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与和尚私通是被谁带坏的?

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与和尚私通是被谁带坏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4/4/24 9:43:13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在各大卫视热播后,李世民女儿高阳公主与玄奘弟子辩机的地下情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有关高阳公主和辩机的“不伦之恋”一直不被历代史学家认可,原因是《旧唐书》中也没有记载,唯一可参阅只有《新唐书》相关章节。随着近几年各种版本的电视剧的发酵,这段婚外情愈发扑朔迷离。

但是:

依据正史上记载的高阳公主恃宠骄横的性格,大唐公主爱上一位才貌双全的和尚,在历史上应该有其发生过的真实性。

依据高阳公主所置身的大唐帝国开放的世风、和独特的李氏宫廷家风,这段恋情有其发生的“合理性”!

依据高阳公主因痴生情、因情生恨、因恨而走向极端的人性中固有的规律,在自己心爱的人被腰斩后、在深爱她的父皇离世、继而失去束缚、失去荣宠后,疯狂纳和尚、道士为面首、甚或聚.众谋.反等,高阳公主所有的放纵行为,有其发生的必然性。

那么,从历史上的真实性、发生的合理性、放纵自己的必然性,这三个方面推论,高阳公主注定要以不光彩的角色被载入史册。人们不禁要问,造成高阳公主最终惨烈结局的深层原因、或者说背后的推手是谁呢?

不妨听笔者给列位一一道来。

一、人物介绍

高阳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天性聪颖,因为受到李世民的特别宠爱,不但骄纵任性,更是厌恶礼教的束缚,一切从心所欲,我行我素。

但是身处封建社会,即便是小门小户的民间女子,自身的命运都不是可以完全主宰的,更遑论皇室。所有的皇室公主在享尽宫廷中的富贵荣华之后、在有限的自由享乐之后,总要做好变身政治筹码的准备。为了证明房玄龄是自己最信任的朝臣、是曾出生入死拿下大唐王朝的亲密战友,唐太宗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作为平衡与房玄龄关系的筹码,将十二岁左右的高阳公主许配下嫁于当时的开国名相房玄龄第二子房遗爱,高阳公主算是太宗女中册封和出嫁较早的公主之一。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一》中对房遗爱是如此描述的,“诞率无学,有武力”。活生生的一个不学无术的官二代。

只有一身蛮力、再无可圈可点的房遗爱,当然不是高阳公主心目中渴望终生相伴的男人。看清了自己婚姻的最终归途后,气愤之余的高阳公主从结婚那天起,从心理上没有真正接纳过丈夫。

拒绝自己所厌恶的,并不等于不再寻找自己的真爱!历史的机缘注定要让一段孽缘在某个时间段发生!

风和日丽的某一天,高阳公主在领地打猎时,遇到了辩机和尚,辩机的英俊和学识打动了公主。于是,公主让随从把帐床等用具抬进辩机的草庵,将辩机召进去,干柴被烈火点着了。那年,公主16岁,辩机21岁。该来的、终归要来!该发生的、终归要发生。

感情深陷的高阳公主愈发不能自拔,约会自然成了家常便饭,如此美好的时光持续了六年!难能可贵的是,孔武有力的房遗爱包容了两人所做的一切,有时还遣走全部随从,自己守在辩机的门口,替红杏出墙的老婆望风。有时由房遗爱出面,常召辩机入府。真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事后,公主为了报答房遗爱的大度,特别送给他两名年轻漂亮的侍女,还常在太宗面前说老公的好话。夫妻两个表面上恩恩爱爱,私下里也真的是和睦相处。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夫妇堪称对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楷模吧!

辩机何许人也?

