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文字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创造文明的阶段。语素也叫表意文字,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西亚的楔形文字,以及埃及圣书上的文字和汉字,都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语素。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汉字定义为语素,美国语言学
家勒·布龙菲尔德在《论语言》中同意他的观点,并进一步把"表意字符"这个概念改成"可预测的单词"(word-wrlTM'g)或"单词和字符"(10gogap}"写作.正是布卢姆菲尔德的这种变化,促使了"语素文本"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国内学者最早提出汉字是语素,赵元任在《语言问题》中说:"用单词写语言,可以用语言中不同大小的单位来写。.....在世界上所有语言能写的语言中,使用的最大的字符单位不是写句子或短语,而是用一个字符单位写一个语素。用一个书写单位书写一个语素,中国文字就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在非正式场合,语素常被称为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但这只是一种比喻或形象。语素和表意文字和象形文字有两个主要区别:
1.语素词是用来记录语言的词,与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语素词可以分解成语素,一个语素代表一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存在一个语素代表几个语素,几个语素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与语素不同,表意文字只表达一种意思,而象形文字只是用图画来表示物体,两者都不一定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比如禁烟标志可以看作表意文字,但不是语素。
2.目前已知的语素字不限于形义,而是有语音成分的。所以语素字也叫语标。
语素字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文字史走出了原始时期,进入了古典时期。
"Logogram"还有"形声字"不是同一个概念,任何汉字(不管是不是形声字)都是语符系统的语素,因为它有一定的读音(在特定的方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