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花木兰真人版预告片播出后,网络上对这部1分30秒的影片的抱怨数不胜数。木兰为什么住在福建土楼?木兰化妆认真吗?怎么没看到木舒龙?其实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电影对历史的部分没有那么精准,但对讲好故事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这次东方的故
事是西方讲的。让我们收集一些关于花木兰真人电影的问题,然后回答它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者|罗提
有人说昨晚看了花木兰的预告片后,终于理解了黑人兄弟看到黑豹的心情。
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在天上——不好意思,被吹成烟花了。
迪士尼的第一位中国公主,这件事本身就爆炸了。更何况是做的很好!
老美拍古代中国,终于不乱了。符合历史,审美至少在线。
但是预告片"亮剑半掩脸",露一半藏一半,很多隐藏的元素没有释放出来,有些元素也让中国观众有点摸不着头脑。
今天就来列一个问题清单,说说,试着解决。
问题一:福建土楼是什么情况?
预告片开头,木兰在野外狂野了一天后骑马回家,第二个镜头抖了一下,"华府"出现了——和1998年动画版不同的是,花家的房子竟然是福建土楼?
看到这里,我的心猛地一紧,恰巧闹出历史、地理两个笑话:
首先,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福建土楼好像是明清才建的吧?
一般认为花木兰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最晚最多也就在隋末或唐初。
时间问题,空之间的问题可能更大:
原来的剧情和传说故事不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或匈奴)的南方战争吗?
"新月的气息透射金铃,寒光照亮铁衣"北方有一场战争。可汗有更多的士兵。没想到去了福建越南,从国家最南端调兵北上打仗?
按照宋朝以前的交通条件,恐怕木兰关之前战争很快就结束了。
不过在预告片里,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首先,福建土楼虽然兴盛于明清时期,但其最早的出现并没有那么晚。
史载,唐睿宗悬拱二年(公元686年),设漳州郡,漳浦、永利两县。南征名将陈元光出任漳州第一刺史。
这个陈次石因地制宜,在开张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武功心得运用到"基础设施"走吧。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半住半军的福建土楼,可以住在家里,抵御土匪——更像是军营+碉堡"民用版"。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确定这就是木兰应该生活的地方了。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中,花木兰的父亲华弧,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再次被召唤,但他年纪大了,带着旧伤无法上场。
但是每次发生战争,华嘉的男人都要被征召入伍。无奈之下,木兰女扮男装,为父亲参军。
从这个设定来看,影片中的花氏家族可能与南北朝、隋、唐,或者明朝的军氏家族相似。都是军官,过着军农融合的生活。
他们住在驻军里,平日从事农业生产,一旦开打就立即投入战斗。
这样,华家住在半住房、半碉堡的土楼里也未尝不可:兵农合一的战车军家,随时可能要防备敌人进攻的风险。
梆子一响,爹马上扔下锄头,举起长枪,花房就成了天然的碉堡工事。
也许,在这样紧张的战备环境中长大,木兰的男孩子性格被养成了。
问题二:木兰为什么会变成皮卡丘?
预告片中,花木兰女装时期夸张的妆容几乎成了大槽。
原动画中,木兰为相亲化妆。稍微邋遢一点的女孩被妈妈和奶奶折腾的不成样子。
当然,相亲失败了,抑郁的木兰开始怀疑自己作为女人的使命和价值,这成为她后来参军的重要心理动力。
但是和原来相比,这个妆太...
