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懿是怎么带领士族击败曹氏宗亲的?高平陵之变有多少士族参加?(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的兵从哪来的)

司马懿是怎么带领士族击败曹氏宗亲的?高平陵之变有多少士族参加?(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的兵从哪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4/1/1 18:33:22

三国时期,曹魏被公认为最强的一方,但完成统一大业为时已晚。除了吴蜀联手后实力大增,曹魏官员之间的内斗也很艰难。因为曹操广纳天下英才,所以也被士族宗亲和曹家包围。本来曹氏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族,但是这批士族来了以后,他们的势力也就降低了。最后,以

司马懿为首的士族彻底打败了宗族,曹魏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年度大戏《军事同盟之吼虎唱龙》在欢呼声中落下帷幕。该剧最精彩的地方,除了前期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斗智斗勇,就是通过影视非常细致地展现了司马懿夺权的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在过去的中学历史课本中屡见不鲜,在其他以三国为题材的影视剧中也不太被重视,但却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高平陵之变后,贵族家庭即士族掌握了国家的命脉,中国历史进入士族社会时代。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士族是如何通过高平陵的变化来掌握国家的。

东汉至曹魏前期士族的发展。

士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因为汉武帝只尊儒术,儒术成为官方正统。汉武帝以后,汉朝所有的皇帝都推崇儒学,到了东汉,儒学进入全盛时期。原来的一部分豪强地主,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成为知识分子进入朝廷,进而控制了地方的人才选拔,形成了士大夫家族,也就是士绅。

东汉中期的经学与今文之争,是士大夫家族发展壮大的一大契机。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还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培养通晓儒学的知识分子,皇帝也通过国子监掌握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国子监用的经学是用当时普遍使用的隶书写成的,所以叫金文。西汉末年,有人发现了春秋时期写的儒家经典,称为古文。从此,儒家开始分裂为古文和今文两大流派,其中古文派主要是一些地方的士绅。

东汉和皇帝以后,宦官和外戚轮流掌握中央政权,但这些外戚和宦官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无法领导国子监的工作,导致国子监逐渐衰落,国子监就是建立在这种文字基础上的。于是,地方士绅掌握了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士绅阶层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在士大夫阶层中有一些处于中央层面的儒家家族,如专攻《易》的汝南袁、专攻《尚书》的弘农杨等。

东汉中后期,一个普通人要想学习当时的主流经学,然后进入政府,就必须以学习经学的名义,在一些士绅的门下任职。小学生"。当然这些"小学生"除了向士大夫学习经学,更重要的是依附士大夫,在考察中取得优势。在这些学生和士大夫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君主、大臣和儿子的私人关系。随着士绅子弟的增多,以某一士绅为核心的政治团体逐渐形成。

东汉末年,士族通过掌握地方人才和嫡系弟子的选拔,控制了国家的人事任免权。而这些士绅本身拥有大量的土地,依靠自己的人口,也就是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士绅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掌握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士绅彻底当家作主,开自己的时代,只是时间问题。随着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董卓叛乱,东汉中央皇权随着外戚和宦官的倒台而名存实亡。士绅的机会来了,脱颖而出的士绅是汝南袁氏的袁绍和袁术。

袁绍曾经是联军讨伐董卓的领军人物。董卓倒台后,袁绍通过家族的影响,逐渐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最有实力的军阀。如果不出意外,袁绍统一中原,进而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但人算不如天算,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远弱于自己的曹操。曹操本人并非士族出身,自然也不是士族统治的政权。而士族此时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曹操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士族,所以曹操集团中有很多士族,司马懿就是其中之一。

曹操死后,曹丕从曹操手中继承了王维的爵位。但是,和曹操相比,曹丕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达不到。要想稳固自己的权力,完成汉朝自力更生的事业,只能寻求士族的支持。于是曹丕接受了士族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使士族掌握了魏国的民事和人事权利。当然,无论如何向士族让步,曹丕心里都清楚,魏必须姓曹。所以在使用士族的同时,也平衡了士族,所以曹魏形成了曹夏侯全副武装,文官制度多以士族为主的状态。