关于辩机,正史没有太多记载。他是会昌寺僧人,玄奘的高足。在《大唐西域记》的卷末语中,有辩机的自我介绍,说他继承远祖隐逸之士的血统,自幼好学,十五岁出家为僧。

二、纸里包不住火

贞观末年,在长安街抓到一个小偷,缴获的赃物特殊,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这可不是平常人家用的东西,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是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此时,辩机正在弘福寺从事他的译经工作。

如果小偷盗取的是香炉或者文具,也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的女用玉枕跟高僧生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御史台立刻召见辩机询问,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是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他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礼物。

三、逃避感情

在与辩机交往的过程中,高阳公主始终是主动、热烈、痴情的一方。相对于她在爱情中得到的幸福,辩机可能要挣扎和痛苦得多,因为,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猜测,辩机是一心向佛的,按当时大唐的开放的世风,他完全可以选择还俗。

没有还俗的辩机,在与高阳公主交往的六年里,应该在努力让高阳离开自己,或者让自己离开高阳公主,----毕竟于人于己,都是明智的选择。

机会终于来了,玄奘从西天取经归来,经书用了二十多匹马载,而且全是梵文,玄奘奏请太宗批准后,在全国的寺院招聘修为学养最好的僧人,共同把这些经书翻译出来,玄奘共招聘了9人,其中有来自长安会昌寺的辩机是年纪最轻的,只有26岁。

由于译经,辩机要在弘福寺常住。在此之前的一次约会,临别之时,高阳公主赠送玉枕一个。辩机把这个价值连城的玉枕带进了弘福寺,就此种下祸根。

在自我情感中四处逃避的辩机被选去译经后,再也没有见过高阳公主。这段时间,他回归佛祖,成绩斐然,后世流传的《大唐西域记》便是玄奘口述,辩机撰写的,而《瑜伽师地论》之卷五十一至卷八十译文成为辩机的绝笔。

四、玉枕引发的血案

如果没有那个小偷,辩机与高阳公主的也许就这样散了,但是,佛祖似乎不愿意这样轻易放过不遵守世俗规范的男女。

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唐太宗手里,太宗毫不留情,下令腰斩辩机。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也全部被处死。同时下令,不许公主进宫。辩机在市井中死于最肮脏的酷刑,死时不过30岁出头。

高阳公主一筹莫展,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痛苦的心跟着辩机一同死了。

半年后,最疼爱他的太宗去世了,高阳一滴眼泪也没掉,由此可见她的怨恨。

弟弟李治当上皇帝,高阳公主恢复了自由,并从此陷入疯狂。她专门和年轻英俊的和尚寻欢作乐,公开养面首。她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关系不清不白。

五、最后的疯狂

有一句话说:让一个人毁灭,必先让其疯狂!疯狂到极致的高阳公主离毁灭只差一步,加速其毁灭源于她的贪婪与任性!

唐太宗有二十一位在世公主,高阳公主作为太宗女中册封和出嫁较早的公主之一,与她有宠于太宗、深得太宗喜爱有着密切的关系,公主被优先册封、优先被嫁,等同于太宗赋予了高阳公主对未来优先的选择权,虽说,现实中的高阳公主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但是,相对于其她公主,高阳无疑是幸运的!而太宗之所以选择房玄龄之子做驸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太宗对房家、对未来的驸马房遗爱持肯定、乐观、积极态度的同时,并寄予殷切的厚望。

可惜,所有这一切都是太宗的一厢情愿。

公主能得到唐太宗的另眼相待有可能是经常得见天颜承欢膝下所致,同时也可能与唐太宗脾气相投分不开,如此一来,无形中给高阳公主营造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氛围.,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被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姑姑、阿姨宠着长大的独生孩子,他(她)走向社会前所表现出的个性是:自私、偏激、狂傲!我们能否从高阳公主的性格中找出独生子女的影子呢?

还是在太宗活着的时候,自私且贪婪的高阳公主曾擅自谋求罢黜房遗直的爵位而夺之,并诬告房遗直对其无礼,这直接导致高阳公主在太宗面前失宠。

太宗去世后,高阳公主愈发看房遗直不顺眼,以至于最后,高阳公主联络了几个公主驸马,连同老公和吴王李恪,密谋叛乱。

653年(永徽四年)春,皇室谋反案发,以房遗爱为首的三位驸马被处死,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吴王李恪以及叔父荆王李元景被勒令自尽。“遗爱伏诛,主赐死”。高阳公主死时只有27岁。成为唐太宗诸位公主最有名的一位。

高阳公主的任性,终至自己的毁灭,那一年,距离辩机之死,才过去四年。

六、究竟是谁带坏了高阳公主?

