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走进西藏望果节, 揭秘望果节的传说和习俗

走进西藏望果节, 揭秘望果节的传说和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93 更新时间:2024/1/24 3:44:14

望果节是西藏人民祈祷丰收还有平安的节日,在望果节中,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庆祝,如赛马、歌舞,拔河等等。奇怪的是,望果节是没有固定的时间的,而是择日开始,接下来就看看这个望果节吧。

传说很早以前,在一个叫“饿死羊”的草滩上,居住着几户牧羊人,他们早上没有奶茶喝,用凉水充饥,晚上也只能有一点点肉度日子,生活很穷很苦。有一年遭大旱、草滩被太阳晒成一占焦土,牛羊断水缺草,渴死饿死的难以计数,眼看没有活路了,人们不得不拔起帐篷,离乡背井。

有一位牧羊老人,他实在舍不自己生活大半辈子的故土,就留了下来,孤零零地守护着自已的家。早上,太阳在他的祈祷中升起,晚上,在月光下,他面对神山佛地,虔诚地朝拜,他希望在神的保佑下,走到外地的乡亲们能生存下去。他多次对天起誓,对来运转之日,一定要叫家乡变好,吸引乡亲们回来,过上团圆安乐的日子。

老牧人的至诚,被天上的地藏神(传说掌管人间的一切善神)知道了,地藏神手执“梅龙”(神镜,命镜),朝地上一照,发现草原上有旱魔兴妖作怪。众生四处逃难,死的死,病的病,就像掉进了灾难的大火坑,地藏神就派身边的三位弟子,降临大地,普救众生。三位弟子降临后,首先遇到这位老牧人,就问:“老人家,这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老牧人说:“天无绝人之路,这里活不成了,他们妻离子散,各找自己的活路去了,有的走东,有的西,如今很难知道他们在哪里。”

2、望果节的传说

三位弟子又问:“老人家,你孤独一人留在这里有啥用?”老牧人说:“有草的地方就有牛羊,有树的地方就有鸟儿,有人烟的地方就有神灵关照。我若一走,生我养我的故土,就会野兽出没,失去佛对它的保佑,就会从此荒无人烟,所以我不能走,死也死在这里。”三位弟子说:“没吃没喝,你老人家怎么活下去呢?”老牧人说:“双手就是聚宝盆,我们牧羊人,世世代代,靠一双使不烂的手,就会牛羊满山,有衣有食。天旱难挡,为了乡亲们,我日日夜夜口诵着‘嘛呢叭咪哞’的六字真言,心里惦记着大慈大悲的佛的尊容,难道佛爷看不见吗?”三位弟子说:“你年老体衰,无儿女无依靠,对人世还没有什么希望,我们送你到天宫在地藏神的护佑下享乐,把人间的苦难全忘了吧。”老牧人说:“人不咽气,希望不灭,我求佛的保佑,不是为自己能升天,愿死在家乡的泥土上尸骨变成一棵大树,树上的仙桃仙果四季累累,供千万人享用,能叫乡亲们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上自己的牛羊,两眼望着这棵大树,高高兴兴,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来,世世代代,安居乐业”。

三位弟子听了牧羊人的话,大发慈悲,大弟子说:“二位师弟,我奉大师地藏神的命令,来解救人间苦难,我深受老牧人的感动,为了表达我对大师的诚心对众凡人的怜悯,我要化作五谷种子,你们把我撒在土里,长出五谷杂粮,供人们食用。当庄稼成熟时,众人一定会回来,你们回去向大家禀报吧。”二弟子说:“我也和师兄一样,愿意跟着老牧人,为人间造福,师兄愿化作五谷种子,小弟就变成耕牛,日日耕作不息,让你尽快生根发芽结果,解救众人”。三弟子说:“我也接受过大师的恩点,遇水能化作蛟龙,遇到旱魔就化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河水,既然大师兄化为五谷种子,二师兄化作耕牛,我化为水,我们千万年在一起,谁也望果节赛马活动离不开谁。”

老牧人听了这三位的话,急忙跪倒说:“树老难发花,人老两眼花,我没有看出三位是神,出言不恭不敬,请罪!请罪!”三位弟子说:“老人家,你算得上是佛的忠实弟子,一生为众乡亲操劳,舍己为人,功德在众人眼里闪亮,应升入天堂。”老牧人说:“三位大师,你们的所作所言,使我大彻大悟,原来佛和天神的旨意就在普渡众生,解救苦难……”说罢,老牧人就在三位弟子的眼皮底下化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果树。数日之间,上面硕果累累,香气四溢。

三位弟子用眼泪看着老人树,大弟子立即化作千万颗金灿灿的五谷种子,二弟子化作一头勤恳的耕牛,把种子一粒粒地种进泥土里,三弟子化作一条日夜滚滚不息的大河,河水浇灌着庄稼,滋润着草原,庄稼很快地成熟了。

3、望果节

这件事很快被逃往外地的乡亲们知道了,所有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大家看到金果满枝头,供大家享用的大果树,看到大片大片金光灿灿成熟的庄稼,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人们怀着对老人的思念,对三位大师的尊敬,有的口念六字真言,有的高唱赞歌,有的高举经幡,有的点燃香火,围着金果子树,围着庄稼地,绕着大河,穿过森林,走呀,走呀,不停地转来转去,流连忘返,心思重重,说不尽老人的功德,唱不完三位大师的恩典。有人点起了大火,燃上松针柏枝,把摘下的第一个金果,把收下的第一穗青稞,放在火上,感谢地藏神,同时也祭奠老牧人和三位大师。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庆祝活动,当然藏族的望果节也有一些活动,他们为了庆祝丰收,会有藏戏、歌舞、射箭等活动,相互竞争技艺,情绪很热烈。望果节可以说是最热闹的节日,辛苦一年的农民终于取得了好的丰收。那么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藏族的望果节是怎么过的呢?

