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萨满教:满族最原始的宗教

揭秘萨满教:满族最原始的宗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00 更新时间:2024/3/5 19:11:49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靺鞨、女真、、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及北美的广袤地区。

满族在漫历史时期内信仰继承与通古斯人的古老的多信仰一致的萨满教。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历史献《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

满族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他们有跑火池和刀梯等特殊本领,人们相信他们具有神灵附体的能力,也就能够医治百病、驱邪祈福和预测占卜,所以在社会上很受尊敬。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萨满跳神的服饰用具虽大致相同,但依部族之不同也有区别。萨满神帽上的装饰有鸟类、兽类、鱼类,穿彩色神衣,用手鼓、腰铃、神刀,以及其他乐器。萨满不但要演各种动作,还会唱满语的萨满祝辞,这更使萨满具有了神秘色彩。

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萨满死后,所用的神器、佩饰、服装等随葬。新萨满要经过挑选、培训(满语学乌云),最后才能确定。

萨满教是满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文现象,在其中保留了许多满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萨满教信仰在解放以后随着科学文化普及,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学,很快淡化下来。萨满教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在今天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壮族历史, 古代壮族的变迁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僚是壮语、布依语RAEUZ(我们)的汉语译词,中国古代岭南和云贵地区一些民族的泛称,系百越的一支,《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在岭南地区,僚常和俚并称。在云南、贵州一带,僚常与濮相混。自汉至唐分布于今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省和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汉武帝开西南夷时,在夜郎境内的民族大部分为“夷僚”。汉

  •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上古中亚人种主要为伊兰人及操东伊朗语的印欧语裔族群中的印度─伊朗支。中亚地区既然是“文明的十字路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迎来了不同的族群,包括六世纪时入侵的突厥人、七世纪入侵的阿拉伯人和十三世纪入侵的蒙古人。突厥人在横跨欧亚大陆的突厥汗国(包括中亚)境内推行突厥语化。阿拉伯人的入侵导致了整个地区的伊

  • 门巴族历史 ,门巴族现状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门巴族,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错那县以南的门隅地区,其余居住在墨脱、林芝等县。人口共5万余人,其中分布在我国实际控制区以内的仅有7475人,其余生活在错那县南部的印控区。“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

  • 珞巴族历史 ,近代的珞巴族是怎样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9世纪末,由于英国侵略者肆意破坏珞巴人对阿萨姆边缘地区的收税旧制并武力入侵珞渝地区,导致了珞巴族人民的大规模武装反抗斗争。他们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巧妙的战术,用弓箭大刀力克拥有枪炮的入侵者,沉重打击了来犯之敌。英国为了迫使珞巴族人民屈服,曾一度封锁了雅鲁藏布江左岸的广大边界线,但因珞巴族长期与北部

  • 裕固族历史 ,裕固族历史概况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裕固族的祖先,可追溯至古代的回纥。回纥是古代突厥语“团结”“联合”的意思,是他们的自称。公元745年,建立了回纥汗国,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成为统一的回纥族。从那以后,回纥已经成

  • 俄罗斯族历史, 俄罗斯族起源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匿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数为15069。使用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一个东斯拉夫部落之名“罗斯”或“鲁斯”。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

  • 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保安族有哪些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保安族节日—浪山节 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 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2、保安族节日—圣纪 “圣纪”也是保安族的宗教节日,它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穆

  • 保安族有何历史起源?又是怎样演变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

  • 京族历史, 京族为什么会叫京族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是一个历

  • 德昂族历史 ,德昂族族称与族源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德昂”是该民族的自称。“昂”在德昂语里意为“岩洞”;“德”为尊称的附加语。相传,德昂族的祖先曾居住在山洞里。“德昂”这一自称,是对其先民居住岩洞历史的反映。德昂族,曾是人口众多的民族。有汝别列,汝买阿、汝旺等20来个支系。当地其他民族根据德昂族服饰上的不同特征,分别把“汝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