额头发黄,两腮通红,让人担心木兰下一秒就十万伏,全军覆没。
有人拿走了"出自《木兰诗》;窗饰云鬓,镜涂黄"说明这可能是南北朝或者隋唐时期女性在重要场合的标准妆容。
流行于魏晋"正面黄妆"木兰的额头上是一团黄色。
眉间的花苞也是魏晋时期兴起的,出自南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
据说公主在某年正月初七,在寺庙的屋檐下睡着了,一朵梅花落在了她的眉毛上。
但公主醒来,梅花留下的痕迹擦不掉,在宫里传为奇闻一时,众人争相观看。
有的宫女觉得好看,就用金、银、纸、鱼鳞等东西剪出图案,还学着贴在眉毛上。不同的材质,染成不同的颜色,也会焕发出不同的光泽,花苞之风就这样形成了。
这是不对的,
花蕾不应该是化妆画的,而是贴在上面的首饰。
腮红,历代都有,魏晋也有发展。魏文帝时期,宫女叶雪无意间创造的"小霞化妆"让胭脂涂层的风格更加自然,就像天上的云一样。
但问题是,那么多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在你脸上,为什么会那么难看?
古人,今人,还有电影化妆师,谁的审美有问题?一个都没有。
在这里,化妆起到了塑造人物、推动剧情的作用。
浓妆艳抹的扭曲,像一个面具罩在木兰的脸上,压抑了她本来的样子和本性。
当木兰决定放弃"面膜"当时也背离了男权社会"女人是在取悦自己"刻板的定义,终于勇敢的去追求自我,于是,英雄诞生了。
问题3:这个考试靠谱吗?
令人惊讶的是,预告片中展示的战争场景在质量上看起来令人欣慰。
对于汉军骑兵盔甲的展示,没有国内大型的风格"金甲",也没像港剧,一个塑料燕翼头盔,贯穿五千年。
乍一看还挺符合中国某个朝代的铠甲,至少是实用风。
但问题是,哪个朝代?
我们翻看了很久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铠甲图画书》,发现木兰的头盔似乎不是典型的北朝制式。
图中木兰的口袋(头盔)在南北朝时期似乎很难看到。
上部的盔顶呈锥形,盔边比较平整,不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盛行的弧形,再加上盔坠(保护用的软甲),显然不是骑兵的画风。
《邴巍》,中华书局2011年9月出版。
但是随着朝代的转回,我们在元朝发现了一个类似的形状:
没错,最晚是唐朝出生的木兰小姐,和戴着元朝头盔的朋友们一起上马砍人。
但是,除了"头上功夫"这件盔甲似乎没有表现出太大的问题。
这个指甲板很小,纵向相连"Zajia"从秦汉到明末,非常普遍,在南北朝也很普遍。
看华家的日常穿着,可见这次考证下了一番功夫。
但是,如果功夫下的地方是对的,我们也不会对外国朋友苛求。"好莱坞过去的作品;东方奇观"我见过这有多可怕。
木兰手里的刀柄类似汉代的环型刀的形状。
圆盘形刃(护手)多见于明代,刃直,
刀尖反了,像唐朝。
简而言之,它是一种经过巨大努力考验的混合物。
问题4:哪些信息没有出现?
太多了。
这么说吧,动画版的花木兰世界观在预告片里只出现了一半。
有家庭生活和战争的场景,但重要的幻想部分还没有出现。
花木兰的好朋友穆旭龙和小秋,还有为孙女操碎了心的祖师爷,都没有出现在预告片里。
与此同时,除了主角刘亦菲,中国三大演员还没有一个出现。
原著中的老皇帝这次将由李连杰饰演。鉴于皇帝的戏份有限,加上杰叔的身体状况,重要的动作戏都不会落在他身上。
也许,还没有出场的甄子丹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演员。
从演员的戏份和年龄来看,很可能扮演英雄的父亲李将军。
作为北伐军的领军人物,李将军在一次突袭中阵亡,只留下一顶头盔。
在原著中,没有正面描述李将军的死,但被邀请拍摄一个场景"真功夫"大吵一架也不是不可能。
据悉,巩俐将出演反派"可汗"他的巫师,虽然外形没有曝光,但可能是一个相当抢眼的反派。
更重要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和木兰的情人还没有正式露面,她的三个不可靠的战友,阿瑶、金宝和宁,还没有知道谁将扮演他们。
或许,随着电影素材的发布,上映前花木兰的全貌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揭示。只要多做几个方面,电影的国内票房表现在目前来看将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