4、望果节进行祈祷

在望果节,人们会在广场上举行群众性娱体育活动,其中有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充足的酒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或者在广场四周的草场上野餐,或者在村子里邀集亲朋好友宴饮。青年男女喜欢在晚上围着篝火跳舞,对歌调情,直到深夜。有的地方,望果节要持续三、四天,安排的文体活动根据节期的长短或繁或简,较远的农民夜里就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吃喝玩乐,尽

望果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从物质和精神上为即将开始的秋收做好准备。商人为节日准备了镰刀、驮鞍、茶叶、盐巴、针线、布匹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供农民们选购,以便集中精力投入秋收。缺乏劳力的农民在节日期间忙着串亲访友,商定换工互助的日程。心满意足地过完望果节,秋收大忙就开始了。

望果节是西藏农村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1——3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天人们会穿上古代武士的服装,请出了吉祥的神灵开始了在本村土地上的绕行,农民们世世代代以这种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粮食丰收。转田地是万果节最主要的形式,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行在房舍土地间,融会在一片碧绿与金黄的色调中,构织出一副瑰丽的高原风情图。全村老少汇集村头,献上一杯浓香的青稞酒,迎接转田地的勇士凯旋归来。

5、 望果节上歌舞升平

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祈祷丰收的仪式。后逐渐增加诸如赛马、射箭、歌舞、藏戏等民间活动。辛勤了一年的农人们都希望在节日里玩个痛快,他们跑马射箭、彻夜狂欢。在歌与舞的旋律中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节日一过,紧的秋收便开始了。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走进广西壮族, 揭秘吃立节的来历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吃立节是个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节日,因为只是开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为要对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时过春节才开始这个节日的,到后来就成约定俗成的节日了。 在中国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在和汉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依旧能保留自己民族的特性,这里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同

  • 走进傣族关门节 ,揭秘云南傣族关门节来历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关门节和开门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除了泼水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关门节中,人们沐浴斋戒,虔诚信佛,有的甚至住到寺庙中。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仔细介绍下西双版纳的开门节和关门节吧。 世代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人一年有3个重要的节日: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泼水节在傣历

  • 走进怒族仙女节 ,揭秘仙女节的传说和传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怒族的仙女节,是怒族最盛大的节日。楚辞之外,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仙女节,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吧。 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期的怒族是一个母系社会,和汉族相反的就是,怒族尊崇女性。因此便有了仙女节这个传统节日

  • 走进傣族开门节, 揭秘傣族开门节的来历和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问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那么,这个独具特色的开门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开门节的由来是什么? 开门节,是傣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

  • 走进瑶族盘王节, 揭秘盘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大家听说过盘王节吗?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祭祀他们的先祖的重大节目,在盘王节这一天,海内外的瑶族人都会十分重视。关于盘王节的由来又很多种说法,今天小编就为您一一介绍这些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吧。 农历十月,对生活在“南岭走廊”的瑶族同胞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季节,忙碌过春耕、夏种、秋收,现在已经是可以稍作

  • 走进蒙古风情的马奶节, 揭秘马奶节来历及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马奶节。是最具有蒙古特色节日,马奶也是蒙古人最常喝的饮料。在每年,蒙古族人都要举办马奶节庆祝丰收和祈求健康。马奶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用马奶做出美味佳肴,烤羊之类的宴请客人。 马奶节是内蒙古传统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末,蒙古族就要举行为期一天的马奶节。马奶节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

  • 走进广西彝族跳公节, 揭秘跳工节的由来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跳公节是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一带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对于跳公节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救彝族祖先的金竹。 跳公节又称跳弓节,在当地,虽然过节的具体日期各村屯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在每年农历的四月上、中旬举行。 关于跳公节的来历,有不同的传说,传说一:彝族的祖先在保卫疆土的战斗中

  • 塔塔尔族是怎样发展的?塔塔尔族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另外一些人散居在新疆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奇台、吉木萨尔和南疆各主要城市。 塔塔尔族的先民来自中国北方突厥汗国的“鞑靼”部落。关于塔塔尔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达旦”、“达达”、“鞑靼”、“达怛”等都是对塔塔尔的不同译音。十三世纪蒙古西征时,西

  • 塔塔尔族为何被称为是高学历的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奔涌的河流两岸被鲜花缀满,碧草如茵,煞是好看。阿合买提的羊群,像白云片片绕青山……”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民族乡,面对着绵延苍莽的群山,吐尔地老人弹奏着曼陀铃,用悠扬的歌声,歌唱着自己脚下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 我国的塔塔尔族是一个有着“两多一无”特点的“高学历”民族:专家多、教师

  • 毛南族历史 ,毛南族语言语法有何历史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一般认为属汉藏语系(一说属于“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或“台——卡岱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传统上毛南族没有文字书写系统,而是用汉字音义拼记或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新字来记录毛南语的民歌和宗教诵本等,这些“土俗字”只有师公和少数学者认识。 2010年后出现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毛南文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