高平陵的变迁过程

魏明帝死后,即位的曹芳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所以曹睿留下了两个侍郎,士绅代表的司马懿,曹石一族代表的曹爽,给曹芳。后来,曹爽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镇压了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集体,上书让司马懿升任太傅,表示尊重,但实际上夺取了他的实权。从正始八年,也就是公元247年,司马懿开始说自己有病,不肯上朝。至此,司马懿基本被曹爽等人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司马懿虽然不在朝,但也没闲着。司马懿首先是统一曹魏政权的老臣、士绅。魏明帝留下了司马懿和曹爽、司马懿两位侍郎,目的是平衡士绅旧臣集体和宗室集团。但是曹爽空司马懿打破了这种平衡,对曹爽不满的人很多。其次,他和长子司马师一起,利用司马师作为中国禁卫军的身份,秘密训练了一批忠于司马嘉的亡魂。

曹魏十年(公元249年),曹爽兄弟和曹芳帝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趁曹爽一行人不在洛阳,司马懿发动政变。政变中,司马懿带领部分人员攻占洛阳军械库,切断了曹爽军队的武器来源。司马孚、司马师负责在司马门屯兵;司马昭负责领兵监视第二宫;蒋济高柔分别负责攻占曹爽和曹的军营。这些安排妥当后,司马懿和姜姬一起在洛水浮桥上驻军,防止曹爽的军队反击。

在洛阳的安排完成后,司马懿以皇太后的名义威胁郭皇后罢黜曹爽,同时向远在平陵的曹爽传话。如果曹爽愿意交出兵权,曹爽兄弟的称号还可以保留,他也可以是"有钱人"。曹爽兄弟经过一番考虑,决定交出兵权。一开始司马懿对曹爽等人还算不错,但没过多久,他就指责曹爽谋反"杀了三个氏族"曹爽集团的言和、丁密、邓奎等人全部遇难。

士绅是如何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国家命脉的?

东汉末年,士族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但后来的三国都不是由士族建立的。曹丕建立的魏国是曹魏,曹氏集团和士族集团共同掌权。蜀汉王朝时期,以刘备、诸葛亮为首的寒门势力镇压地方士绅。东吴是孙集团与东吴士绅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只要皇权还在孙氏手里,其余的都可以被士绅控制。

三国中,曹魏最强。只要不出意外,曹魏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高平陵之后,曹石集团的代表曹爽把兵权交给了士族集团的代表司马懿。至此,士族在获得经济基础、人事任免、意识形态之后,掌握了当时中国最强的军队。曹魏皇帝曹芳只是个孩子,没有领导国家的能力。曹爽派被彻底消灭后,朝廷基本被以司马师为首的士族控制。至此,曹魏政权彻底士绅化,只剩下名义上的寒门出身的皇帝。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取代曹魏,出兵灭蜀。公元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燕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从此,士族建立的西晋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绅士时代的到来

西晋建立统一后,士族的时代就来了。就在西晋统一之年,司马燕下令实行占田为客制度,允许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人口,并从法律上肯定了士族的经济特权。

这些士绅在经历了西晋太康的繁华之后,以为天下太平,开始迅速腐化,于是出现了西晋石崇和王锴争权夺利的故事。在掌握了国家的意识形态之后,士绅们又开始玩玄学,无视实用知识。

在士族的腐败中,司马氏开创的金朝在公元420年被汉武帝取代。当然,贵族们不会这么快就退出。虽然宋、齐、梁、陈乃至其后的隋唐时期的皇帝并非出自士族,但士族在朝廷中仍有相当的实力,并掌握着一定的人事任免权。直到唐朝灭亡,士绅才彻底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

标签: 士族士绅平陵

更多文章

  • 关羽和张飞谁更擅长做官或管理政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刘备,进攻

    据说三国演义里的刘贯张三兄弟,都是出身很卑微的。刘备早年编过席子卖过鞋,关羽是亡命之徒,张飞是屠夫。后来桃园三结义后,和刘备南征北战,导致蜀国的基业。他们在官方方面也成为了将军,但是光有官员打仗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治国方面有所建树。那么问题来了。关羽和张飞谁更擅长管理政府?最早的时候,关羽卖粮卖布,张

