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王登基这件事,在古代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大臣们一般都是先知道新皇帝登基的消息的,所以那时候没有微信,也没有电视新闻。老百姓是怎么知道新皇帝登基的?最后,那些偏远地区的人是怎么知道的?让我们
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揭秘吧!
1.古代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都有一套礼仪。朝廷的礼仪部门负责皇帝的各种仪式和祭祀。作为帝国最重大的事件,政权更迭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消息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到帝国的每个角落。
古代皇帝驾崩,北京的官员被皇宫告知要痛哭祭拜,同时向天下宣布,全国停止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喜庆活动、民事婚姻和重大工程建设。
一国不能一日无君。一般当天会宣布皇太子。如果没有立太子,朝廷官员会讨论新皇帝的人选,上报太皇太后,批准后公布。
2.改朝换代的消息通过帝国行政系统迅速传到各诸侯国、诸侯、省、州、县、乡。
古代传播消息的方式是在官署、城门、市场、交通要道张贴有关百姓安危的告示,而在农村则是通过乡镇、书报亭、村落、保险公司等行政系统文件口头传播。
古代人对改朝换代的消息非常关注:新皇帝除了停止一切民间庆祝活动外,还会在继位时对天下大赦,释放囚犯或减轻罪行,尤其是被斩首的囚犯会免于死刑。
此外,新皇帝将免除人民那些年的徭役甚至税收,以显示新皇帝对所有人民的亲切和慷慨。
在宋代,馒头被改为烹饪馒头和蛋糕,以避免宋仁宗赵真的禁忌。
3.新皇帝的名字(不论姓)要向天下公布,与新皇帝同名(包括谐音)的人名、官名、地名都要改名。这叫避名,否则就是大不敬罪。
对于皇帝的名字,不能直接说或者写。一旦遇到一个应该避免的词,就应该把它改过来或者换一种说法,这叫"读白";写应该忌讳的字,采用空word的方法,按规定不用笔改字,这叫"写白色"。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匡义把匡改名为"光",成了赵光义。康熙皇帝被封为爱新觉罗·叶璇。唐朝时,玄神改为申远,李玄八改为李元霸。
更夸张的是神仙玄武妖帝都改成真武妖帝了,皇族和神仙还是这样。普通人会比较注意皇帝的名字,不然会掉脑袋。
刘秉义,汉朝的宣帝皇帝,继承了王位,但是他的名字太难避免了,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询。
4.新皇帝登基后第二年元旦,新皇帝会改纪元年号,称为建元(在位皇帝改年号,称为改元)。
明朝以前的皇帝改了很多次称号。比如唐玄宗用开元和鲍彤两个称号,所以我们习惯上用他的庙号,而不用开元和鲍彤。
从明朝开始规定一个皇帝只用一个纪元年号,人们开始用纪元年号称呼皇帝。比如明太祖朱由检,建元年号崇祯,就被称为崇祯皇帝。
建元、改元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所以天下人都记不住皇帝的庙号和谥号,但一定要记住皇帝的年号和名字(当然大部分人不会写),不然生活就乱了。
至于环境极其恶劣的偏远地方,也有与世隔绝,不知道朝代,更不知道皇帝是谁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