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屋藏娇的典故

金屋藏娇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85 更新时间:2024/2/16 1:46:22

金屋藏娇的典故:金屋藏娇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之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

【出 处】汉·班固《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典 故】“金屋藏娇”典故的核心人物是两个:一个是‘想要藏娇’的汉武帝刘彻,另一个是‘被藏娇的陈阿娇’。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原配妻子,大汉孝武陈皇后。

陈氏的小名叫‘阿娇’,父亲是堂邑侯陈午,堂邑侯府是汉朝开国功勋贵族之家;母亲是汉景帝刘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是当时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陈阿娇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宠爱。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有后宫美人王娡生子刘彘(后改名刘彻),排行第十。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其中宠妃栗姬生子最多且生育了皇长子——刘荣。景帝把无出的薄皇后废黜后,最初立长子刘荣为太子。

馆陶长公主打算将女儿陈阿娇许配太子刘荣,以期日后成为皇后。她使人问栗姬的意思,谁知栗姬恼怒长公主经常向景帝进荐美女分宠,竟然断然拒绝。馆陶长公主震怒,遂与栗姬不睦。

一日,馆陶长公主抱着刘彻问:“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胶东王刘彻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此典故载于 汉·班固《汉武故事》。

长公主向弟弟景帝进言:栗姬崇信邪术,日夜诅咒其他妃嫔;每与其他妃子遇见,往往唾别人的背后,肚量十分狭隘;恐怕一旦为后,吕后人彘的惨剧就会重演!

景帝闻后打算试探栗姬,于是有一天问她:“我百年后,后宫诸姬,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千万别忘记了。”一面说一面暗中看栗姬的反应。谁知栗姬脸色忽紫忽青,半天不发一言,并且转过脸不看景帝。景帝暗中叹气,易储之心遂定。

经过长公主一番经营,景帝找借口废太子荣为临江王。栗姬失宠,贬入冷宫,以忧死。

这里要指出:中国的继承传统一直是‘立嫡立长’。就是说:正妻有儿子的,立正妻的儿子;正妻没有儿子的,在所有庶出的儿子中立最年长的那个。刘彻是嫔妃生的十皇子,既不是‘嫡’、又不是‘长’;他是凭借着妻子娘家的势力才得以青云直上,从夺取太子之位直到登基称帝。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鸿雁传书的典故 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传书又称飞鸽传书,鸿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1.相关诗句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

  • 目不窥园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目不窥园的主人公-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

  • 兵贵神速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兵贵神速的典故: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曹操打败了占据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

  • 运筹帷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运筹帷幄的主人公-张良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

  • 过门不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过门不入的主人公-大禹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玄孙 。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传说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另外禹是中国的一个姓氏过门不入的典故上古时代,曾出现过一次大洪水,长达20多年,受灾面积很大。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治水未遂而被尧处死

  • 卖剑买牛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画地成图的典故: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向朝廷推荐龚遂,请他去做太守。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

  • 画龙点睛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画龙点睛的典故: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

  • 画地为图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画地成图的典故: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西汉时的中郎将。一次,两人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战事结束后回到京城,千秋到霍府拜见霍光。霍光正在庭园散步,因为是世交晚辈,不必多礼,就请千秋到园中相见。交谈中,霍光询问千秋和乌桓交战的策略、山川形势等。千秋就将如何出兵、行

  • 一鸣惊人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

  • 一意孤行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意孤行的典故:赵禹、张汤都是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先后被景帝任命为太中大夫,负责制定各项条令法规,深受景帝的器重。赵禹为人耿直,严于自律,为官清正廉洁,严格照章办事从不被别人所左右。担任太中大夫以后,他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为排除人情上的干扰,他遣散了家中的门客,同时,不再与朝中官员私下往来,并谢绝同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