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八旗子弟到哪去上学?(八旗子弟的孩子上学)

八旗子弟到哪去上学?(八旗子弟的孩子上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3/12/14 19:26:55

说起中国的清朝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朝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朝,当时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但是到了清末,因为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经济一落千丈。我们来看看今天的清朝是什么情况。当时八旗子弟在哪里上学?具体是什么情况?

又到了开学季,学生们该返校了

。八旗子弟作为特权阶层,在清朝是如何上学的?清朝统治者虽然以武治天下,但深知天下不易,八旗子弟又无民政经验。为了稳定政权,他们要让八旗子弟多学点化知识,所以顺治元年(1644年)就诞生了八旗官学,后来不断发展。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国子监薛素云邀八旗官学奏"满州子弟到处赚学分,每个地方用十个班都的人努力学习。每十天去一次监考班,春秋两季每五天在这里实习一次。把民用和军用的资源都给省了实用"。此时八旗官学只有四个教学点。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旗官学学生改为六校学生监管,后又设四校,各旗一校。显然,当时的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和经费不足,影响了办学效果。

雍正五年(1727年),国子监秘书孙家干对当时的办学条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唱道:"学校应该广泛使用。我查了八旗学习室,每个旗都有满洲、蒙古、汉军三个地方。满蒙有四五十个学生,汉军有六七十个学生,但每个学校只有三四个房间。这三四个房间挤满了教辅、老师和学生,很难好好学习。依我愚见,现在的房子只能是满蒙书房。到汉军自习室,人很多,汉教也在里面。翻译和作文要宽敞,才能专心读书。祈求皇上恩情,给各旗十余间官室,以为汉军书房就此建成,但课程却是自己设计的。"

雍正帝采纳了孙家干的建议:"把现在的官邸交回各旗查验,各旗给20多个官邸,可容纳100人阅读,旗自行处理。"自此,八旗官学的教室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每个旗官学校也都有理想的校址——

正黄旗官学位于西直门祖家街,共37间;镶黄旗官学位于安定门大兴县后元恩寺胡同,共37间;正白旗官学位于朝阳门小南街清新巷,共28间;香白旗官学位于东单牌楼东象鼻坑,共35间;正红旗官学在阜成门巡抚堂胡同有47间。红旗官学位于宣武门头发胡同,有48间。正蓝旗官学在东单牌楼以北新开一条路,共35间;西单牌楼北干石桥马尾胡同40间。

所以八旗官学最少28间教室,最多48间教室,离学生家近,满足教学需要。每个新学期开学,各旗的孩子都会去自己的校区学习。

贫困儿童获得助学金。

但随着办学的深入,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八旗的穷孩子,没有奖学金,常年无法在学校读书。国子监里的公司孙家干向朝廷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国家财政紧张,无法解决。后来,掌管国子监的大臣崇安和太子康想出了一个演皇帝的好主意——

八旗官生一直没钱没饭吃,走不出弱小的家园。我发现八旗对皇帝有恩,设置了练兵,满洲3680人,蒙古480人,汉军960人。满洲、蒙古各出一月银三两,汉军各出二两,使其学弓学马。所以爱八旗人民很重要。但在八旗练兵中,有些幼稚的人是不会带弓上马的,而年纪小的官员和学生往往不会选择甲胄。我等你琢磨:有些官生年纪小,读书慢,该送回旗上,穿上铠甲。其所缺,择幼以补之,以学满语。一旦他们老了,学会了弓马,他们就会彼此受益。期待着八旗,斧王下令训练士兵的数量,以填补。满洲分成30份,蒙古分成10份,汉军分成10份,这50份钱和粮食给官生。如果满蒙各出一百二十五两银子,汉军各出一两元,强者就有钱有饭学弓马,少年也有钱有饭学文艺,老少皆得教育之福,文武双修。看来八旗练兵要核对实际人数了。如果目前缺50人,就要按照人数分配到官校。如果缺额不足50个,将来一出缺,就陆续分配到官校,逐步达到50个的数量。这样的调动,不用增加钱和粮,官和学生都是有福的,鼓舞人心的,振兴的!