纵观高阳公主短暂的一生,是可怜可悲的!高阳之所以有如此的下场,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她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等客观因素,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一位尚处在少年阶段、对周围一切的认知尚处在懵懂阶段的少女来说,所谓的“赤”与“墨”,有何意义呢?

众所周知,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朝代,唐朝世风是最为开放的,正是这开放的世风,凌乱了高阳公主的眼,整日穿梭游玩于后宫,后宫里奢靡之风更是凌乱了高阳公主的心!作为独享后宫万千佳丽的唯一男人李世民,在“男女之事”方面,无疑是高阳公主当仁不让的老师中的蒙!

除了长孙皇后,李世民还有妃嫔:韦贵妃、杨淑妃(隋炀帝女)、阴妃、燕德妃杨贤妃、杨氏(李元吉妻、待考据)、王氏、昭容韦尼子、充容徐惠、才人武媚娘。

长大懂事后的高阳公主,对于父皇李世民几位妃嫔的身世一定会尝试着做些了解,且不说杨淑妃、杨贤妃是亡国公主,阴妃是前朝大臣家的小姐、且不说韦妃本是有妇之夫,但就一个杨氏就足以颠覆李世民在高阳公主心目中的形象!何况还有一位与自己弟弟私通、悍然给父皇戴绿帽的武才人呢?

当终于有一天,高阳公主知晓,父皇将自己的亲弟弟李元吉杀死,将弟媳揽入自己的帷帐,她是否会如此想:奥!世界上的事原本可以这样做!

当只比自己大四岁的武才人公然在父皇的眼皮底下与自己的弟弟李治勾勾搭搭、目睹现实版的“不伦之恋”后,高阳公主是否会如此想:奥!世界上的恋爱原本可以如此谈!

当高阳公主有幸读到武才人写给弟弟李治的那首《如意娘》中的那句“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冲破樊笼与一个和尚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争做“不伦之恋”第二人的,非高阳公主,能出其右的还有谁呢?

当“弑杀兄弟,是为不忠,威逼父亲,是为不孝,屠杀子侄,是为不仁,强纳弟妇,是为不义,”等等,对李世民来说,都成了小节时,被李世民深深宠爱着的高阳公主还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做不出来呢?

当太宗驾崩,对太宗怀着一腔怨愤的高阳公主,纳几个面首、睡几个和尚,有谁能否定,这不是高阳唯一的选择呢?

七、答案揭晓

网上流行这样一种句式:某某带坏了某某!某某带坏了一帮某某!我们不妨借鉴这种句式,来揭晓究竟是谁带坏了高阳公主?

综上所述,是大唐开放的世风、和独特的李氏宫廷家风,让高阳公主朝着“坏”的路上迈出了一小步。

是太宗对高阳的过分宠爱、是高阳公主在其认知能力范围内受到的来自太宗一方潜移默化的影响,让高阳公主在“坏”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是来自婆家对其公主身份的忌惮或者说畏惧、是丈夫的迎合、更有来自武媚娘这样的好老师无声教诲,让高阳公主在“坏”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是怨恨、是反叛、是因心理扭曲,让高阳公主迈向了自己人生中所谓的“坏”的终点。

如此解释高阳公主短暂的一生,你满意吗?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明朝奇闻:明代大奸臣严嵩也曾反对奸臣钱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说明朝奸臣的代表严嵩一入仕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那也是冤枉。他刚步入仕途时,非但不是奸臣,而是痛恨奸臣,甚至为了不与当道的奸臣为伍,他借给父母丁忧的名义干脆在老家躲起来,而且一躲就是十年。 也许因为“十”这个数字象征着圆满,中国人干什么事都愿意以十为限,比如十大风景,十大建筑等。无论怎么排,明朝

  • 秦国历史解密:秦始皇之母赵姬为何能够成为王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赵姬是秦始皇的母亲,秦庄襄王子楚的夫人,因其为赵国人,故名赵姬。赵姬是商人的女儿,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其出身是相当卑微的。古代的人们认为,商人不直接从事生产,其获利只靠投机取巧,因此为社会所看不起,往往会被执政者所拟制。所谓“士农工商”,即便是在民这个阶层,商人也是排在最后,仅仅比在籍的奴隶高一点点

