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哈尔科夫反击战的精妙之处在哪?(为什么说哈尔科夫反击战载入史册)

哈尔科夫反击战的精妙之处在哪?(为什么说哈尔科夫反击战载入史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63 更新时间:2023/12/29 2:25:19

最近很多人对这次哈尔科夫反击很感兴趣。很多人也说过,这次哈尔科夫反击还是有很多内涵的。那么这次哈尔科夫反击的精妙之处在哪里呢?而这次哈尔科夫反击真的对这支苏军打击很大吗?谁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让我们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1943年2月19日爆发

的哈尔科夫大反攻,是德国元帅曼施泰因引以为豪的杰作。在这场战斗中,曼斯坦因的指挥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曼施泰因抓住苏联的软肋,充分利用自己的装甲部队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反击,一举消灭了约52名苏军,使濒临崩溃的德国东线战局重新焕发生机。

哈尔科夫位于乌克兰北部,是苏联第六大城市,也是著名的T-34坦克的制造地。是苏联重要的经济和工业基地,对苏联至关重要。在大好形势下,苏联自然取得了对哈尔科夫的胜利。

因此,哈夫科夫是二战中苏德战场双方反复争夺的军事重镇,围绕哈尔科夫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战役。其中,1943年2月德军曼施泰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被认为是德军在东线的重大胜利,也是德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最后一次胜利。

这场战役给苏军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战斗爆发前,苏军刚刚打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士气高昂。德军士气低落,因为第六集团军在那场战役中全军覆没。

当时苏军内部也弥漫着乐观情绪;因为德国的冬季反攻已经是全力以赴,山穷水尽,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

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联高层认为,德国坚持不下去了,只要保持势头,乘胜追击,德军就可以葬身哈尔科夫。

但苏联高层情报工作做得不够,对德军的部署和总兵力没有正确探知。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准确了解对方实力是兵家大忌,必然吃亏。

不愧为名将的曼斯坦因,早已通过无线电侦听和地面目视侦察准确掌握了苏军兵力和部署,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根据苏联燃料不多,机械化程度低,战场周围的道路随着气温升高和冰雪融化变得更加泥泞的情况,曼斯坦因清醒地认识到德军的优势在机械化部队,而这恰恰是苏联的弱点。

面对士气高昂、斗志昂扬的苏军,德军显然疲于应付,整条防线显得不堪一击。

所以德国高层对这场较量没有信心,显得底气不足。他们主全军撤退,打运动战,边撤退边寻找歼击机。就连一喜欢冒险、信心爆棚的希特勒,也在这一刻失去了锋芒,主张被动坚持。

但曼施泰因元帅作为总司令,比任人都清楚战场形势,觉得苏军以轻敌为荣,并非无懈可击。

更可怕的是,斯大林当时的想法和瓦杜丁一模一样。

结果苏军愤怒地把德军逼退,一路向前推进了数百公里。到哈尔科夫被攻占时,苏军后勤补给已经完全跟不上前线部队的进攻速度。

哈尔科夫陷落时,希特勒大发脾气。他命令曼斯坦因不惜一切代价立即收复哈尔科夫。但曼斯坦因认为希特勒的计划有问题,拒绝执行命令。他认为,德军应该暂时忽略攻占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军,而应该先除掉咄咄逼人的西南军。而尽管我们自己的燃料供应已经非匮乏,但曼施泰因得出结论,苏联军队的后勤问题肯定更严重。

最后,希特勒同意了曼斯坦因的冒险计划。

随后德军向西南方面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激战之后,苏军第六军和波波夫集团的八个军十个步兵师遭受重创。但由于天气原因,德军未能有效包围苏军,这给了西南方面军撤退的机会。

就在西南方面军转危为安后,刚刚攻占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遭到了德军多方面的攻击。

为了营救沃罗涅日的日军,斯大林迅速出动了三个集团军群进行救援。但他的命令刚刚下达,德军攻占哈尔科夫的消息就传开了。别尔哥罗德也在德国军队里。罗尔斯"军队在攻击中倒下了。

拿下哈尔科夫后,德军继续向被击败的苏军发起猛烈进攻。直到3月20日,斯大林派出的第一坦克军、第21军和第64军到达战场,德军才停止追击。

此时,苏军已经越过北顿涅茨河撤退,他们在库尔斯克投影正南方建立了一个阵地,准备对付德军的突然袭击。但是,此时德军已经疲惫不堪,短时间内无法再次进攻。双方进入了短暂的休战状态。

哈尔科夫战役以德军的胜利而告终。根据德国公布的数据,他们在这场战役中消灭和俘虏了5万多苏军。但根据1993年俄罗斯公布的数据,苏军在这场战役中至少损失了10万人。然而,德国人自己也损失惨重。虽然部队损失不多,但坦克损失高达60%。

哈尔科夫战役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胜利,对整个二战意义重大。在德军溃败的情况下,曼斯坦因力挽狂澜,成功止住颓势,最终避免了东线的崩溃。

