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七号桥碉堡,这里指的是建于1949年的上海曹豹路七号桥北侧的一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碉堡。这个碉堡的提醒是非常巨大的,和两层楼一样高。底部有三个圆形子城堡,一个连着一个,里面装着一个很大的圆形子城堡。上面还有一个长方体结构的盒子。这个碉堡背后
的历史情况是怎样的?下面小编来看看吧。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出兵南下,剑指上海滩。国民党守军为了保卫上海,在北起吴淞,南至虹桥的20公里第一道防线上,修建了3800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和1万多座半永久性碉堡。
曹豹路7号桥,地理位置特殊,叫"上海市区的西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伪政府修建了"青香封锁线"在此建立"大调查"有十几个营房和一个两层碉堡式的大瞭望塔,周围有几个分城堡。1945年8月,新四军松湖支队几经周折,终于攻克了这个伪军据点,扫清了行军"障碍"。
从1949年1月开始,国民党守军在七宝地区修建了34个碉堡,并用"拍摄边界内的可达性"以强行驱逐500米范围内的居民为名,消灭一切建筑、竹园、树木,制造无人区。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当地的民工也被迫前往工地。
为此,中共地下党组织郭建春、赵瑞卿联合50多名副主任,串联发起"为民请命"活动,带"农民不种地,日子就不好过"理由,公开提出"碉堡的修建由卢根基建筑厂承包,费用已分摊到民间。农村不应该再有农民工"。这场斗争持续了五天,有效地延缓了敌人的计划。
七宝地区820多间房屋被烧毁,激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怒。当国民党军队攻入陈家塘(今平南一村、二村)作恶多端时,临海陈(中共党员)、兄弟冒着生命危险阻止,并抱住一名战士强行放火。敌人不得不从陈家塘撤退。
3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各村以不派工、少派工、只派女工或童工等各种借口坚持抵制建碉堡。敌人在陈家塘村找不到民工,于是他们抓了临海人陈,把他绑在树上鞭打他,强迫他派工人。代理专员李(中共党员)闻讯,身穿义务警服让开:"你有很多军队,到处都需要平民工人。我们村的人早就被带走了,常宝也没办法。"
赵瑞卿急中生智"给大儿子办喜事",拖住了邻居八个村的劳动力。他不惜重金举办宴会,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翔邦"而且满屋客人,三天没人上班。国民党守军首领恼羞成怒,派兵进入赵家,把赵瑞卿捆绑起来,拖到两三里外的小连桥天主教堂。一路上,赵瑞卿被打得死去活来。
上海外围淞沪会战打响后,七宝地下党支部组织力量实地观察地形,掌握道路、桥梁、河流等情况,收集国民党守军的人数、人员、武器装备和志愿军警察的编制、动态,撰写材料,绘制地图移交解放军。
中共党员杨德明利用扶梯进入正在他家居住的敌连长卧室,从抽屉里找到了虹桥、七宝、莘庄、梅陇等地的敌碉堡和战壕防御图,连夜送到地下党组织人工抄写,然后放回原处。
通过负责碉堡建设工程的卢根基建筑厂老板卢根全的侄子鲁迅,中共地下党组织还获得了郊区碉堡分布示意图,为解放军提供了重要情报。
1949年5月19日0时25分,解放军27军80师239团向7号桥碉堡发起进攻,被国民党守军顽强抵抗挫败。5月21日至23日,239团4营奉命连续进攻7号桥碉堡,遭到国民党交警11团的顽强抵抗。于是采取迂回战术,一举攻克两侧阵地并越过普惠堂,迫使守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人民解放军终于攻克了防线,打开了上海市区的西门,大步向"大上海"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