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门巴族历史 ,门巴族现状简介

门巴族历史 ,门巴族现状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2 更新时间:2024/1/24 1:18:03

门巴族,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错那县以南的门隅地区,其居住在墨脱、林芝等县。人口共5万余人,其中分布在我国实际控制区以内的仅有7475人,其余生活在错那县南部的印控区。“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族聚居区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门隅地区,门隅地区北高南低,高处海拔可达3600米,低处只有100多米左右。

峰峦重叠,原始森林茂密。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墨脱一带急转南下,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带,气候温,雨量丰富,四季青,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门隅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洛渝以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这里,山峦绵亘,河流湍急,景色秀丽,物产丰富。农作物有水稻、旱稻、玉米、荞麦、青稞、鸡爪谷、小麦、大豆、棉花、芝麻等,一年可收获两、三次。水果有香蕉、桔、柚、桃、梨、苹果等。原始森林广大,生长着松、柏、桦、青江、枫、杉、楠、竹等,木材储藏量极为丰富。药材有天麻、三七、黄芪、雪莲、当归、党参等几十种。

在错那县勒布区,尚有小块牧场。有黄牛、马、羊、驴、骡等牲畜。野生动物有熊、豺、獐、野牛、岩羊、雪猪、熊猫、狐狸、金丝猴等。此外还有云母、水晶石等稀有矿藏。

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琬。兼营牧业,辅以狩猎和采集。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字,方言差别较大,多通晓藏语。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聚居的门隅地区,历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公元七世纪,门隅即属我国吐蕃地方政权的版图。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用藏历、藏币。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藏历元旦是门巴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年7月,都要庆祝本民族的望果节。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珞巴族历史 ,近代的珞巴族是怎样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9世纪末,由于英国侵略者肆意破坏珞巴人对阿萨姆边缘地区的收税旧制并武力入侵珞渝地区,导致了珞巴族人民的大规模武装反抗斗争。他们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巧妙的战术,用弓箭大刀力克拥有枪炮的入侵者,沉重打击了来犯之敌。英国为了迫使珞巴族人民屈服,曾一度封锁了雅鲁藏布江左岸的广大边界线,但因珞巴族长期与北部

  • 裕固族历史 ,裕固族历史概况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裕固族的祖先,可追溯至古代的回纥。回纥是古代突厥语“团结”“联合”的意思,是他们的自称。公元745年,建立了回纥汗国,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成为统一的回纥族。从那以后,回纥已经成

  • 俄罗斯族历史, 俄罗斯族起源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匿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数为15069。使用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一个东斯拉夫部落之名“罗斯”或“鲁斯”。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

  • 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保安族有哪些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保安族节日—浪山节 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 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2、保安族节日—圣纪 “圣纪”也是保安族的宗教节日,它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穆

  • 保安族有何历史起源?又是怎样演变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

  • 京族历史, 京族为什么会叫京族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是一个历

  • 德昂族历史 ,德昂族族称与族源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德昂”是该民族的自称。“昂”在德昂语里意为“岩洞”;“德”为尊称的附加语。相传,德昂族的祖先曾居住在山洞里。“德昂”这一自称,是对其先民居住岩洞历史的反映。德昂族,曾是人口众多的民族。有汝别列,汝买阿、汝旺等20来个支系。当地其他民族根据德昂族服饰上的不同特征,分别把“汝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

  • 走进西藏望果节, 揭秘望果节的传说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望果节是西藏人民祈祷丰收还有平安的节日,在望果节中,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庆祝,如赛马、歌舞,拔河等等。奇怪的是,望果节是没有固定的时间的,而是择日开始,接下来就看看这个望果节吧。 传说很早以前,在一个叫“饿死羊”的草滩上,居住着几户牧羊人,他们早上没有奶茶喝,用凉水充饥,晚上也只能有一点点肉度

  • 走进广西壮族, 揭秘吃立节的来历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吃立节是个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节日,因为只是开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为要对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时过春节才开始这个节日的,到后来就成约定俗成的节日了。 在中国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在和汉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依旧能保留自己民族的特性,这里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同

  • 走进傣族关门节 ,揭秘云南傣族关门节来历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关门节和开门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除了泼水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关门节中,人们沐浴斋戒,虔诚信佛,有的甚至住到寺庙中。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仔细介绍下西双版纳的开门节和关门节吧。 世代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人一年有3个重要的节日: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泼水节在傣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