  • 因嘲笑刘备不长胡子惨遭杀害的三国名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潞涿”与“露啄”同音,意思就是嘲笑刘备光着下巴没有胡子。刘备被张裕揭了痛疮疤,当时肯定很下不了台——与他的结拜兄弟关羽之长须美髯相映成趣的是,刘先主恰巧是下巴光光,没有胡子的。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曾撰文称,古代男子是必须要留胡子的。联想到当年袁绍、袁术引禁军杀入宫中,替被宦官杀了大将军何进报仇,

  • 隋末土豪们如何斗富:把自己小妾蒸熟了来宴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公元前661年,卫国被翟人所灭,亡国之君卫懿公被吃掉,是为隋炀帝我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首例吃人事件,卫懿公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和唯一一个被人吃掉的国君。隋炀帝的昏庸和淫乱在我国历史上可渭大名鼎鼎。上梁不正下梁歪,隋末富豪诸葛昂和高瓒的豪侈和凶残,丝毫不弱于他们的皇上隋炀帝。他俩争“狠”斗“恨”,千

  • 烧饼歌:明代开国谋臣刘基对时局发展的惊人预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史秘闻

    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那么刘基何许人也?刘基,明代著名大臣,世称刘伯温,他是朱元璋的开国谋臣,据说还精通“象、数、理、占”等玄理,常能预测吉凶。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刘基曾为其积极出谋划策,立下了汗

  • 北宋时哪位大臣为避免劳民伤财竟建议火烧皇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范雍,北宋大臣,虽然名声远不如他的本家范仲淹,但还是很有作为的。此人敢于直谏,甚至不惜说狠话。公元1029年,玉清昭应宫因雷击起火被烧,朝野震骇。玉清昭应宫是宋真宗时期修建的,规模宏大,共有3610间房,花费了北宋政府两年的财政收入,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到宋仁宗的时候,玉清昭应宫被雷火所烧,残

  • 鲁迅家族恩怨:周作人曾恶语讽刺鲁迅的爱情婚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史秘闻

    有人说,男人的拯救,有时是要依靠女人的。鲁迅与周作人分手的最大收获,是重新选择了生活。如果不是与二弟闹翻,他或许还在旧路中徘徊着。鲁迅后来所以有了振奋精神、勇敢生活的勇气,在于他选择了生活的新的伴侣,他终于在两性的爱情中得到了人性的升华。1925年3月,鲁迅结识了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开始了通信的交往。

  • 唐代诗人孟浩然喝酒误前程:孟浩然为何不得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在唐朝,大凡吟诗作赋有点名气的,基本上混得都不错,要么在中央任职,要么到地方做官,唯独一位老兄除外,谁?山水田园诗两大代表之一——孟浩然。这位孟兄年轻时恪守孔老夫子“父母在,不远游”的训示,主要呆在家里,侍奉双亲,兼读书作文。几十年工夫,博览群书,吟诗作赋,那是出口成章,信手拈来。40岁那年,老孟看

  • 史料曾记雍正喜好普洱:穿越剧中喝上光绪时的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许多人曾被《步步惊心》这一历史穿越剧迷得神魂颠倒。在这部电视剧的第六集中,女主角若曦嘱咐两位丫鬟:“日后要按照喜好,为皇上和各位爷奉茶。四爷喜欢太平猴魁,八爷喜欢日铸雪芽,九爷喜欢御前龙井,十爷随便……”看到这里,不得不叹服,这电视剧的确是穿越剧啊,雍正爷喝上了光绪年间才有的太平猴魁! 《步步惊

  • 奇葩皇帝高纬:将宠妃冯小怜脱光衣服供人观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成语玉体横陈,指美人的身体(或尊贵的身体)横卧(或横卧)着。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成语,但是并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中的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虽然成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提出来的,但是典故却发生在南北朝北齐的国主高纬身上。是怎么回事呢?听小编跟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