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卜昼卜夜的典故

卜昼卜夜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36 更新时间:2024/1/24 21:47:10

卜昼卜夜用以形容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没有节制的状态或行为。出自《左传·庄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东周列国志》五十一回:“古者,君臣为享,礼不过三爵,但卜其昼,不卜其夜。”

卜昼卜夜的故事

春秋时期,陈国的国君将御冠杀死,公子敬仲见势不妙,抽身往齐国而逃。齐国之齐桓公不但不轻视这个落难之人,还非器重他,想封他为卿士。可是敬仲说什么也不肯受,非常客气地辞谢道:

“我是逃奔而来的客人,如果您能够宽宏地饶恕我,把我置于您的政治庇护之下,使我免于一死,这就是对我的极大恩惠。我怎么还敢接受贵国的高呢?如果我不知足而应承您的要求,齐国官员们一定会看不下去,会起来谴责我,所以我请您收回成命!”

齐桓公听罢敬仲一席话,觉得他说得句句在理,就更加喜欢他了,于是封他为工正之职,负责管理各种工匠。敬仲觉得自己刚刚拒绝做高官,现在对较低职位的任命再也不能推辞了,也就接受了下来。

齐桓公对敬仲非常,两人常在一块饮酒作乐。一次,敬仲请齐桓公到他府中饮酒,两人的酒量都很大,再加聊得痛快,所以一直喝到天黑。齐桓公还觉得没喝够,就给仆人下达命令:“点上蜡烛,我们还要再喝几杯!”

敬仲懂得礼仪,知道再喝下去就与礼仪不合,会招来群臣的非议,就委婉地说:“国君,我只占卜过白天饮酒,并没占卜过上饮酒,不知是否利。我实在不能再陪您喝酒啦!”

齐桓公本想接喝下去,但敬仲的几句有理有节的话让他感到无话可说,只得登车回宫,敬仲将国君送到门外,礼数甚恭。

以后,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说敬仲做得对,并对他大加称赞:“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饮酒怎么能一点儿限度都没有,与君主饮酒更不能唆使国君喝起来没够,待君有礼才是真正的仁义双全呀!”

◎成语释义

常用来形容宴乐没有限度,无休无止,从白天玩到黑夜。

◎故事出处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出处译

我只占卜过白天饮酒,并没占卜过晚上饮酒,不知是否吉利。我实在不敢再陪您喝酒啦!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投笔从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

  • 涸辙之鱼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涸辙之鱼成语出自: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解释: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 运用例子:争乃一碗水儿生意,怎能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1回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

  • 贪生怕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贪生怕死的意思: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也指人没有骨气。成语出处:《汉书·文三王传》。贪生怕死成语有着什么典故呢?成语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个人贪生怕死? 西汉末年,刘立继承了梁王之位。他荒淫残暴,欺压小民,称霸一方。汉成帝在位时,还能容忍他,汉哀帝即位后,觉得他真是太不

  • 马首是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马首是瞻:本意是古代作战时,士兵要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瞻:往上或往前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马首是瞻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其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战事呢? 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

  • 声名狼藉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声名狼藉的意思是: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含贬义。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蒙恬大家都知道他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大将军,为什么他会被弄的声名狼藉?这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悲惨故事?

  • 校人烹鱼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校人烹鱼成语出自《孟子·万章上》,讲述了善良的人们常常被小人欺骗,而这些小人却总是因此沾沾自喜。但小人终究是会让人看低的道理。让我们来看看其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从前有人向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令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水池中,小吏把鱼做熟了,复命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

  • 吴牛喘月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

  • 按图索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词目:按图索骥 释义: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指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易于获得。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出处:《后南柯·访旧》:南之裸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用人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人才不兴,大都由此!”另一说法出自:东汉·

  • 先发制人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xiān fāzhìrén)先发制人成语是什么意思,小编为大家讲解:,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先发制人”常误写为“先发治人”,应注意。】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探骊得珠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成语出处:《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探骊得珠的意思,比喻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