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战德国的双胞胎实验真相是什么?(二战时期德国军医实验的事实)

二战德国的双胞胎实验真相是什么?(二战时期德国军医实验的事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95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8:36

1945年5月8日,这一天终将载入史册,因为这一天纳粹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也成为了欧战胜利纪念日。虽然欧战胜利已经过去了75年,但对纳粹德国的历史进行澄清反思仍然是必要的。今天姬怡君就来重点介绍一个纳粹在集中营里对双胞胎进行的医疗"

实验"来一窥科学和现代是如被利用的,投下一场我们无法想象的人间悲剧。

双胞胎命运的转折点

十岁的埃瓦莫泽斯在奥斯威辛-比克瑙混乱的站台上拥抱了她的母亲。在到达这个死亡集中营之前,她被塞进了一节火车车厢,这是从匈牙利出发的一段非漫长的旅程。现在,她和她的双胞胎妹妹米丽娅姆靠得很近,而在她身边来回踱步的德国人则用德语喊着:"双胞胎!双胞胎!"

突然,一个党卫军士兵停在了这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孩面前:"他们是双胞胎吗?"

"这是好事吗?"母亲在颤抖。

士兵点了点头。伊娃·摩西的生活永远改变了。她和妹妹被党卫军俘虏,大声呼喊着母亲的名字,却不曾想这就是永别。他们的父亲和两个姐妹在同一天被送进了毒气室。

奥斯威辛幸存的孩子们摄于1945年1月27日,集中营解放日,最右边是伊娃和米丽娅姆。

伊娃和米丽娅姆成为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一项大规模非人医学实验项目的研究对象。这个项目只针对双胞胎,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像伊娃一样的孩子。

在约瑟夫·门格尔医生的带领下。医学研究"在的幌子下,奥斯威辛集中营3000名儿童遭受疾病、毁容和酷刑,疾病和人类的忍耐力成为明目胆的研究内容。

在集中营的火车站台上经过挑选后,这对双胞胎与其他囚犯分开,并立即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门格尔通常以双胞胎中的一个为对照,对另一个实施输血、截肢、强制授精、疾病注射甚至谋杀"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死去的人被解剖研究,他们幸存的双胞胎兄弟姐妹大多也难逃被杀被研究的命运。

双胞胎实验曾经帮助第三帝国的科学家证明纳粹意识形态已经"不好"对有遗传特征的人的歧视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而这些"劣等人"包括犹太人、罗姆人、LGBTQ、残疾人等等。这也是纳粹非常提倡并流行了一段时间的优生学。但讽刺的是,推动纳粹优生学的双胞胎实验最终导致了优生学的衰落。发生了什么事?

运送囚犯的火车车厢

优生学的信念

对于门格尔这样的优生学家来说,像伊娃姐姐这样的同卵双胞胎是最好的研究对象。他们的想法是,因为双胞胎有相同的基因组,所以他们之间的任何生理或表现差异都不是因为基因,而是后天的行为。优生学家认为,基因决定了犯罪或贫困等不良社会现象。他们认为选择性繁殖可以促进社会正能量,消除退化因素。

到20世纪40年代奥斯威辛-比克瑙开始双胞胎实验时,双胞胎已经在科学领域被研究了几十年。虽然之前的双胞胎实验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环境和基因一样重要,但是优生学研究人员坚持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实验发现新的东西。

这些优生学中的一位,奥特马尔·冯韦舒埃尔(OtmarvonVerschuer),在纳粹德国影响很大。他的论述影响了纳粹对犹太人、罗姆人和其他种族的政策,并认为种族有生物学基础。劣质"人们会玷污雅利安种族。作为强制绝育和选择性繁殖的倡导者,冯·菲舍尔收集了大量双胞胎的基因信息,并研究了统计数据,试图确定从疾病到犯罪行为的一切是否都可以遗传。他有一个门徒,一个年轻的医生,他就是后来领导奥斯威辛双胞胎实验的门格尔。

HotmarvonVerschuer正在进行一项双胞胎实验。

像他的导师一样,门格尔是一个狂热的种族主义者和纳粹忠诚者。1943年,他开始在奥斯威辛-比克瑙担任医务人员。起初,门格尔负责那里的吉普赛集中营,但在1944年,集中营里所有剩下的人都在毒气室里被杀死了。门格尔被提拔为整个比克瑙集中营的主任医生,以无情地选择新来的囚犯进入毒气室而闻名。

门格尔想继续他和冯·菲舍尔开始的双胞胎实验,现在他有一大批俘虏来做。尽管他早期的实验是合法的,但他在奥斯威辛-比克瑙的工作却是非法的。门格尔无视医学伦理和研究协议,开始在多达1500对双胞胎身上进行可怕的实验。