康亲王的意思是,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情况下,从教兵、练兵经费中解决,将官学中的少年征入军中。从满蒙汉军训士兵中挤出五十个工资指标给八旗官学,帮助贫困儿童。这个好主意自然得到了雍正帝的赞同。从此,八旗官学有了完善的助学金制度,解决了八旗子弟的贫困问题。

教室和助学金问题解决后,八旗官学规模基本完备,从此有了实质性的巨大发展。到乾隆时期,八旗官学达到了顶峰。

严格完善的教学管理

由国子监管理的八旗官学,学制"限十年",也就是"十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程序为:八旗子弟,年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者,经八旗总司令同意,以印刷咨询方式送国子监,由八旗教辅带领到班级翻译、书写、背书,分别进行班级测试,秉公选拔。每旗有满洲官生60人,蒙古官生20人,汉军官生20人。在满洲,30个人在满学研究文清,30个人在满学研究汉字。如果有缺号的同学,也不一定要被抓去协助领。都是聪明帅气的孩子,送国子监考试。年轻时要学清,大了要学汉。

八旗官学设有教辅和教师,负责管理和教学,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当一个新生入学时,助教会找出这个学生此时在读什么样的书,并将记录转到医生办公室,以便日后检查。每一项研究和教学都有"作业本"老师们每天记录他们负责的几个学生的课程和进度。助教经常检查作业本,每季度交医生办公室检查一次。如果记录模糊,想蒙混过关,教学练习就记录一次,助教也记录一次。

每一个上学的学生,过了端阳节,的时辰到校,一天下来放学回家,相当于现在五点到十三点;中秋节过后,黎明到校,中午放学,相当于现在的7:00到15:00。这两种课表保证学生学习八小时。官方学校有学习用书,每个学生每天都可以亲自画,相应地"检查懒惰"。如果他旷课三天或者迟到几天,助教会批评教育他。如果他仍然拒绝悔改,助教将向他的老板报告,并将该学生开除出校。

对于13岁以上的学生,助教要定期为他们讲解经文。每月的三、六、九日要选择几部经典进行讲解,并让他们按期记录上述经典,从中挑选几部让学生再讲解一遍。道光《钦定国子监八旗课程》规定:"哪里有酒,公司就去各个学校考察,助教和老师带领学生去接班,等待指令。读者背诵经文;作家选择谈文理,或者采访文艺;研究满蒙的人采访满蒙翻译。成绩优秀者予以登记,春秋两次考试均获优;如果你气质平庸,说明你年纪太大了,书太少了,你是没希望实现的。无缘无故不到,就退回这面旗。如果助教和老师不早点出现,他们会各自记录不止一次。"骑射是八旗的基础,也是八旗官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所有学生到13岁以上要学会在平地上练习射箭,16岁以上要学会骑射射箭,每天都要接受射箭的教导。

八旗官学的学生考试有四种:平时考试(普通班)、月班、四季班、季班。完善的考核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八旗官生的出路还是很多的:一是可以入科举,考个监;二是获得笔糊风格;第三是得到一本语文书;四是获得司库、领袖、外交部长等职务。此外,还可以获得翻译、转录、礼仪官等。因此,八旗官学成为八旗子弟出人头地、步入仕途的捷径。

标签: 八旗官学国子监

更多文章

  • 萧何本是上级为何甘心屈居刘邦之下?(萧何为什么会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萧何,张亮

    众所周知,刘邦做皇帝之前,只是泗水的一个小亭子。虽然大小是官位,但说出来也就那样了。不太好听。当时萧何的控制力高于刘邦,所以萧何是刘邦的领袖。但是为什么后来,萧何愿意做刘邦的部下,让刘邦做首领呢?刘邦有什么样的能力是萧何比不上的?萧何原来的官职是沛县,是主官。他是沛县县令的主要助手,刘邦的首领。刘邦

  • 韩信真的活埋了自己母亲吗?他这样做有什么原因?(韩信为什么活埋母亲是真实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刘邦,小姐

    韩信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人都知道韩信在军事上的能力。因为韩信的加入,刘邦终于能够在军事上与项羽抗衡,扭转局势。但韩信最后还是被刘邦杀死了。虽然刘邦自己没有这样做,但吕后这样做是因为刘邦不想留住他。所以除了刘邦自身的原因,韩信也被杀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也就是说,韩信确实有才华,但可能不太会为人处事。而

