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缘木求鱼的典故

缘木求鱼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22 更新时间:2024/1/21 4:14:49

缘木求鱼是什么意思?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出处《孟子·梁惠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那关于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缘木求鱼的故事:

公元前319年,孟子周游列国,第二次来到齐国。这时候,齐宣王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正准备攻打邻国。孟子反对战争,想宣扬自己的“仁政”思想。可怎么才能说服固执的齐宣王呢?于是,孟子与齐宣王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孟子问:“大王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齐宣王知道孟子要来说服自己,所以他笑而不答。孟子接着问:“是因为食物不够肥美,衣服不够轻暖,还是色彩不够艳丽,音乐不够美妙?要不就是因为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吧?这些,臣子们都全部能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接着说:“那您最想要的,一定就是开拓疆土,收服秦国、楚国,统治中国,安抚边疆。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就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啊(原是:‘犹缘木而求鱼也’)。”齐宣王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

孟子连忙说:“大王想一统天下,是以弱击强,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可如果大王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里来做官,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这样,天下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缘木求鱼的基本信息:

近义词: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南辕北辙、抱薪救火、舍本逐末、磨砖成镜、掘地寻天、徒劳无益、徒劳无功

反义词:探囊取物、瓮中捉鳖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连动式。

灯谜:最滑稽的钓鱼。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出言不逊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出言不逊的历史典故故事 东汉末年,袁绍手下有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名叫张合。 有一次,袁绍与曹操各自率领军队,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进行决战。袁绍害怕自己粮草不足,就命令淳于琼专门负责督运粮草,屯粮于乌巢。此时曹操的粮食不多了,想迅速结束战争,就赶往乌巢袭击淳于琼。 张合对袁绍进行劝

  • 鹤归华表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鹤归华表的故事: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3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

  • 芒刺在背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芒刺在背的意思 芒刺:指植物茎叶、果壳上的小刺或谷类壳上的细刺。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坐立不安的样子),芒刺在背成语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故事呢? 霍光是西汉有名的大臣,汉武帝很器重他,封为大将军。汉武帝临终,令他辅佐幼主昭帝刘弗陵,朝廷里的大事都由霍光决定。 芒

  • 苟延残喘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苟延残喘是什么意思?苟:苟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那这个成语出自哪儿?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带着这些疑问随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苟延残喘的历史成语故事: 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路了。

  • 好逸恶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好逸恶劳是什么意思?图安逸,厌恶劳动,专指好吃懒做的人。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贬义词。专指好吃懒做的人。用作贬义。用来形容人习性非常懒惰。它与“好吃懒做”有相同的意思;但它强调贪图安闲。一般作谓语。 好逸恶劳的历史成语故事: 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郭玉从小就跟着老

  • 根深蒂固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根深蒂固溯源】《老子》中记载了一段老子的观点:“掌握了治国之理就可以维持长久,这是根深蒂固,也是长治久安之道。” 【成语意思】根深蒂固,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近义词】坚不可摧、积重难返 【反义词】摇摇欲坠、摇摆不定 造句 许多人对于蛇有

  • 瓜田李下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瓜田李下,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成语出自三国·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段精彩的历史成语故事吧! 瓜田李下的成语历

  • 冰山难靠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冰山难靠是中国的成语,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这个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那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小编为你讲述冰山难靠的成语历史故事! 冰山难靠的故事: 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杨家一门都发达了,她

  • 不欺暗室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不欺暗室(bù qī àn shì):指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出自 唐·骆宾王《萤火赋》。那此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不欺暗室的历史成语故事吧! 不欺暗室的历史故事: 卫灵公和夫人晚上闲坐,听见外面有辚辚的车马声,可是到

  • 洛阳纸贵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洛阳纸贵的意思是什么?洛阳纸贵,中国古代成语,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此成语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现在很多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