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侗族介绍 ,侗族人口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里

侗族介绍 ,侗族人口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63 更新时间:2024/1/22 14:00:35

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湖南、贵州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为287万人,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现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

侗族(dòng zú)(The Kam People)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三省侗族人口各有几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有100万多名说北侗族话的人生活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处的地方,大部分北侗族人生活在湖南省的新晃县和贵州省的天柱县。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依据联合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种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笛、芦笙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建筑中的代表有:风雨桥、吊脚楼。

虽然历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于百越中的哪一支,尚无定论。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族,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多数学者认为侗族是起源于“骆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越”。魏晋以后,这些部族又被泛称为“僚”。

明代邝露所著的《赤雅》中说,侗族也是属于“僚”的一部分。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封建社会过渡;有的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从唐至清,中央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

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布朗族的由来, 布朗族的民族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澜沧江中下游西侧的山岳地带,主要聚居地是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动海县布朗、打洛等山区,云县、镇康、德、双江、耿马、澜沧、墨江、景东等县亦有部分散居或杂。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气候暖和,降水较多,土地肥沃,产丰富。根据1998年人品统计,布朗族有8.77

  • 傣族介绍 ,傣族位于哪里名称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傣族(Dai nation)即“傣泰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 傣泰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西部,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现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印度、越南、中国、柬埔寨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

  • 畲族历史 ,畲族为什么自称是山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畲族历史上是个频繁迁徙的民族。畲族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他们现今的居住地较多,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人们对畲族的起源可谓是众说纷坛啊。下面给予来看看畲族文化的畲族起源之说。 畲族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是高辛帝

  • 畲族图腾 ,畲族的图腾有什么特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象征性的图腾,畲族图腾是畲族文化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图腾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明的传承。畲族图腾不仅是畲族人民精神的源泉,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永久记忆。你知道畲族图腾象征着什么吗,不如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畲族是信仰盘瓠的民族。在畲族的传家之宝“祖图”和《盘瓠王歌》中,盘瓠信仰细节化为一则优美动

  • 佤族历史简介 ,为何说佤族有着神奇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勒佤人认为佤族起源于“司岗里(岩洞)”,布饶人则认为佤族起源于葫芦,或是天神创造了达古亚和叶里,由他们繁衍人类;或是由达能在女始祖烨奴姆(又称妈农)身上沫了口水,因而妈农生育人类等等。无论勒佤人是出自于司岗里或是葫芦里,或是神创造佤族祖先,我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的

  • 傈僳族历史, 傈僳族起源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源地和民族特色。傈僳族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在跨越历史长河期间融入了不少其他民族血液。每个民族相传至今都是需要经历很多的挫折和残酷。那么下面一起来傈僳族文化了解傈僳族的起源吧。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

  • 纳西族历史简介, 纳西语是怎样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个被世人称之为“象形文古国”的纳西人生活区域内,纳西人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象形文字不但创造了一种辉煌的古文明,而且丰富了纳西族乃至中国的古文化。7月28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的记者在对纳西族进行采访时深深感到,纳西人始终在为拥有这一独特的文字而骄傲。有资料显示,纳西族

  • 纳西族历史简介 ,东巴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东巴文化是人们对一千多年来纳西人创造的东巴教文化的总称。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它既是本民族社会生活、宗教哲学、历史演变、民俗事象、科技医学、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同时也融汇了苯教、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古波斯、古印度的文化因素,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页奇观。东巴文化融汇的多元文化丰富博大,因此被国际上很多

  • 毛南族的民间故事 ,毛南族人流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毛南族的故事传说十分丰富。有关于祖先来源、征服自然、反抗强暴、助人为乐、爱情悲欢的故事,以及以山水、动植物为题材的寓言、神话和生活的谚语等,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毛南族的历史发展过程。 征服、改造自然的斗争,体现了毛南族人民的勤劳勇敢精神《格射太阳和月亮》、《三九的故事》等充分反映了这种精神。《

  • 毛南族名称的来历, 毛南族的历史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毛南族历史悠久。“毛南”之称源自地名,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一书,当时“三南”地区被称为“茆滩”。以后史藉碑刻中又有“茅滩”、“茅难”、“茆难”、“冒南”之类同音异字之类记载。谓此地人为“茅滩蛮”。 毛南族的民族源流,以往很少人研究,目前学术界以及在毛南族群众中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