这些被称为"门格尔双胞胎"有些人名义上在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受到保护。他们没有被选进毒气室,住在单独的房间里,接受额外的食物和医疗照顾。但作为交换的代价,他们被迫成为门格尔非人的实验对象,门格尔获得了"因为他的权力,残忍和反复无常的脾气。死神"昵称。

约瑟夫·门格勒

作为一个实验对象,伊娃的生活需要她裸体坐几个小时,忍受身体的各种测量和比较。她被注射了一种不明物质,这种物质引起了严重的身体反应,她幸免于难。伊娃后来回忆道:

"作为双胞胎,我知道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从未被允许与营地里的任何人交流,但我不知道我被用于基因实验。"

双生子研究的困境和优生学的终结

就像之前季怡君提到的,双胞胎研究历史悠久,优生学本身甚至植根于双胞胎研究。英国科学家FrancesGalton创造了"在1883年。优生学"在最早的优生学研究中,他开始研究双胞胎。深受其堂兄查尔斯·达尔《物种起源》的影响,高尔顿对人类如何以及是否会将智力和其他特征遗传给下一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优秀"植入人体的遗传特征的潜力。

对于高尔顿和其他优生学研究者来说,双胞胎是了解哪些特征是先天的,哪些是后天获得的关键。通过问卷收集的数据,高尔顿研究了几十对双胞胎,以确定他们是如何变得相似或不同的。他最终得出结论,双胞胎之间的相似之处是由于他们的基因。

弗朗西斯·高尔顿。

尽管按照现代标准,高尔顿的双胞胎研究有失偏颇,存在严重缺陷,但它为优生学运动奠定了基础。它也让其他优生学相信双胞胎是研究先天和后天的理想方式。然而,尽管优生学认为双胞胎可以帮助他们创造一个更完美的人类,但双胞胎实验的许多结果一直让科学家困惑。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一群美国研究人员对比了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发现尽管他们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相似,但他们的智商却大相径庭。

这些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尽管双胞胎可能是探索先天-后天之争的最佳途径,但优生学坚信可以通过控制婚姻或淘汰遗传特征不好的人来促进良好品质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

纳粹的倒台也结束了门格尔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对双胞胎的实验。在战争结束时,这"死神"设法逃脱了起诉。在纳粹同情者的保护下,他生活在南美洲,直到1979年在巴西去世。

正在进行双胞胎实验的医生。

虽然门格尔逃脱了法律制裁,但他的同事们却没有。1946年,一群曾在纳粹死亡集中营实施安乐死和进行医学实验的德国医生在纽伦堡受审140天。这次审判导致了七个死刑判决和纽伦堡法典,这是一套影响了现代知情同意和医学实验概念的研究伦理。

在奥斯威辛接受医学实验的3000对双胞胎中,只有200人幸存。其中有伊娃和米丽娅姆。20世纪70年代,伊娃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寻找其他幸存者。最后,她和米里亚姆成立了一个名为“奥斯威辛纳粹死亡实验室实验的孩子(ChildrenofAuschwitzNaziDeathLabexperimentssurvivors)”的非营利组织(巧合的是,CANDLES这个缩写的意思是蜡烛),并找到了另外100多名双胞胎幸存者,记录了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奥斯威辛遇到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实验对他们健康的影响。

战争结束时,纳粹有意识地销毁了集中营的各种犯罪证据,包括实验记录。但是像伊娃这样的幸存者和目击者让双胞胎实验的残酷不被遗忘。伊娃本人于2019年7月去世,享年85岁。

参加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的伊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纳粹科学家用来为种族灭绝辩护的双胞胎研究最终终结了优生学。面对双生子研究揭示的难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和世界范围内对纳粹医学实验的谴责,科学家们集体放弃了优生学,这个领域也就消亡了。

今天,双胞胎研究的概念仍然受到挑战,因为研究表明,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基因变异。然而,双生子研究仍然用于了解更多与年龄相关的疾病、饮食失调、性取等。与此同时,美国宇航局对双胞胎宇航员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提供了微重力如何影响人体的新线索。

毫无疑问,双生子研究有其科学价值,但直到现在仍有争议,因为人们希望避免那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历史。当然,科学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如何判断研究的伦理和价值标准呢?科学是如何成为纳粹的帮凶和人性的敌人的?作为后学者,应该如何面对这段历史强加的枷锁?思考这些问题,才是记住纳粹双胞胎实验乃至第三帝国所有恶行的最大意义。

