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历史上古人们都吃什么油?

中国古代历史上古人们都吃什么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96 更新时间:2024/2/4 0:26:38

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现在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先人他们是吃什么油呢?他们是如何获取油的?

1、动物油脂

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关于“膏”和“脂”,还有另一种解释,《礼记·内则》记载,当时烹饪,“脂用葱,膏用韭。”宋元时期的学者陈澔注释道:“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就是凝固成固体的叫脂,融化成液体的叫膏。我们现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叫油,“膏脂”一词已经基本不用了,但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常用的成语还保留着这两个字:民脂民膏。

关于动物油脂在烹饪中的应用,不少文献都有记载,比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膏香、膏臊、膏腥、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但不外乎就是牛油、羊油、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其余的已经基本退出蔬菜行列成为野草了,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蔬菜品种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从外国引进来的。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

当时的动物油脂除了烹饪,还用于照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陵地宫)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1968年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刘胜之妻窦绾墓出土了长信宫灯,专家根据出土的实物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的物质也是动物油脂。

2、植物油脂

植物油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很长的种植历史,品种也很丰富。比如大豆,古代叫做菽,春秋时期已被列为五谷之一,但那个时候的这些作物主要是作为粮食蔬菜作物,真正用来做榨油原料的,大概在汉朝才出现。最开始用来榨油的原料也不是大豆,而是芝麻。大豆到了很晚才被用作榨油原料,原因后面再讲。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疆拓土的同时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多西域的农作物种子: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等。芝麻因为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所以芝麻最早叫“胡麻”。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三国志·魏书》记载,魏将满宠在抵御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回想一下这场战役,一边战火冲天,一边是点燃的芝麻油香味四溢。不知道交战双方将士是不是一边打一边流口水。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囧字竟然起源于甲骨文:曾经是吉祥的图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2011年4月,陕西凤翔一农民捡到一陶器残片,发现上面刻有一个“囧”字。据文物部门专家介绍,陶片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陶片上的“囧”是一种象形字,起源于甲骨文,是在先秦战国时代官方发文中经常出现的吉祥图案。在篆体中,最早的“日”字写法就是“囧”。后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楷书中运用篆书的写法,把

  • 中国古历史上那些少数民族王朝的世婚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指出,李唐皇室以关陇集团起家,在婚姻上的择偶对象,最初自然多眷顾关陇集团;武则天入宫为一大转折点,标志着山东集团成为李唐皇室的联姻对象,从而构成了所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适应了大唐帝国的统治情势。这一婚姻集团居于最高统治核心层的百余年间,也正是唐代文治武功

  • 姓、氏、名、字、号由来 ,姓、氏、名、字、号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姓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

  • 中国古代捕快的由来 捕快是如何办案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说说捕快的由来,说起捕快的由来,应该说这真是一个,非常久远的历史发展的故事,应该可以这么讲,当我们的国家出现了最初的法律,甚至出现了最初的犯罪案件,就有了抓捕罪犯,搜集证据的那样的一种人,也就是捕快,这种情形应该说,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末期,以及奴隶社会的前期, 根据我国的史书记载,大禹治水非常

  • 古代的祭酒究竟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古礼,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地,故祭酒为尊称。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官尊长亦称祭酒。《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引汉人胡广说,谓官名祭酒,

  • 中国历史上义庄与家族制度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唐末五代,门阀士族遭到毁灭性打击,研究贵族血统的旧谱牒学随之衰落。宋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再承认世袭官职田产的特权,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士大夫意识到必须加强家族内聚力,以作为国家统治的补充。宋仁宗时欧阳修和苏洵首倡编写新族谱。范仲淹在苏州置良田十多顷,作为族产,称为“义庄”。范仲淹亲定规矩十三条,规定各

  • 楼兰古国的祖先根源是哪里?楼兰古国因何而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说:“楼兰人使用中亚去卢文作为官方文字,而楼兰本族语言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作‘吐火罗语’。”“楼兰人类学研究的结论和楼兰语言学研究结果再一次提醒我们,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支印欧人部落生活在远离欧洲的楼兰。”因而,此书的观点认为,楼兰人是“漂泊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然而,

  • 回纥怎么读?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回纥怎么读?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回纥拼音:[huí hé]回纥,原在蒙古草原,后被突厥驱除至现在的新疆,为我国维吾尔人祖先。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hu 第二声),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

  • 藏族人为何只有名没有姓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汉族人是有姓氏的,如赵、钱、孙、李,百家姓尽人皆知。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做一名:扎西多吉、次仁旺堆等。 在母氏社会时期,藏族人的名字,取母亲名字中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像母亲的名字叫“朗·莫莫”,儿子的名字便叫“莫赤”;母亲名叫“索·汤汤”,儿子名便叫“索赤”;母新名叫“达劳嘎姆”,儿

  • 揭秘京剧的生、旦、净、末、丑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惯,有“生、旦、净、末、丑”的五大行当.演员面部化妆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1、生 行 简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