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鲁迅任职教育部时与上司有过节:认定其有偷书劣迹

鲁迅任职教育部时与上司有过节:认定其有偷书劣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01 更新时间:2024/1/20 12:25:47

鲁迅曾任教育部科长,与顶头上司——曾任教育部长的傅增湘颇为不睦,傅增湘是著名教育家、藏书家,鲁迅曾欲将藏书转卖给他,他开了个离谱的低价,令鲁迅极为不满。鲁迅认定傅增湘有“偷书”劣迹。一次是给其弟周作人口述的一个故事,一次是自己撰写的一篇工作回忆录。

鲁迅给周作人讲的那个故事,黄裳就特别在《藏园佚事》一文中转述过这个故事。原来,在1957年9月,周作人(署名“十堂”)在《新民报晚刊》发表了一篇《窃书的故事》,记下了他从鲁迅那里听来的故事。与鲁迅一样没有点名,只称之为“做过总长的名流、大大有名的藏书家”,但读者一看,就明白这没点名的主角是谁了。

故事的起因是某名流听说京师图书馆藏有一部板书,又例不外借,只能由馆方特辟净室一间,请这位名流来住,可以从容细心校阅。鲁迅以科长身份,捧出宋板亲手交付。几天后,这位名流说要再来校书,请人前去接收宋本,自然仍由鲁迅亲自办理。此后发生的令人咋舌的“窃书”现场记录,周作人转述如下:

“这天仍由科长出马,看见他已整装待发,只等科长一到,将书交还,便挑起网篮铺盖,出馆而去。科长双手接过内装宋板书的楠木盒子,将转手交付工友,这时忽然‘福至心灵’,当面打开盒子来一看,不看时万事全休,只见楠木盒子里‘空空如也’,不见有一本书。第一个看出破绽的是那位名流,随即回过头去,骂站在后面的用人,‘混账东西,怎么书都没有放好!’用人连忙从网篮里将宋板书取出,放入楠木合子里。科长这才接过去,安心收下。”

周作人接着用倒抽一口凉气式的口吻说,“后来鲁迅讲起这件故事,总说回想过去所遇的危险,以这次最险,也最运气,因为只要一不小心,收下之后,这失书的责任再也摆脱不清了。因此之故,他也最恨那名流。不但认为藏书家即是偷书家,在这里得一实证,也因为个人几乎上他的大当的缘故。”最终,鲁迅为这位藏书家名流下了个结论说,“藏书家眼见好书,用尽心思图谋,也是人情,但总不可以违反道德,做出见不得人的事。”

这桩未遂的窃书案,鲁迅讲得绘声绘色,周作人写得活灵活现,黄裳的转述也顺理成章,后世略有知傅氏生平者无不呆若木鸡。

事实上,关于傅增湘偷书的故事,鲁迅还讲过一个,且更为直接,更为辛辣,虽然仍然没有明确点名。想来这个故事,周作人也是看过的,会更加的印象深刻。

发表于1928年1月28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七期的《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鲁迅在提到整理清政府遗留内档时,特别指出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总长、次长、参事对清代遗档的监守自盗行为,他写道:

这回是F先生来做教育总长了,他是藏书和“考古”的名人。我想,他一定听到了什么谣言,以为麻袋里定有好的宋版书——“海内孤本”。这时以考察欧美教育驰誉的Y次长,以讲大话出名的C参事,忽然都变为考古家了。他们和F总长,都“念兹在兹”,在尘埃中间和破纸旁边离不开。凡有我们捡起在桌上的,他们总要拿进去,说是去看看。等到送还的时候,往往比原先要少一点,上帝在上,那倒是真的。

据说,文中所提到的英文代码之人名,乃是姓氏的旧式拼音缩写。F先生就是指傅增湘,他在1917年12月至1919年5月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Y次长指袁希涛,字观澜,江苏宝山人。曾任江苏省教育会会长,1915年到1919年间先后两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等职。C参事指蒋维乔,字竹庄,江苏武进人。1912年至1917年间先后三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

