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靖难之变和靖康之耻这两场战役,是皇帝毁了自己的国家。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两个战役有什么区别?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1.靖难之变和靖康之耻有什么区别?
相似之处:都是毁了自己的国家,国家被敌人攻击。
差异:
原因
靖康
之难(役)的原因在于宋朝历来重文轻武。
靖南之战的原因是朱元璋生性多疑残忍,基本上把他培养的天下人都杀光了。朱元璋统治时期,因为文字狱被杀的人超过10万。战斗艰难的时候,朝廷无将可派,无臣可用,人人为他而杀。
过程
靖康的困难(服务)来自外敌入侵。
靖南之战来自内乱。
结果
北宋灭亡了。
明朝只是换了一个人当皇帝。
2、京南之变
靖南之战,又称靖南之变,是文健元年(1399年)至文健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皇位争夺战。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位时,儿孙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诸侯势力日益扩大。由于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帝的曾孙朱允炆为了建立自己的帝国而继位。文健和他的亲信齐泰、黄子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诸侯。同时在北平周边和城内部署军队,以防边为名,将明太祖的第四子朱迪的警卫调至长城,准备除掉太子。
朱迪于文健元年(1399年)造反,后南迁,称"京南之战"。文健与老将耿秉文一起开始北伐,并派李景隆继续东征。然而,文健皇帝也缺乏战略,导致主力部队不断被消灭。朱迪在恰当的时间发起进攻,并灵活运用了这一策略。几战下来,消灭了南军主力。最后,他乘胜追击,于文健四年(1402年)攻占了应天(今南京)。
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1399-1402)。战争期间,文健皇帝下落不明,或在宫中自焚身亡,或从地道出逃,躲进云贵做了和尚。同年,朱迪为了明成祖而登基。
朱迪进入南京后,大肆杀害向朱允炆献计并拒绝投降的文官和武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连、陈第先后被杀。靖南之战给明初刚刚恢复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乱激烈的地区,破坏更大,形成"向淮河以北鞠躬的是一片茂盛的草地"形势。
3.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当时金朝夺取了北宋都城东京,带走了惠帝和秦始皇,导致北宋灭亡。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祸、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东西夹击宋朝。东路由万艳率领王宗进攻燕京。西路由万艳·韩综率领直奔太原。金兵东路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看到了危险,但禅位于赵桓王子,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天会四年)正月,万艳韩综率金兵东路军至汴京门,逼宋义和退兵。金人要求黄金五百万两,银币五千两,割让中山、河间、太原。同年八月,金军分两路攻打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去金人的营地讲和,被金人扣留。
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大批赵王室、后宫嫔妃、桂清、朝臣等,共计3000余人北上晋国,东京的公私积蓄就是其中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