  • 彭城之战韩信在干什么(传奇故事彭城之战韩信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刘邦,彭城

    彭城之战是刘邦最痛苦的战役之一,也是刘邦一生中最大的败仗。项羽以三万之众击败五六万人,不说丢人的事,对当时刘邦集团的实力也是致命的。也很复杂。如今,韩信作为兵仙,是刘邦的左膀右臂。韩信当时为什么不参加彭城之战?那时候韩信在做什么?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关于韩信去了哪里,史书上确实没有介绍,只能根据一

  • 德国明明知道会陷入双线作战为何还要进攻苏联(德国为什么进攻苏联 知乎)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联,德国,渡海

    德国长期轰炸英国,却没有渡海攻占英国,只是因为德国海军没有渡海作战和运输的能力。同样,英国渡海反攻西欧也是极其困难的。德国在西欧部署约260万兵力,理论上可以阻挡英军攻势,因此不存在两线作战的困境。否则德国在北非和巴尔干的战场应该算作"四线作战"。德国"巴巴罗萨计划"集结约500万军队,继续"闪电战

  • 风与衣的故事是哪个朝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帝喾,行健,刘力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这部剧上线了,还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历史剧。这部剧以前叫《大唐岳明》,现在改名为《大唐》。所以有人要问了,这个剧是哪个朝代写的?这部剧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1.风和衣服的历史背景。该剧以唐代贞观年间为背景,讲述了唐高宗永辉年间的故事。这出戏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所以不是真实

  • 契丹族和鲜卑族是怎么灭绝的?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少数民族被灭亡了?(契丹族消亡)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鲜卑,匈奴,契丹

    我们可能会了解到,中国古代80%的历史都是中原的历史,草原上的故事基本都被撇在一边,但我们的国家其实是中原和草原的结合体,两者密切相关,也会影响彼此的发展进程。从汉代开始,匈奴和鲜卑等异族开始出现在中原的视野中。因为统一了中原,草原也会统一,双方也会时不时的进行一些战斗。但几千年后,很多异族在当时直

  • 海湾战争萨达姆为何要向波斯湾倾倒万吨石油?(萨达姆把石油倒进波斯湾烧了多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伊拉克,科威特,萨达姆

    说起海湾战争,其实很惨烈,战争双方都觉得自己失去了理智,完全无视了周围的局势。据说萨达姆·侯赛因做了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时,他将500万吨石油全部倒入波斯湾。让我们不要谈论这个环境问题。500万吨石油不值钱吗?这已经被倒进波斯湾了,环境被彻底破坏了。那么萨达姆的想法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大家

  • 罗艺是怎么死的?他为什么要反叛?(罗艺被谁杀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罗毅,李世民,李靖

    隋唐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许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战争时期,在和平时期能打仗的人特别重要。在言情小说中,罗成父子也是那个时代的英雄。然而,罗成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罗毅是真实的,忠于唐高祖。但是后来李世民称帝以后,罗毅的地位不止三,但是他起来造反了。毕竟他战败了,被逮捕斩首了。那么,既然地位很高,罗毅为

  • 高洋从明君到昏君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高洋高演)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杨,北齐,精神分裂症

    前半生是天使,后半生是恶魔。这个描述可以说是最适合形容北齐的文宣帝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纠结最复杂的神王。最让他震惊的是,他的妃子薛健竟然被他杀死,然后把她的尸骨做成琵琶。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个恐怖的皇帝竟然含泪高唱:"美貌难再得"。让人感觉像个神经病。高杨出生时,长得非常丑,他的母亲娄昭君很讨厌他。当

  • 杨过和小龙女年龄差多少郭靖为什么反对他们在一起(杨过与小龙女和郭靖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小龙,所以,古墓

    《神雕侠侣》中,杨过逃出重阳宫,后被小龙女养大的玉凤蛰伤。孙婆婆见此情景,好心地把杨过带回古墓治疗。这是杨过和小龙女第一次见面。孙婆婆听说了杨过的身世后,想让小龙女收留杨过。起初,小龙女很犹豫,结果,孙婆婆出事了。小龙女只能答应遗言,照顾杨过。谁知日后两人有了情分,彼此都有了好感,不再是走捷径的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