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哈尼族民族文化及图腾 服饰特点

哈尼族民族文化及图腾 服饰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3/12/19 6:35:09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列中国16大民族。云南是哈尼族世居地。

哈尼人的一支卡人(又称为雅尼人,阿卡的语义即是隶),在缅甸、老挝、泰国都有分布,缅甸、老挝称其为高族.

哈尼族可能源于古代氐羌族群。汉史籍中,对哈尼族有“夷”、“和蛮”、“和泥”、“离泥”、“倭泥”、“哈尼”、“斡泥”等称呼。

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同彝语、拉祜语、傈僳语比较近。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彼此差别较大,互通话困难。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相信万物有灵,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崇拜。

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闽越国篇 ,闽越文化及传承几千年的奇特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古国。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闽越人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从而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1、勾践的后人开创闽越国 闽越国,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北部,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被楚

  • 柔然篇, 柔然汗国的兴起与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柔然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于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 柔

  • 鲜卑别支吐谷浑族史记, 吐谷浑的后裔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吐谷浑死,长子吐延继位。

  • 匈奴欧洲篇 ,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的消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公元91年匈奴在和汉民族的长年战争中承认了失败,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 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漂。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的地盘,既现在的伊犁和上游一带,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锡尔河上游东部。第三站为阿兰聊这已经到了欧洲边缘。在91年到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这个上天的骄子好象消失了一样

  • 大理国与后理国 ,大理的开国之君及世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族古称“白蛮”,是古老的bo(打不出,“bo人悬棺”之bo)人民族和汉民族融合形成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中说:“bo,羌之别种也。”在战国时期就融合了部分楚文化的bo人,在汉晋之世,中原政府迁徙了一部分汉人到“西南夷”屯垦,加上中原战乱中流落到西南的汉族士兵和平民,进一步与bo人融合形成

  • 蒙古高原历史 ,四大汗国及蒙古被侵占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公元1368年---1755年的历史1、北元历代可汗 脱欢帖木尔-----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尔------坤帖木尔-------鞑靼鬼力赤------(1409)本雅失里------脱脱不花-----(1453)瓦剌也先-------2、蒙古本土: (1454)麻儿可儿--

  • 鲜卑篇 ,鲜卑部族史记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属东胡系,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近年来,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与民族史研究,颇以为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鲜卑部落集团,可能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而兴起则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初年。或又以鲜卑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语言

  • 突厥篇 ,突厥汗国及族人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突厥”一词,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意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突厥人创造文字,开北方民族之先河,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古国的碑刻上。 突厥人原为柔然人的锻奴,有发达的冶铁技术,但以游牧经济为主

  • 突厥民族简史:突厥帝国的分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突厥人的这两个帝国没有长期保持鼎盛。和硕·柴达木碑文中赞扬的伟大的可汗们由一些缺乏前辈们的那种天才的人继承。"彼等之弟辈为可汗,彼等之子辈为可汗,惟弟辈今不类其兄辈,子辈不类其父辈。登位者皆庸可汗、恶可汗。致使突厥帝国解体。 真正摧毁突厥力量的是两汗国之间的敌对,即鄂尔浑的东突厥和伊塞克湖、怛逻斯

  • 沙漠部族—库莫奚篇, 奚族族史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库莫奚族称始见于公元388年(北魏登国三年),然而这一称号的出现,应在4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书上有了不间断的记载,直到13世纪其族名才消失,前后存在近千年。 库莫奚族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北魏登国年间与契丹分离后,各自形成为一族。然而史书对其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