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是柳永促成了小沈阳的倒台吗?柳永和小沈阳是什么关系?

是柳永促成了小沈阳的倒台吗?柳永和小沈阳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3/12/13 21:20:52

嘉庆帝掌握实权后,很快下令处死小沈阳。也许正是因为柳永加速了小沈阳的垮台,小沈阳才死得如此突然。因为当时弹劾小沈阳的人是柳永的学生,之后嘉庆帝封柳永为太保太子,全力调查小沈阳一案,最后判小沈阳20项罪名成立。柳永和小沈阳是什么关系?其实他们

在官场上并不是敌人,只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利益相关的问题。而且柳永也不是一个清官,做了一些随波逐流的事情。

清朝的柳永,字崇儒,人称世安,人们更喜欢用另一个名字来称呼他刘罗国。柳永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山东诸城人。他的曾祖父是顺治年间的秀才,祖父是四川的大臣,父亲是大学士刘统勋。

柳永早年进入官场,是受父亲刘统勋的影响。乾隆十六年(1751年),柳永以举人身份参加中考和殿试。到了清朝,举人已经是大师了。蒲松龄有过一代人考上举人的梦想,却没能如愿以偿。刘永好出道是举人。柳永的父亲刘统勋是乾隆初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75岁时,刘统勋死在朝廷的轿子里。他死后,乾隆皇帝授予他古代文官的最高荣誉,谥号郑文。

柳永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始做地方官,之后周游列国二十年,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才回到北京。这时,小沈阳已经在冉冉崛起。乾隆二十年(1755年),柳永在地方做官的时候,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当然,他也积极执行乾隆皇帝的诏书,查抄文字狱涉及的禁书,清除反清复明的白莲教混混。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父亲刘统勋病逝,柳永辞官回家悼念。一般哀悼时间为三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柳永回京,授内阁学士。同年10月,他和纪晓岚编纂了《四库全书》。纪晓岚是总编辑,刘勇是副总编辑。因为工作,他被提拔为财政部右侍郎。这次进宫后不久,柳永第一次与小沈阳取得了联系。就在这一天,他和小沈阳一起审理了山东巡抚的诈骗案。小沈阳收了山东巡抚的钱,刻意袒护,又被柳永秉公执法,终于让山东巡抚国泰招供。乾隆四十五年(1780),柳永升任湖南巡抚。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柳永在都察院升为左都御史。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刘易峰在左都的建议下被调回北京。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柳永升任直隶总督兼吏部尚书。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任玉亭副社长。乾隆五十二年(1787)初,因泄露乾隆皇帝谈话,被免去大学士职务。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犯错误,降为侍郎。吏部尚书应该是柳永做过最大的官了!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柳永升任直隶总督后,与小沈阳有交集,但柳永对小沈阳的贪污视而不见。没有访问国泰航空案那样的锋芒毕露,却变得圆滑老练。甚至有点像东方朔喜欢讲笑话,打扮成小丑,逗皇帝开心:"在此期间,只有搞笑和迁就它"。

在柳永的晚年,小沈阳变紫了,而柳永却频频犯错。比如皇帝问刘墉有没有能力让戴世义做知府,刘墉回答:还行。连皇帝都知道戴世义是买官的,简直不堪。于是仁宗下旨狠狠训斥了柳永一次:"即如果今天传唤新当选的知府戴世义,他很平庸,很难胜出。我就问柳永,以色列也(还是)能接受的。就是柳永平日里对公务员和就业的事情都不关注,率被霉边的话给堵住了,铺天盖地。"虽然旨是仁宗,但传达的是唐太宗的意思。

嘉庆二年(1797年),柳永升为大学士。嘉庆在圣旨里没有一句赞扬和鼓励的话,完全是批评和反感:"大学生已经空缺了一个月,现在柳永在所有大臣中资历很深,想把大学生补回来。但是伊一直不肯踏实工作,走路也挺懒的。所以,他被提拔到这个位置,是因为没有人。既然付出了善意,就应该知道,加倍感恩。不要沾沾自喜,鼓励我早日改掉积累的习惯以示感谢。"

看到嘉庆皇帝如此痛恨柳永,小沈阳心里感到很安慰,对柳永也不再警惕了。相反,他把主要的战斗目标转向了王杰和其他一直与自己针锋相对的人。

柳永做事模棱两可,错误频出,但官位只升不降,秘诀就在于这种模棱两可。暧昧是官场上的一种官场技巧。很多事情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处理起来模棱两可。

皇帝驾崩,刘墉的学生王念孙第二天就弹劾了小沈阳,但王念孙只是个七品官。如果不是柳永在背后给他授意,他敢吗?

很快调查小沈阳的任务就落到了柳永身上,柳永被提拔为太保太子,负责此案。此时,年近八旬的刘涌不再含糊其辞,不再懒散,表现出了当年查办国泰案时的精明和魄力。柳永很快就查出了小沈阳的二十大罪。证据确凿,小沈阳受到了惩罚。

柳永对大事不糊涂。他劝仁宗不要扩大打击范围,而要尽快结束小沈阳案,以稳定人心,安定局面。毕竟新朝执政需要人才,仁宗采纳了柳永的建议。这件事显示了柳永官场伟大的一面。

嘉庆九年(1805年),85岁的柳永去世。据说柳永死了,"鼻子注射下垂超过一英寸"。他死后,赠太保太子,谥号文清,入了仙庙。柳永的一生也是善始善终!