  •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重马谡?马苏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马谡,马苏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三国中诸葛亮含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望。结果马谡失守街亭,导致北伐失败,蜀军不得不撤退。北伐的失败,让本已虚弱的蜀国雪上加霜。据说一向睿智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很会用人。可惜这次他在阴沟里转了一圈,选了马苏守街亭。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重马谡?马苏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诸葛亮是三国时

  • 中国历史上四大逆天技术是什么?王莽的游标卡尺连数字都不会数。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织锦,战国,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说起中国最著名的发明,相信大家马上会想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然而,我所听到的智慧并不仅限于这四大发明,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现在我们很多常用的东西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成型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国历史上的一些逆天技术。1.西周的微分它看起来类似于

  • 孔林为什么无鸟无蛇孔林的传说揭秘(孔林为什么无鸟无蛇科学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孔琳,儒家

    孔琳是孔子及其子孙的家族墓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关于孔林一直有个说法,没有鸟也没有蛇"乌鸦不落地,蛇不落地"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我来告诉你背后的故事。目前,孔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去孔琳,学习很多文化知识。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一起

  • 德国入侵波兰时为何法国不帮忙?与马奇诺防线什么关系?(德国占领波兰后多久能进攻法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波兰,英法,法国

    1939年9月,波兰被纳粹德国击败,这是欧洲历史上第四次德波瓜分波兰,最终消除了东线隐患,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危险,为下一次全面进攻法国创造了条件。消息传来,德国一片欢腾,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也让英法的无能成为嘲讽的话题。原来英法在战前就和波兰结成了军事同盟,一张图"雨要来了,风在它前面投下阴影"德国

  • 金朝是哪个族统领的朝代?金朝和宋朝恩怨介绍(金朝和宋朝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女真,他们,金兵

    金朝是由女真族领导的。宋朝时期,辽、大理、西夏、金朝分别崛起,对付金朝是最痛苦的。宋朝几乎所有最著名的战役都是对抗金朝的。为什么宋朝的兵力比金朝多,但打起来却那么吃力?宋朝国力虽强,但部队战斗力比唐朝低了几个档次。所以统治者一直看不起宋朝的军队,却羡慕宋朝的文化和生活质量。其实除了军事,宋朝还是世界

  • 在夺取位置的关键时刻,全副武装的十四阿哥为什么会被康熙调到西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皇位,康熙

    自古以来,围绕皇权的明争暗斗就从未停止过。在这场权利的游戏中,参与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亲情友情在内心的欲望面前往往是那么不堪一击。康熙晚年,为了继承皇位,著名的"九子夺位"事件中,九位王子为争夺皇位浴血奋战,十四阿哥尹贵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当时夺取位置的关键时刻,被全副武装的康熙调到了西北。为什么?

  • 古代的诸侯、诸侯是怎么产生的?功率大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总督,清朝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明清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明清两代。我们先来看明朝。事实上,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当时明朝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但是明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还是很发达的。所以当时做官不是那么容易的,明朝官员的薪水普遍较低。这其实和当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有关。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是

  • 与老子密不可分的函谷关的来历是怎样的?(老子为什么选函谷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函谷关,秦国,孟尝君

    说起函谷关,一直有:"当空开,关中谷强,万谷惊尘归北空";、"两只蜜蜂耸立在河边,自古以来就是函谷关的战场"函谷关西临高原,东临绝壁,南依秦岭,北依黄河。它是中国最早建造的雄关要塞之一。此外,函谷关与中国古代智者老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让我们来看看今天边肖的函谷关。灵宝函谷关西临高原,东临绝壁,

  • 瓜岛战役当中为何日本会失去制空权?飞行员%淘汰率是什么意思?(瓜岛战役日本海军损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瓜岛,日军,莫尔兹比港

    二战前后,在日本的整体战略中,大概就是他"南向政策"是的。在北移的过程中,朱可夫被打得找不到北,中国战场也被耽误了,拖了很久,没有"成就感"。短短半年横扫东南亚,让日本人找到了称霸太平洋的感觉。1942年8月,尼米兹积极响应,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打乱了日军进攻莫尔兹比港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