结论:哈尔科夫的反击为德军暂时稳住了东部战场,使德军赢得了调整部署的宝贵时间,使东线被动的德军可以有序撤退,不出现雪崩。

二战胜利后,曼斯坦因受到盟军的审判。他坚称自己是在执行军事任务,没有参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计划,因此被判18年监禁。1952年,曼斯坦因提前获释,成为联邦德国的军事顾问。他于1973年去世。

标签: 哈尔科夫德军苏军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穷得战车都没有的吴国为什么能够称霸?(春秋时期的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国,吴王,中原

    从历史上看,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和合理的政治制度,想要独霸一方简直是痴人说梦。然而,在春秋时期,吴国原本是蛮夷之地。一开始穷得连战车都没有,最后却成了春秋时期有名的五霸之一。为什么?吴经历了什么?周朝军阀吴国,地处长江下游,当时还是蛮夷之地。吴开始穷得没有一辆战车。为什么能在春秋时期称霸?一件

  • 匈奴帝国为什么能抵挡住汉朝一次又一次的强大进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匈奴,可汗,汉朝

    说到匈奴帝国和汉朝,真的有很多话要说。不知道来回打了多少年,也没有在汉朝最强大的时候灭了匈奴帝国。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是汉朝不够强大,还是匈奴帝国太强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以前我们看史书,视角其实是建立在汉代的。更准确的说,立足长安,信息越近,信息越清晰,信息越远。因此,我们可

  • 北条早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日本北条早云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伊豆,北岛,长实

    说到北岛早云,其实大家应该还是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他真的很难对付。真要算战绩的话,这个人实力比大魔王高,名气却没有大魔王大。但这不能抹杀他的历史功绩。据说北岛早云是从一个小侯爷做起,最终成就了战国时代的功名。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致富的呢?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是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些问

  • 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荆轲刺秦成功历史会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荆轲,六国,秦国

    荆轲刺秦最后的结果是失败的。荆轲没能完成燕太子丹的希望和任务,但荆轲这个名字却一直被铭记。那么,如果当时的情况,荆轲成功刺杀秦始皇,虽然荆轲还是不能活着回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会如何发展呢?战国会结束,天下会统一吗?如果秦始皇真的死了,秦国会怎么样?以前我常常感叹荆轲,我在马一水唱歌。知道自己要

  • 秦三世子婴究竟是谁?(秦三世子婴为什么杀赵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子婴,儿子

    说到秦朝的事情,不得不说子英是一个人。子英虽然叫秦三世,但这个人似乎不是傅肃和胡亥的后代。那么这个叫秦三世的人是谁呢?他和秦始皇有什么故事?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揭秘。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是在秦二世的胡亥被打破的。真正意义上的子婴即位,以赵高为王,子婴为秦王,因为当时秦国的疆域

  • 逍遥三老的武功属于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实力,春秋,逍遥

    吟游诗人是龙八派中最神秘的门派。吟游诗人低调,实力深不可测。只要他能学会门派内的任何一门武功,基本上就能成为武林顶级高手。读者把五鸭子、天山慕童和李秋水称为无忧无虑的人。这三个人的实力能排在哪里?它比乔峰差还是比乔峰弱?当然,逍遥人和乔峰没有直接的会面记录,但我们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做出一些推论。逍遥散

  • 和虎豹做爱是什么意思?什么惩罚?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虎豹,惩罚,这个

    最近有很多人问这个虎豹互相做爱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东西是古代的刑罚,那么具体是什么刑罚呢?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值得一探究竟。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用这个问题来揭晓。有兴趣的不要错过。说实话会让人觉得很难受,真的很残忍。1.和虎豹做爱是什么意思?其实和虎豹发生关系,意义不大。这是一种古老的残酷惩罚,所以

  • 吕布墓出土的方天画戟是真的吗?(吕布墓方天画戟真实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天化,出土

    说起吕布的兵器,方天花戟,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这个兵器因为吕布而响亮,方天花戟的传说也常常被世人津津乐道。最近有人说吕布的《方天化记》这个东西是假的,但是也有人说吕布的《方天化记》其实已经出土了,所以是真的。那么就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示和分析它是真是假吧!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田方的画戟。其实田方的画

  • 日俄战争俄国为什么没有赔款(日俄战争俄国为何不全力打日本)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日本,俄罗斯,割让

    根据日俄战争后日俄签订的《朴茨茅斯协定》,俄罗斯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割让给日本。要知道,1877年日俄划界时,俄罗斯与日本交换了千叶群岛,也就是现在的北方四岛,所以千叶群岛属于日本,库页岛属于俄罗斯。日俄战争后,俄罗斯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割让给日本。不仅如此,俄国还将长春-旅顺以南的铁路连同

  •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为何损失惨重(苏德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联,苏联红军,坦克

    1941年6月22日凌晨,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全面入侵。第一,苏联被狂轰滥炸。接着,数百万陆军部队蜂拥而至,闪电般出击,希望以闪电战重演在法国的胜利,声称要在三个月内摧毁苏联。这套说辞虽然有明显的鼓噪意味,但当时苏联确实被德国人的三板斧搞得晕头转向,节节败退。当然,苏联不想坐以待毙。他们决定向德军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