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09 更新时间:2023/12/18 17:03:15

蒙古中统元年至二年(1260年一1261年),忽必烈为巩固汗位,讨伐其弟阿里不哥的作战。

蒙古帝国大汗九年(1259年),蒙哥汗卒于合州(今四川合川东),戍守都城哈拉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刺和林)的阿里不哥(忽必烈幼弟),欲乘长兄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参见鄂州之战),次兄旭烈兀率军攻叙利亚之机(参见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谋夺汗位。令左丞相阿兰答儿征兵漠北,燕京行省脱里赤征兵于河朔。忽必烈闻讯后,立即率军北归,于次年三月,到达开平(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召开诸大会,即帝位。四月,阿里不哥也于和林称汗,并命刘太平、霍鲁海行省于关右,约六盘山守将浑都海等,自关中进兵反忽必烈。

五月,忽必烈以阿里不哥反,诏告天下,遂调兵7000于延安等处扼守要隘,命总帅汪良臣统陕西汉军沿河守隘,防浑都海等东进;征诸路兵3万驻守燕京近地,以作后备。六月,遣京兆等路宣抚使廉希宪赴任陕西,平定刘太平、霍鲁海及浑都海在四川的党羽密里火者、乞台不花。

七月,忽必烈率军亲讨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引军迎击,前锋军被击败,后军惊溃,阿里不哥率军北遁。

九月,叛将浑都海知京兆(今西安)有备,率军西渡黄河,趋甘州(今甘肃张掖),时阿兰答儿自和林率军至,乃合军东进。廉希宪遣宗王合丹、汪良臣、巴春等合兵,分三路阻击,于西凉(今甘肃武威)地区与之接战。时值大风吹沙,汪良臣令骑兵下马步战,首先突破其左翼,绕至阵后,再击溃其右翼,巴春攻其正面,合丹率精骑截其归路,大败叛军,浑都海、阿兰答儿被俘杀。关陇叛乱遂平。

十月,阿里不哥见关陇援绝,兵食皆匮,乃假意请和。忽必烈留也孙恪守和林,自率军返开平。二年秋,阿里不哥袭击也孙格,乘势南进。

十一月,忽必烈率军亲讨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约在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西南),大败阿里不哥军,斩3000人,阿里不哥北遁。忽必烈令军勿追,待其自悔。阿里不哥以为忽必烈军怯战,越十日,复南进,至失烈延塔兀之地,与忽必烈军激战竟日,不分胜负,战至黄昏,各自收兵。次日,阿里不哥因其党阿鲁忽有异志,遂率军西走。忽必烈率军还燕京(今北京)。后于五年,阿里不哥归顺忽必烈。

点评:此战,忽必烈计划周密,将领战法灵活,每战皆胜,因忽必烈不想致阿里不哥于死地,故多为击溃战。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白江口之战:打掉了日本千年野心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朝鲜半岛在公元1世纪左右进入三国时代,分成高句丽(又称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公元6世纪时,和中国接壤的高句丽因为中国隋唐王朝的入侵,为抗衡中国,高句丽便与突厥、百济、以及与百济关系密切的日本结成同盟,而中国则与受到高句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国结盟。 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3月,百济国在高句丽

  • 湘江战役:红军长征战略的转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长征刚开始,共产党在“左”倾路线的指导下屡屡受挫,湘军战役损失惨重之后,党内开始意识到应该转变长征战略,所以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战略变化的转折点。那么,湘军战役具体是如何影响红军长征战略的转变的呢? 长征的历史是一部我党从幼年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在“左”倾肆虐统治之下,毛泽东何以能从长达三年之久的倍

  • 腊子口战役的故事:林彪、聂荣臻提议 毛泽东拍板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腊子口是极为凶险的隘口,中央领导来到这里的时候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打没有必胜的把握,但不打却无路可走,所以当林彪和聂荣臻提出打的建议的时候,毛泽东才会拍板决定打这一仗。好在最终红军还是胜利了,并顺利打开了北上的道路。 1935年9月10号深夜,红军内部关于北上还是南下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两支红军在

  • 解读昆仑关战役:抗战史上的血与泪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第5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并歼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之后,本以为可以顺利进军,一举收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第21旅团的剩余部队、台湾混成旅团的第一、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 第5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并歼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之后,本以为可以顺利进军,一举收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

  • 长城抗战之古北口战役:时间最长、杀敌最多、战事最激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长城抗战中作战时间最长、杀敌最多、战事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是古北口战役。古北口战役历时75天,击毙敌人7000多人以上,当然中方军队也遭遇了重创,伤亡1.6万余人。另外,这场战斗一直影响着整场长城抗战的战局发展。那么,古北口战役的具体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 古北口有“京师锁钥”之称,借燕山险峻作为屏障

  • 榆关抗战:长城抗战第一枪 长城抗战导火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榆关,即山海关,是东北和华北的咽喉,日本占领东北之后,这里便成为日军的下一个目标。1932年12月8日,日军在榆关附近寻衅,1333年元旦,榆关抗战爆发。这场战役被称为长城抗战的第一枪和导火索,榆关抗战失败后不久,长城抗战也爆发了。 关城南门打响榆关抗战第一枪,1933年1月1日中午,榆关的日本侨

  • 徐州会战简介:日军攻占南京后企图打通津浦线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13师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2集

  • 镇南关大捷经过 如何评价镇南关大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尽管镇南关大捷以付出高于法军伤亡的代价取得了胜利,但它依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中越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志,转变了中法战争的局面。镇南关大捷经过 换将易帅 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随着法国援兵的到来,宣光未能

  • 腾冲战役的标志性意义 腾冲战役的历史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腾冲战役在亚洲反法西斯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这一战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中国战场开始转入全面战略反攻。腾冲战役的历史贡献不仅于此,本文将为读者详细盘点这场战役说创造的伟大历史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1944年

  • 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这是大唐对东突厥关键性的一次战役。其对大唐的重要性不亚于近代解放战争的辽沈、平津战役。这次战争过后大唐疆土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而且也为后来消灭西突厥打定了基础。从此一个崭新的帝国从东方升起。...突厥犯河西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东突厥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治酒泉,今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