鲁迅笔下的这起“群体盗书案”,以傅氏为首,几乎整个部门全部参与,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当然,只有他这么一个小科长没有参与,可以洁身自好而独善,自然是有资格讲出来、写出来,并讥刺一番的。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秦宣太后芈月曾牺牲色相除掉敌国王 助秦向东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野史秘闻

    由郑晓龙执导、孙俪主演的《芈(mǐ)月传》预计今年上映,这部电视剧还未播出就十分引人关注。其主角芈月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后(秦始皇曾祖父的母亲),其墓可能就在秦始皇的祖坟秦东陵。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公布了秦东陵一项重要考古发现,在秦东陵四号陵园内发现了一“中”字形陪葬墓,根据该墓的礼制建筑

  • 西汉淮南王刘安曾发明豆腐:本想炼丹 误制出豆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如果在秦代能吃上豆腐干,绝对极品啊!但那是不可能的 在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第五集中,有个镜头掠过,很像是一盘豆腐干。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而这时候刘安的爷爷刘邦还在泗水做亭长呢,他爹刘长还没出世呢,哪儿来的豆腐干一说? 刘安发明豆腐,其实也是无意的。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都邑

  • 张居正所乘轿子堪称世界之最 内有套间厨房厕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享年40岁,孔子悲痛欲绝。因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回是被孔子称赞最多的一个,孔子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 追悼会现场,孔子还没从悲伤回过神来,颜回的父亲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先生节哀顺变,为表达您的哀思,能否用您的车子改制成棺材来安葬颜回呢?”

  • 骆宾王檄文讨伐武则天 武则天指责宰相没发现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野史秘闻

    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如“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 源流考证 从官文书演变到军事文书 檄文最早源自春秋战国,发展到汉代已成为一种日常行政事务性质的普通官文书,并因此奠定了后来军事信息传播的体式基础。檄文用于军事信息的传播最初见于春秋战国。 到

  • 史上最窝囊皇帝:为博红颜一笑竟下跪两次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皇帝一向都是很威武说一不二的,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窝囊皇帝,他们为了追女人完全无下限了,那么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位最窝囊的皇帝和历代帝王之最都有哪些吧! 最窝囊皇帝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非皇帝莫属,草民百姓见之则跪,群臣官僚迎之则拜。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

  • 谁夺走了中国帝王们的初夜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家生活一直就是人们好奇与向往的,作为古代皇帝,看似风光,其实也会有很多难以说出口的荒唐事。今天,小编从历史文化中为大家盘点古代文化,一起看看古代皇帝生活都是咋样的! 古代皇帝生活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

  • 古代女人独门“美容秘籍” 黑牙也能返白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对于如今人来说,让自己变美的方法除了化妆,更可以通过简单的整容手术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相对条件落后的她们,是如何让自己变得美美的呢?今天,小编透过古代文化为你揭秘古代人的整容方法及古代女人美容法,不妨一起看看哦! 古代人的整容方法 现在非常流行整容,让女人漂亮,男人帅气,哪

  • “断袖之癖”:解密汉哀帝与男宠的荒淫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汉哀帝刘欣是在刘氏宗室后继乏人的情况下,幸运坐了天下的。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他也就并不十分在乎和珍惜。在逐渐削弱了王氏家族势力,祖母傅氏和母系丁氏手握重权以后,年方二十出头的他也学着伯父刘骜的样子,开始潇洒走一回了,开始玩了,而且玩得更新鲜更刺激更投入。 建平二年(前5年)的一个清晨,汉哀帝刘欣在

  • 有趣的现象 古代仕女为什么都是单眼皮?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 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啰? 但所谓“古代”,要看古到什么时候

  • 揭秘现实林徽因:不爱家务琐事 与婆婆关系紧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林徽因出生于一九○四年六月十日,在老一辈眼里,她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美丽的女诗人、多才多艺的建筑学家。那么,在孩子眼里,林徽因是怎样一位母亲呢?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写到了他眼中真实的母亲形象。 林徽因享有过为人母的快乐 一九二九年八月,林徽因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