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结婚为什么要拜堂?新人拜堂的由来和意义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拜堂?新人拜堂的由来和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23 更新时间:2023/12/8 14:15:31

在古时候,人们会用拜堂来形容两个人结婚,那么在现代社会,新人结婚还需要拜堂吗?新人结婚为什么一定要拜堂呢?新人拜堂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下面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拜堂的历史渊源

一般说来,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庙参拜,没有祖庙就虚设祖宗牌位参拜。拜过天地、祖庙、父母后,夫妻还要交拜,以示夫妇互敬互爱。在有些地方,还要拜花烛、拜镜台。

自唐代开始,又增加了拜参加婚礼的亲朋和宾客的内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较为隆重:要设香案、点花烛,地上要铺红地毯或红布,夫妻要郑重其事地下跪磕头。

解放后,拜堂的仪式在我国城乡大部分地区仍有所保留,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大改变,如已基本上没有拜祖庙或祖宗神位、拜花烛、拜镜台的内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亲朋宾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项或后三项,甚至只有后两项。

在形式上,拜堂也不象过去那样正式、隆重,如不再设香案、点花烛,下跪磕头也由新郎新娘弯腰鞠躬所代替(但少数地区仍保留下跪磕头的旧俗),红地毯或红布当然也不用铺设了。

2、现代婚礼中拜堂仪式的重要性

拜堂的仪式之所以能够沿续至今,除了传统婚礼习俗的影响以外,主要在于它仍表现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发挥着某种现实功能。所以,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婚礼中举行带有一定传统色彩的拜堂仪式还是需要的。

首先,拜堂可以极大地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把婚礼推高潮。在轻松、欢快的乐曲声中开始进行的拜堂仪式,由于保留有传统化的浓厚色彩,所以在现代婚礼上备受人们的注目。特别是在现场不设婚宴的现代婚礼上,它更容易成为整个婚礼的核心场面。此时此刻,随着婚礼司仪人员幽默风趣的喝令,新郎新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叩拜动作,往往会引来声声欢乐的喝彩。这有声与无声的绝妙结合,使得婚礼更加充满欢快喜气、吉庆祥和的气氛,把婚礼推向令人难忘的高潮。

其次,拜堂是新郎新娘真实心情的郑重流露和表达。现代婚礼中的拜堂,无外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再拜亲朋四项内容。它除了有上面所讲的盟誓的意思外,还包含有感谢、月托、关照的意思。传统中国是一个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国家,结婚之日感谢天地神灵的恩泽、请它们日后保佑二人白头偕老,刀是他们的共同心愿。父母大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如今眼见儿女成人成家,其欣喜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新郎新娘此时通过拜堂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表示今后将努力尽儿女之孝心真是再合适不过。夫妻对拜,虽是无声无语的鞠躬动作,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其所包含的真情真义,是任甜言蜜语所不能比拟的。亲朋宾客前来为新郎新娘贺喜祝福,二人理应深表谢意。愿从此以后,大家来常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是新郎新娘发自内心的无声语言。

第三,拜堂体现着男女夫妻关系的进一步加固。旧时的拜堂,实际上起着今天的婚姻登记的作用,是夫妻关系确立的真正标志。现代婚礼中的拜堂,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这种性质。通过拜堂,新郎新娘把永结百年之好的决心公之于众,让大家作为他们结为夫妻的见证人,使他们的关系不但具有法律的基础,而且得到社会的承认。

所以说,虽然拜堂是属于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礼仪,在现代婚礼中虽然不重视这种形式,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有其厚重的历史寓意的,所以,现代婚礼中带有浓浓传统风格的拜堂仪式还是可以有的。

其次,拜堂是新郎新娘真实心情的郑重流露和表达。现代婚礼中的拜堂,无外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再拜亲朋四项内容。它除了有上面所讲的盟誓的意思外,还包含有感谢、月托、关照的意思。传统中国是一个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国家,结婚之日感谢天地神灵的恩泽、请它们日后保佑二人白头偕老,刀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父母大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如今眼见儿女成人成家,其欣喜之情自然难以言表。新郎新娘此时通过拜堂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表示今后将努力尽儿女之孝心真是再合适不过。夫妻对拜,虽是无声无语的鞠躬动作,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其所包含的真情真义,是任何甜言蜜语所不能比拟的。亲朋宾客前来为新郎新娘贺喜祝福,二人理应深表谢意。愿从此以后,大家常来常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是新郎新娘发自内心的无声语言。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佛教四大金刚都是谁?佛家的金刚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四大天王民间又称“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咜,身白色,穿盔甲,手持琵琶,主乐神;南方增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

  • 春节为什么要守岁?中国春节除夕之夜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守岁是汉族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

  •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南无阿弥陀佛怎么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从好多法师唱念中听到的最多的注音为:nā mó ā mí tuó fó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这句佛号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甚至有时人们还开玩笑似地自己常常合掌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并不是所有口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

  • 什么是元宵灯会?元宵灯会的来历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是唐代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正月十五那一天又被称作“元夕、元夜”,因为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古人又把这一天定为“上元节”,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由于历代都有在上元节里观灯的习俗,所以还叫它“灯节”。元宵张灯,据史料记载最早始于汉代。汉武

  • 十二生肖说:羊被列入十二生肖的民间神话传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万马扬蹄,踏凯歌而去;群羊翘首,唤春信即来。《说文解字》:“羊,祥也。”在古文中,“羊”“祥”相通。古人视“羊”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甚至将“三阳开泰”说成“三羊开泰”来沾祥气。而且“苏武牧羊”、“亡羊补牢”等典故传说与成语流传至今。那么羊又是怎么成为十二生肖之一的呢?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故

  • 关于泰山石敢当和姜太公在此的民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当”是什么意思?它实际上被作为一种辟邪物而镶嵌在建筑物中。不过,作为辟邪物前因后果的说法却不尽相同,现叙述如下:一种说法是:在种种应用在民宅的“辟邪物“中,“泰山石敢当”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将“泰山石敢当”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的习俗不仅流传到全国各地,还扩散到东南亚

  • 什么是送灶神?春节前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的历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送灶神也称过小年,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活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要送灶神回天庭,送灶神时要先祭拜一番,而祭品与一般祭神用的三牲四果不同,一般人都用汤圆、麦芽糖等甜的东西祭拜,其目的无非是希望灶神享用了这些甜点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打小报告。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大扫除以便迎接新年,而在

  • 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和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

  • 接财神的传说:为什么正月初五要接财神?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五显财神或五路财神:传说有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贴对联的寓意和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贴对联,汉族传统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门神,汉族民间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