标签: 柳永乾隆小沈

更多文章

  • 是周文王姬昌发明了算卦吗?(周易八卦是姬昌发明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伏羲,八卦,纣王

    《封神演义》小说中,发明占卜术的人是伏羲皇帝。第一章有一首长诗,开头有几句话:盘古为乱之首,太极挂两仪四象,人丑于天,以免禽兽受巢圣之苦。伏羲画阴阳卦之前,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李乐嫁人。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伏羲是皇帝,神农是黄帝,轩辕是黄帝!在伏羲画阴阳卦之前,就证明伏羲创造了八卦!姬昌,伏羲的后代,

  •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家族是哪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泉州,南宋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他一生最恨两种人,一种是贪官,一种是汉奸。朱元璋如何对付那些贪官污吏,各种酷刑,法律,相信大家都很了解。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对付汉奸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可以从这个家庭的经历中学到一些东西。这个家族的族长叫蒲守庚,来自南宋末年。当时的浦氏家族是中国最

  • 二郎神真身是什么动物揭秘二郎神是什么动物变的(二郎神是什么动物的化身?)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二郎神,其实,这个

    说到二郎神,你可能知道,他不简单。据说他为了成仙吃了很多苦,所以觉得二郎神也是一个很励志的神仙。今天就不说二郎神成仙的故事,来说说二郎神的身世故事。于是有人要问了,说有人问这个二郎神是什么动物变的?换句话说,二郎神是一种什么动物?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吧!说到二郎神是什么动物,其实大家都会想

  • 梵蒂冈教皇有多厉害?(梵蒂冈教皇有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教皇,梵蒂冈,天主教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虽然这个国家很小,但它充满了许多神秘的方式。这个国家虽然小,国土面积小,但却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即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应该对这个国家毕恭毕敬。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被称为教皇。所以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梵蒂冈和教皇。梵蒂冈简介梵蒂冈城国(拉丁语:StatusC

  • 古代匈奴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如今后裔在哪里?(历史上匈奴人究竟属于什么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匈奴,他们,部落

    说到匈奴,其实匈奴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或者说匈奴根本不是一个单一的群体。如果一定要用现代民族的概念来理解古代匈奴人,结果一定是刻舟求剑。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心目中的匈奴概念和现代的蒙古人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个人名字,贵族头衔等等。甚至基本的生活方式也会完全一样。至于民族问题,可以直接解释为蒙古人

  • 古代兵器长枪与长矛有什么区别?红缨枪为什么要加红缨?(古代长矛上面为什么要绑红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枪,长矛,可以

    我们都知道长枪和长矛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冷兵器,在很早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用矛狩猎的先例。长枪和矛都是木制的,长杆的末端会安装一把锋利的金属刀刃。长枪和长矛很像,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给我们的红流苏加红流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枪和矛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又不一样,属于两种武器。枪是轻武器,而矛是重

  • 狸奴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养猫的?(狸奴什么时候叫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家猫,喜欢,驯化

    当今社会,猫已经成为很多人非常喜欢的宠物。然而,喜欢猫的趋势并不仅仅是现代社会创造的。在我国古代社会,喜欢猫的人很多,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甚至以猫为主要人物创作了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猫文化,如诗词、诗歌、小说、传说或绘画等。在中国猫文化史上,猫的形象生动多变,既有忠诚、勇敢、富贵、长寿的正面形象,

  • 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为何连国名都不改?(田氏齐国为什么没被周天子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国,子牙,他们

    说起姜子牙,我们都知道这个人挺有意思的。这个人也很厉害,厉害到可以给封地。最近看到一个问题,说田抢了齐国姜子牙之后,连名字都没改。所以有人要问,到底为什么?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齐国原本是姜子牙的诸侯国,周王为了表彰姜子牙的贡献,也为了开疆拓土,在齐国封姜子牙土地。那姜子牙里的齐国为什么变成了田忌?

  • 为什么黄蓉不能一步步放下对杨过的防备?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康,郭氏,黄蓉

    郭靖和黄蓉虽然养育了杨过,但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微妙。都说黄蓉聪明,足智多谋,但黄蓉是郭氏家族对杨过最设防的人。也许很多读者无法理解,为什么黄蓉对杨过放不下戒心。即使杨过后来成为神雕侠侣,为郭襄准备了三样礼物,黄蓉还是会觉得杨过似乎另有目的。其实黄蓉之所以不能百分百放心,跟她的身份有很大关系,也正是因为

  • 望月鳝是真的吗?(望月鳝是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鳝鱼,鳗鱼,张敏

    说到鳝鱼,很多人都知道其实指的是鳝鱼,长的很长,煮熟了很好吃,但是有一个关于鳝鱼的传说。都说鳝鱼能望月,要精,要望月。那么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带着这个问题来看看具体情况吧。最早关于月鳗的记载是在明代学者冯梦龙的《茗茶》中。张敏因进士而知铅山县。有对鳗鱼上瘾的工薪阶层。有一天我从城里回到家,我非常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