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时期是何时?竟然抽签当官

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时期是何时?竟然抽签当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45 更新时间:2024/4/17 14:31:10

客观来讲,明朝中后期荒唐事多。就拿选拔官吏来讲,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孙丕扬就设计出一个抽签当官的制度。荒唐的是,后来还被大清接着用。抽签当官,在当时称为掣签法,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由吏部尚书孙丕扬创立。过程是吏部进行选拔任用官员时,预先把地区、官位等信息写在竹签上,装入一个桶中。之后,集合候任官员们,抓阄撞大运,抽签选出自己的任职地区及官位。这样,管你是谁,全靠运气。清朝建立后,继续沿用此制度,外省官员分配任用,还是由吏部以掣签分配任命。

制定这个制度的人脑子进水了?事实不是这样的。根据《明史》记载,孙丕扬长期担任刑部、吏部两个要害部门的一把手,"七十有八"仍"白首趋朝”,是正直的名臣。孙丕扬任吏部尚书,他刚直公正,没人敢走他的后门。不过,孙丕扬虽然公正秉直,但太监权倾朝野,最喜欢干涉官员任免,要害岗位几乎都被太监的人霸占了。孙丕扬想打破僵局,就发明了掣签法。他很无奈,不愿意让路,又不敢得罪宦官,只好由竹签和当事人的手气决定。这个抽签制度建立后,吏部的后门堵住不少,人们便盛赞孙丕扬公正无私。

在此之前,吏治已经极其腐败荒唐,权贵肆意安插心腹、卖官鬻爵、结党营私。吏部官靠卖官发财,礼部官靠科举获利,百官早已心照不宣。宦官王振权倾天下,操纵官吏选拔。大名鼎鼎的名臣于谦就是被王振罗织罪名打入死牢,经山西、河南两省官民进京伏阙请愿才得以活命。严嵩,曾以"千辆资财,用以遗贵近",这才当上了内阁首辅。掌权后,为收回投入,大肆卖官。严嵩被罢职抄家后,得净金、金器重3.4万两,净银、银器重203.9670万两,其他珍宝、字画、房地产不计其数。

上梁不正下梁歪。明王朝上至太监、宰辅、掌管人事任命权的吏部官员,下至各级官吏以及各类有志为官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卖官鬻爵给国家黎民带来了致命危害。孙丕扬发明掣签法,试图拯救国家民族命运。当然,掣签法仅是在吏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已。尽管这样,明王朝的吏治在客观上还是比以往"公正"了些。孙丕扬也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断了权贵的财路。没有过人的胆识,很难做出这个决策。《明史》说孙丕扬创建掣签法,虽然不能辨才任官,关键是制止了放任营私的弊病。如果不是他,说不定情况更糟。这也是因时制宜,不可援引古代圣贤的话去责难他。而善于吸取明朝灭亡经验的清朝统治者,依旧沿袭了掣签法,也从反面说明实施这套制度还是有必要的。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儒家之道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关于耶稣基督“别人打你左脸,你把右脸也给他”的劝诫,具有某种在伦理上激励人心的东西:它诉诸于我们许多人略具谦卑特征的理想主义。我们相信,较之单纯报复性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种单方面的利他主义象征着一种更高的德性。不过,另外一种可能的回应方式或许会

  • 儒家的隐者――李柏思想构成探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李柏,字雪木,号太白山人,陕西眉县人。生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28年),“生而赤面伟躯,器宇异常儿。”①9岁一入小学,就常吐奇语,令师生惊叹。17岁时,偶读朱子小学,见古人嘉行嘉言,便焚去案头科举时文,受塾师怒斥而不顾,发誓要学古人。后来又屡次避乡试,漫游山野。后因母逼责,

  • 孤独疏离悬置--牟宗三与儒家的当代境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近些年来的当代儒学研究中,人们似乎多言"境界",而很少论及"境遇"。而实际上,儒家思想中那个普遍的道德心性及其所开显出来的形上境界,是要通过具体的、差别性的"境遇"来体现和落实的。此所谓"境遇",包括个体的、社会的和时代的。而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个人的遭遇又往往是与社会、时代的因素不可分割地纠结

  • 石田梅岩的经济思想与儒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石田梅岩创立的"石门心学"作为德川时代"町人的哲学"或"道德性实践之实学",在日本思想史和经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心学与儒学有关,从而具有中日思想比较研究的价值;心学阐释职业伦理与商人赢利的合理性等,与中国经济思想史有联系,成为两国经济思想比较以及东亚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心学赋予经济伦理以

  • 试论儒家伦理轻视公德的负面效应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传统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目前正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本文试图围绕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这一契机,通过对孔孟儒学基本精神的分析,在充分肯定传统儒家伦理对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的同时,着重指出它在压抑消解社会公德方面的消极作用,并由此探讨一条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既能充分发挥它的正

  • 颠覆传统儒家 弘扬儒家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出于在现代化背景下弘扬儒家文化传统的意图,本文提出一种“后儒家”的理论构想,试图通过深度批判“原儒家”和“新儒家”始终坚持的血亲情理精神,彻底消解传统儒家的特殊主义理论架构,转而依据一种原本就内在地潜含于儒家传统人本主义立场之中

  • 道家的无为思维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说到“无为”,人们通常只是把它与所谓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联系在一起,并把它仅仅视为某种具体的思想主张,如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之类。然而本文认为:“无为”的思想不只是属于老子、庄子或道家学派,它普遍地存在 于先秦儒、道、法等主

  • 王阳明学说的正异之辩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如果说孟子时代儒家所面对的异端是杨、墨的话,认为在唐宋以降儒家传统的自我意识之中,最大的异端是佛老,应当是一个基本不错的判断。至少自北宋理学兴起以来,对大部分理学家而言,儒学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正统与异端的关系。儒学与佛道两家之间的正统与异端之辨,也的确构成贯穿理学思想发展的基本

  • 朱熹与王夫之的性情论之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王夫之(1619-1692)如朱熹(1130-1200)一样,十分重视《四书》的创造性解读,亦通过训释《四书》发挥自己关于“心性情才”的看法。本文试图对二者的性情论略作比较,重点围绕着“四端”是否为“情”而展开。一、朱子的&ld

  • 探索《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记得是在去年,责任编辑专程赴京,邀我设计、主编一套关于《周易》人生哲理的应用方面的丛书。这使我一时很踌躇。一则我虽然研究过《周易》,但那是从文学和文献学角度进行的,而且只涉及古经部分(1);再则自那以后,我虽然一直想从哲学角度再对《周易》、尤其大传部分作些研究,却总苦于没有时间(2);三则我从来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