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七情六欲是什么?七情六欲包含哪些情和欲?

七情六欲是什么?七情六欲包含哪些情和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82 更新时间:2024/2/4 7:47:55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哪七种呢?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这说法从哪来呢?如果你看过《还珠格格》,应该记得,乾隆皇帝罚抄写一百遍《礼运大同篇》,是《礼记》中的一篇,“七情”就出自其中。

那么为什么七情包括这些呢?说来还挺复杂的。

最初,古人只说人有四种感情,就是在《中庸》里出现过的“喜、怒、哀、乐”。后人解释说,人遇到所喜的就会“喜”,遇到所厌恶的就“怒”,得到所爱的就“乐”,失去所爱的就“哀”。

那么你肯定注意到了,“怒”因为“恶”而产生,“乐”因为“爱”而产生,所以在“喜、怒、哀、乐”之外,加了“恶”与“爱”,情感就从四种细分为六种了。

祖先们对情感的划分,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按说六种不少了吧?可是古人说,人在“怒”“哀”这两种情绪“将至而未至”——也就是情绪还没到“点儿上”的时候,还会产生“惧”,所以六种情感又被细分成了七种,这就是“七情”的由来了。

细心的朋友一定会问,刚才不是说七情里有“欲”吗?为什么解释的时候,没有提到“欲”,反而提到了“乐”?

问得好,古人早有解释。“乐”“欲”是通的。那么这个“欲”,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是贪欲。“贪欲”这个词,在这里并不全是贬义,它指的是本能的需求,比如眼睛需要看到东西,耳朵需要听到声音——《礼记》里说,七情是“弗学而能”。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用学就会,是本能。

六欲是指什么?

至于“六欲”的说法,比较简单了,最初是来自《吕氏春秋》。其中说:“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这话的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欲”都是得到了适当的满足的。所谓“全生”,是人修养身心的最高境界。这里古人没有指出“六欲”都包括什么,后来有人注释说,是“生、死、耳、目、口、鼻”,就是泛指人的各种欲望。

七情六欲,都因本性而生,本性最难控制,用它来做开脱之词,确实再合适不过。

相关知识:

佛家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儒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医家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貔貅的传说, 貔貅为什么会受到百姓们的喜爱?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神话中貔貅(pixiu)是龙的第九子。吃遍天下间财宝。吃的多而泄的也多。一天玉皇大帝照貔貅的屁股一巴掌。从此貔貅被封了肛。不能外泄。但食量仍然惊人。所以民间称其为招财的瑞兽。谁拥有了貔貅,那么就会为主人招来更多的财富。貔貅本性极其善良,但对于邪恶却非常气氛。爱打抱不平。所有邪气在它面前都不会通过,貔

  • 唐诗的由来, 为何诗歌到了唐代就达到了鼎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古代诗歌早就产生,为何单单唐诗独领风骚,唐诗又是怎么来的?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如意的由来, 如意源自哪里, 如意的来历和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如意是一件简单的搔痒工具,有骨制的、玉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等等,柄长约一尺,一端做成手掌的形状,拿在手里,可以在自己背上搔痒,让人感到舒适如意,故而得名。如今仍流行使用,一般是木制和竹制,俗称“老头乐”。如此平常的器物在古代却有不寻常的历史,如意是怎么来的?如意最早是古人用以指划的器物,佛家宣讲佛经

  • 九州指的是什么?古代九州指的是哪九州?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传说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扬、梁、雍等九州。1、冀州素有“华夏第一州”之称。千年古都,历史悠久,历史沿革现依据史料分为上古冀州、信都冀州、直隶冀州、近现代冀州四个时段。冀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2、兖州兖州,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

  • 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岁寒三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往往会以岁寒三友来称赞一个人的品格高尚,所谓“岁寒三友”,即松树、翠竹、梅花。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

  • 才高八斗指的是谁?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故事概要: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

  • 客家人的由来 ,汉族分支客家人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

  •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旗袍的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旗袍是我国一种具有民族风情

  • 咖啡的起源, 历史上关于咖啡起源的几则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咖啡一语何来,有人认为源自埃塞俄比亚一个名为Kaffa(咖法)的地区,语音近似“咖啡”。然而,Kaffa 地区早期居民称咖啡为Djimmas (音似“吉马”);而阿拉伯世界也不曾以 Kaffa 来代表咖啡,因此,此说极可能为西方人在语音上的穿凿附会。阿拉伯人早期曾以 Choua, Kauhi,或 C

  • 藏族的风俗传统 ,少数民族藏族的风俗习惯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2013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以马背为天下,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1、婚丧习俗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