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宵一刻值千金”原意是提醒人们珍惜美好光阴

“春宵一刻值千金”原意是提醒人们珍惜美好光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1/13 14:58:53

我们用“春宵一刻值千金”来形容“新婚夫妇或男女之间的闺中之乐短暂而又宝贵”,这句诗出自大名人苏轼之手,而其实苏轼表达的意思并不如此,只不过被后人演化成现在的意思。

《春宵》是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前两句描写的是春光月夜美景,意在提醒人们珍惜美好光阴,后两句则叙述了富贵人家在良宵美景中轻歌曼舞、尽情享乐的情景。全诗如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应该说这首一首浅显易懂、直白如话的写景诗。

但是,慢慢地,“春宵一刻值千金”却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而它所表达的含义也早已发生了变化,常常被用来形容“新婚夫妇或男女之间的闺中之乐短暂而又宝贵”。

虽然苏轼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包含了作者对官宦贵族人家贪图享乐、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的讽刺谴责;但是丝毫看不出作者写的是闺中之乐,也丝毫看不出“春宵一刻值千金”就是“新婚夫妇或男女之间闺中之乐短暂而又宝贵”的意思,因为“春宵”的本意就是指“春天的夜晚”,而不是“新婚之夜”或“洞房花烛夜”!

想必现在大家都应该清楚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原本是提醒人们珍惜光阴的诗句,但是后来却被人们赋了“劝诫新婚夫妇珍惜洞房花烛夜短暂而又宝贵的时光”这样的含义,导致这句千古名句变得越来越暧昧!

但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暧昧的却无从考证。当然,这也无可厚非,诗词欣赏与研究本就是“诗无达诂”,从来都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而是会因时因人而产生歧异。我想,这也正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主要原因。

对苏轼而言,“一树梨花压海棠”和“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两句诗被误读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恰恰反映了苏轼的不可多得的诗才。毕竟,这种对诗词截然相反的误读很少发生在同一个诗人或词人身上,但苏轼却做到了:

明明是写闺中之乐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硬被人们误认为是写景诗,明明是写春光美景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却又被解读成了描写闺中之乐短暂而又宝贵的艳俗诗。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何将单身汉称为”光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现在我们常常将单身汉称作“光棍”,甚至延伸出了光棍节,而为何将光棍形容单身汉呢,其实也是由来而久,据说在元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词了,并且从那个时候就慢慢开始演化,将光棍这个词转嫁在那些没有女朋友的人身上了。 到了现在,因为双十一和光棍节的缘故,加上后来天猫双十一的缘故,光棍更加被所有人都熟知了,提到

  • 腊八节的来历竟然和朱元璋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 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 王府井的历史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王府井现在是北京的一个地标式的地方,繁华成为王府井的代名词。但是几百年前王府井也不叫王府井,也没有很繁华,王府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王府井的呢? 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据说,明成祖

  • 科举中第的“龙门”该去哪里跳? 跳龙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人科举中第了就成为跳过龙门,从此就飞黄腾达了。那么这个“龙门”究竟在哪儿呢?又是从哪个时候开始,才有了“跳龙门”这种说法的呢?1、跳龙门从什么时候才有 北京城外有城,城内建城的建筑布局,使得连接内外各城之间的城门成了极为重要的设施。在北京众多的城门当中,的确存在着所谓的“龙门”,当然,这与封建

  • 倒贴福字的习俗来源于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中国,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着贴一个“福”字,“倒”和“到”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意思。据说,明朝以前,老百姓门口贴的福字都是正的,倒着贴这个习俗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常化装成平民到民间调查,有一天,他听到一家人在聊天的时候说他的坏话,非常生气,就把这家门上的福字倒转过来

  • “太监”和“宦官”是同一意思吗, 为何太监被称为”公公“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多数人的历史文化常识认知中,“太监"和“宦官”是同等概念,都是阉人,然而其实两人并非等同关系,在不同朝代,两者的含义各有不同,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太监”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不过那时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太监”一

  • 为何“上当”一词形容受骗 ,原来是有历史典故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上当”一次我们用来形容受他人所骗,中了别人的奸计而受骗,但是“上当”一词如果从词义来看的话原本并不能看出是受骗的意思,但是为何后来就引申为此意呢,原来是有典故的。 人们常把受骗叫做"上当".其实"上当"的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 清朝末年,清河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

  • 为何将拜父母称为“拜高堂”, 高堂如何引申为父母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到如今,新人举行中式婚礼,都会有一个程序,那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其中所谓的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 “堂”这个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随着封建社会出现,帝王越来越高贵,连字眼都要有专用的,所

  • 皇帝之妻为何称为“皇后”, “皇后”称呼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古代后宫将皇帝之妻称之为“皇后”,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室妻子称为“皇后”。可是,为什么要称皇帝之妻为“后”呢?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商颂·玄鸟》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其南陵,夏后

  • 古人压岁钱都发什么 ,原来古代早有存钱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压岁钱如今称之为红包,是过年时候小孩们最喜欢拿到的“礼物”,我国传统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你知道吗?压岁钱由来已久,但你知道古代的压岁钱长啥样吗?1、宫廷特制“压胜钱” 假如回到汉代,春节前夕,你会看到庄严的未央宫里,灯笼高挂,燃烛焚香,礼官正浩浩荡荡地击鼓鸣锣,众多礼官踏着节奏舞动跳跃,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