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二战爆发前夕,英国成立了国家空防止攻击动物委员会。委员会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城市里的宠物和动物送到北方的农村,或者进行人道毁灭。战争爆发后,人们开始涌向兽医或宠物店对自己的宠物实施安乐死。在战争的前四天,仅伦敦就有超过40万只猫、
狗等宠物结束了生命,几乎占伦敦宠物总数的四分之一。战争爆发后的一周内,大约有75万只各种动物被屠杀,直到二战结束,英国有超过200万只宠物被杀害。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减少食物消耗。
很多人不知道,宠物其实要花很多吃的。
以狗为例。10公斤重的狗每天要吃200克左右的食物。而且,这些食物主要是肉类。
看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仅在英格兰就有700万只狗,数量惊人。
让我们计算一下,狗一天吃多少食物?
自然,在和平年代,英国人财大气粗,当然不在乎狗粮。
但以一战为例,一旦战争爆发,高度依赖海外进口粮食的英国民众会立即遭遇粮食短缺。
但拥有4000多万人口的英国,三分之二的食物都靠进口。
一旦战争开始,人们仍然没有足够的食物,那么养狗呢?
事实上,自1940年1月8日起,英国就实施了全国粮食配给制度,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人还是要配给的,所以不是给狗吃的。
英国政府还规定,浪费食物是犯罪,最高可判两年监禁。
这实际上是禁止人们养宠物。
第二,防止传染病和敌人使用生物武器。
大家都知道宠物会传染疾病。
欧洲的黑死病就是靠老鼠传播,害死了无数人。
战争期间,由于轰炸和死亡,流行病会大量传播。
还有流浪宠物和家养宠物,动物可能会传播疾病。
同时,如果敌国德国故意使用生物武器,也可以用宠物作为载体进行传播。
所以,最好把宠物都杀了。
第三,宠物会扰乱战时秩序。
一战英国被德国飞艇空攻击时,大量民众带着宠物躲进公防空山洞。
但宠物一旦听到轰炸的声音,就会惊恐万分,在反-空洞中吠叫、乱跑,主人无法控制。
这导致了反-空cave的混乱。
后来英国军方下令,不允许宠物进入国防空设施。
毕竟战争时期人都救不了命,更别说保住宠物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