标签: 双胞胎纳粹奥斯威辛

更多文章

  • 萧何为什么推荐曹参为相不推荐陈平呢?(萧何 曹参 为什么听刘邦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何,宰相,刘邦

    萧何快死的时候,汉惠帝问他,哪个当宰相比较好?萧何的名字人尽皆知,陈平的名字也一定人尽皆知,但是萧何推荐了一个叫曹参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曹参比陈平更糟糕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揭秘吧!说到萧何,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他是刘邦得天下或者说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虽然不是武将,但在比武中的作用更大,

  • 晋文公流亡多少年?(晋文公是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重耳,晋国,楚国

    说到晋文公,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实际上相当强大。他有一个关于他流亡的故事,最后他成为了一个流亡国家的国王。所以有人要问,这个晋文公·重耳流亡了多少年,最后怎么变成了晋文公?他的人生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一起分析一下!晋文公流亡了多少年?晋文公已经流亡了近19年,其中的辛酸和

  • 希腊人的故事讲的什么内容?希腊人的故事书评(读希腊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希腊,雅典,伯罗奔尼撒

    《希腊人的故事》是另一本关于世界文明史的书,也是她的收官之作。作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矢野七学生在中国也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从她的书中了解世界历史,我们总能看到完全不同的一面。从《希腊人的故事》的片名可以看出,这次它聚焦的是这个被称为世界文明中心的地方。希腊有过最辉煌的时期,但也跌到了谷底。如果你

  • 人渣反派自救系統内容简介人渣反派自救系統书评(人渣反派自救系统讲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攻击,小说,自救

    《渣渣反派自救系统》是一部由墨香和童丑共同创作的唯美小说,2014年9月开始连载,11月正式结束。它的风格是典型的网文类型,有些文字比较通俗,所以感觉第一部分不太吸引人。不过整本书的人物结构和剧情设计还是很用心的,看起来也很有趣。一旦被吸引,恐怕就很难走出来了。其实这种小说是要好好过日子的。如果要改

  • 蒙古西征遇到最顽强的抵抗是哪一次?范延堡之战(蒙古西征最大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兰丁,蒙古

    在成吉思汗第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碍。但是,一次最顽强的抵抗还是让成吉思汗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这一次也是他西征途中遇到的最大障碍。这场战争是蒙古和花剌子模之间的"番燕堡之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战役。一."番燕堡之战"背景。"番燕堡之战"之前,成吉思汗已

  • 战场上的士兵心中会有多恐惧?(士兵怎么克服战场恐惧感)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争,伤亡,场上

    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很残酷。无论在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战争带来的伤害或破坏永远是超乎想象的,永远是远远大于发动战争所获得的利益。可以说,战争本身就是一场"零和"所以孙子在他的《孙子兵法·攻略》一书中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者也。于是,兵攻城,敌随,兵随,再攻城。"尤其是到了现代,随着热武器尤其

  • 西汉大将周亚夫是怎么死的?(西汉名将周亚夫之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亚夫,皇帝,汉景帝

    韩晶时期,有一位屡立战功的将军周亚夫。他也是王朝的宰相,军事能力相当出众。只用了三个月就平息了七国叛乱,汉武帝也很重视他。在弥留之际,他告诉韩晶皇帝周亚夫,他可以重用它。然而,这样一个待遇优厚的将军最终却锒铛入狱,绝食而死,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周亚夫最后的结果?据说周波

  • 一斤等于多少两?为何古人要将一斤定位两?(古代说的一斤等于多少两)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蠡,单位,李斯

    中国古代各地文化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计量单位方法,也有自己的货币和生活方式。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意识到有必要统一货币和计量单位,于是就诞生了单位金和李。那么为什么要把16两定为一斤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当年负责这个计量单位的是名臣李斯,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中国人

  • 什么叫无所不知?了如指掌,引经据典。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彭阳,刘备,益州

    彭阳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员,彭阳原本在刘璋手下,在益州担任书辅。但后来有人污蔑彭阳为刘璋,导致彭阳沦为奴隶。正好刘备在益州,彭阳想投靠刘备,就去找庞统做中间人。彭阳真的很有才华,但是他很容易骄傲自大。诸葛亮对他非常不满,后来刘备渐渐疏远了彭阳。这次要向你介绍的习语"了解你的手掌,然后谈论它"和彭阳有关

  • 世界第一枚邮票发明者是谁?(历史上第一枚邮票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希尔,邮票,罗兰

    说到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发明者是谁,这个问题还是挺复杂的。估计经常集邮的人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稍微研究一下就好了。如果你不想学,你可以看看边肖给你的文章。以下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发明者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有需要的不要错过!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发明者不是别人,正是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