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诗人海子曾对某餐馆老板说,我帮你写诗,你让我免费吃饭,但老板竟说,只要你不写诗,我便送你饭吃。可以看出追财逐利,已是当今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在唐朝时期,竟有一位才子靠一首诗娶到了娇妻,成为了唐朝的一段佳话。 他便是唐朝著名诗人崔郊。 崔郊虽说有才,但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靠着

  • 民间传说:柳毅传书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洞庭一带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们都说,这有柳毅的一份功劳,这便是柳毅传书的故事。 书生柳毅家住湘江岸边。他到京城长安去考试,没考中,要返回家乡。 他有个同乡客居径阳,临行前要去和老乡告别。他骑在马上走了六七里路,路旁田间忽然飞起一群鸟。坐下马吃了一惊,离开道路狂奔起来,一口气又跑了五六里路才停

  • 明朝民间故事:下辈子做个好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明朝初年,凤凰镇有一个叫柳玉龙的人,此人虽然出生富贵,人品却差到极点,吃喝嫖赌占了个全。 二十岁的时候,柳玉龙的父亲死了,家中一切权利都由他掌管,可是闲散惯了的柳玉龙根本不懂经商之道,生意一落千丈,最后不得不关门歇业。 本来,柳玉龙守着父亲多年积攒的钱财过日子也是够的,但是他偏偏有赌博的恶习,俗

  • 民间故事:黄老头考试挑女婿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有个开杂货店的黄老头,夫妇俩快50岁了,膝下只有一个闺女,叫黄媚,黄媚的美丽,真是远近闻名。提亲的媒人踏破了黄家的门槛。 一天,又有人来说媒,黄老头便对媒人说:“我家新盖起一间库房,谁家的小伙子能用最不值钱的东西,把库房装满,我家闺女就招谁来入赘。 消息传出,先后来了三个应试的,一个是前街的王

  • 民间故事:康熙皇帝吃不起两个窝窝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自清兵进关顺治出走,他不但坐稳了天下,还开拓国土,扩大了版图。真是既无内忧,又无外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就这样一位皇帝,生活上却极为检朴,龙袍上必须有补丁,圣履上打着包头。满朝文武为了迎合他的心意,纷纷的穿起旧袍旧靴来,一时间,京城里出现不少专卖旧官袍带履的商

  • 民间故事:儿是娘的心头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阿华得了个大胖小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为给妻子补充营养,他上山去抓野兔,没想到竟捕住了两只狼崽。阿华把它们抱回家,关进院内的一个铁笼子里。 傍晚,院子里跳进一只赤黄色的大狼,它围着铁笼“呜呜”直哼,里面的狼崽也“呜呜呜”地应着。阿华听到动静,抓起猎枪走出房门。狼一惊,直直地盯着阿华,眼里射出寒光

  • 难民阿天和阿地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1938年的一天夜晚,饥饿的阿天的舌头在黑糊糊的碗底舔了又舔,还是不肯挪开。阿地伸手夺过那碗,“啪”的一声摔碎,有一粒饭米不知打哪儿跳了出来,偷偷地躲在地上。阿天扑过去,用舌舔起来,再把它卷在舌心里,贪婪地用浓浓的口水滋润着。 阿地深凸、发亮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阿天的嘴,好久才把目光移开。望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