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功败垂成的典故

功败垂成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4/1/24 21:47:09

【溯源】《晋书·谢玄列传》中记载,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功败垂成,成语,意思是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出自《三国志·杨阜传》:“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释义】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卜昼卜夜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卜昼卜夜用以形容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没有节制的状态或行为。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古者,君臣为享,礼不过三爵,但卜其昼,不卜其夜。” 卜昼卜夜的故事 春秋时期,陈国的国君将太子御冠杀死,公子敬仲见势不妙,抽身往齐国而逃。齐国之主齐

  • 投笔从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

  • 涸辙之鱼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涸辙之鱼成语出自: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解释: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 运用例子:争乃一碗水儿生意,怎能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1回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

  • 贪生怕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贪生怕死的意思: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也指人没有骨气。成语出处:《汉书·文三王传》。贪生怕死成语有着什么典故呢?成语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个人贪生怕死? 西汉末年,刘立继承了梁王之位。他荒淫残暴,欺压小民,称霸一方。汉成帝在位时,还能容忍他,汉哀帝即位后,觉得他真是太不

  • 马首是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马首是瞻:本意是古代作战时,士兵要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瞻:往上或往前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马首是瞻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其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战事呢? 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

  • 声名狼藉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声名狼藉的意思是: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含贬义。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蒙恬大家都知道他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大将军,为什么他会被弄的声名狼藉?这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悲惨故事?

  • 校人烹鱼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校人烹鱼成语出自《孟子·万章上》,讲述了善良的人们常常被小人欺骗,而这些小人却总是因此沾沾自喜。但小人终究是会让人看低的道理。让我们来看看其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从前有人向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令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水池中,小吏把鱼做熟了,复命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

  • 吴牛喘月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

  • 按图索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词目:按图索骥 释义: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指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易于获得。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出处:《后南柯·访旧》:南之裸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用人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人才不兴,大都由此!”另一说法出自:东汉·

  • 先发制人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xiān fāzhìrén)先发制人成语是什么意思,小编为大家讲解:,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先发制人”常误写为“先发治人”,应注意。】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