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战戴眼镜的日本兵是怎么回事(二战的日本兵大多都叫什么)

二战戴眼镜的日本兵是怎么回事(二战的日本兵大多都叫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98 更新时间:2023/12/31 3:03:56

我相信我们看过很多反映抗战的电影或者老照片。我们经会发现一些日本士兵会一副小圆眼镜,这种小眼睛的日本士兵形象已经成为日本军官的标配。众所周知,很多国家参军时,对新兵的视力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散光、近视,很多都不能当兵。那么为什么二战日军中

会出现戴眼镜的士兵呢?而且这种兵的比例还是蛮大的。

1.近视的增加

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的人近视,戴眼镜。眼镜对日常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航空空消防等特殊职业都需要很高的视力。征兵要求视力高,视力差的人不能参军。

战场形势复杂。眼镜虽然可以让视野变得清晰,但是非常脆弱。一个高度近视的人,一不小心就会受损。不戴眼镜,他会变瞎,看不到前方。他怎么打?而且玻璃镜片甚至可能划伤眼镜,从而对士兵本身造成伤害。另外,镜片是玻璃材质的,在阳光下或光线下会反光,容易暴露埋伏士兵的位置,对战争非常不利。

除了军官,我们很难在各国军队中看到他们"眼镜士兵"但是在二战时期的日军中,很多士兵都戴眼镜,这其实是日本国民素养造成的。20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贫困,成为工业化强国,日本不仅发展工业和军事,还大力发展教育。日本在1900年实施六年制义务教育。日本人无论家境如,无论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从小就要学习。1904年,日本的小学入学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但当时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根本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很多人都是农民,很多农村没有电。只有油灯才能在黑暗中照明,何况家家户户都有灯。没有明亮的电灯,日本的孩子需要阅读作业,但在昏暗的油灯下阅读,非常容易近视。因此,许多日本孩子很小就戴上了眼镜。在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之前,日本人的近视率高达20%。

日本军官大多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化素质水平较高,戴眼镜的人较多。1927年,日本颁布了义务兵役制。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只要没有残疾或患有传染病,都必须服兵役。因为上学,近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日军里一直有很多戴眼镜的士兵。

2.兵力不足的无奈之举。

开始的时候,日军会尽量挑选视力好的年轻人参军打仗,"眼镜士兵"比例不高,当时戴眼镜的大多是军官。当时日本仅维持17个常备师团,军队多达10万人。这些士兵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军事实力。在1937年,三个日本士兵可以对抗六七个其他士兵。

然而,挑起二战后,日本并不能快速取胜。战线的延伸,战争的无限期结束,许多战场的围攻,都使日军损失惨重。日本为此多次扩军,也降低了征兵年龄和条件。近视根本不能成为日本人参军的障碍,只要身体正常,就得被拉去当兵。此时,"眼镜士兵"更有甚者,战场上还有很多身高不足1.5米的少年"娃娃兵"。

然而,戴眼镜的士兵远不如不戴眼镜的士兵有效。起初,戴眼镜的士兵被安置在非战斗部队,从事卫生员等技术工作。但是后来日本前线没人了,这些戴眼镜的士兵也冲到了前线。

然而,并不是所有兵种的士兵都能戴眼镜。海军和飞行员是陆军的精英。虽然人少,但是对视力的要求非常高。即使兵力不足,也不会招近视兵。1943年日本严重缺兵,但是划定了底线,不允许海军和空陆军招收近视士兵,所以这些视力不好的人"眼镜士兵",被编入军队。

3、"眼镜士兵"结束了

在日常生活中,眼镜会起雾,或者不小心磕掉,已经觉得有点麻烦了。不用说,眼镜在战场上给日本士兵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战场上有很多意外。眼镜容易碎,士兵容易丢眼镜。但是士兵在战场上是没有机会得到一副新眼镜的。许多士兵丢了眼镜,变成了"盲目"根本看不清楚对方。他们有的近视到连走路都麻烦,战斗力几乎为零。

何时"眼镜士兵"有大量出没的时候,也是日本优质老兵枯竭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很多战场"娃娃兵"他们个子小,戴眼镜,根本不会刺刀,战斗力弱,很难打得过其他国家的士兵。

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眼镜士兵"还不错,大部分被安排在非战斗部队,在二线岗位,从事技术工作。虽然有的冲在前面,但是数量少,占的比例小。日本投降后,许多日本士兵滞留在中国。我们知道很多戴眼镜的日本兵是技术兵,所以选择他们为中国军队服务或者让他们教一些技术知识,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还有这些"眼镜士兵"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回到了日本。

但是太平洋岛上的日本"眼镜士兵"但没那么幸运。在太平洋战场上,往往需要埋伏在雨林或者坑道里,但是眼镜会反光,非常容易暴露位置,对日军非常不利。在雨林里,动植物是不反光的,反光的地方一般都是人类,这也成了美军判断日军位置的好方法。

美军只要看到有反光的地方,就会朝它开枪,所以很多日本兵因为戴眼镜,麻烦很大。太平洋战场的日军几乎得不到补给。当食物和贝壳用完了,就真的完了。这时,弹药耗尽的日本兵就会冲出去冲锋。当然,这个罪名无异于自杀。丢失的眼镜"盲目"军人也不例外。他们中的许多人拿着没有子弹的枪在最后大喊"大日本帝国万岁"是的。

大量的"眼镜士兵"是当时教育政策实施的负面结果,也是大量兵力消耗后的无奈之举。但是二战结束后,戴眼镜的日本人不多了,因为战争中死了大量的男青年和学生兵。二战后日本人口少了,自然戴眼镜的人也少了。

标签: 日本眼镜士兵

更多文章

  • 曹操是如何打赢潼关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潼关,马超,曹操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曹操。说起曹操,很多人还是知道他的。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大侠,在当时的场景中仍然有很大的作用。曹操不仅能打仗,而且有非常强大的头脑。当时的曹操可以说是无论做什么都成功,但是曹操是如何在非常著名的潼关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细节吧!如果说《三国演义》中有哪一段话特别

  • 哈利·波特·纳吉尼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和伏地魔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伏地,吉尼,阿尔巴尼亚

    说到《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宠物,一直依附于伏地魔的大蛇纳吉尼备受关注,因为这绝对是《哈利·波特》中最有存在感的生物。如果无情的伏地魔还有一丝感情,那么这一丝感情绝对是留给纳吉尼的。否则,伏地魔怎么能把纳吉尼变成魂器呢?看过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朋友都知道纳吉尼在变成蛇之前是一个美丽的女孩。由于母系

  • 男色文化所表达的是什么(男色怎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治,大正,学生

    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结束后,武士的道学很快就消失了。但在明治时代,男性文化依然存在,没有受到当时社会的歧视。在日本明治时代,除了街头小贩之外,未来国家栋梁之一是一大特色,那就是学生中的男性色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那些雄心勃勃、致力于学习的人认为,与其沉溺于"软校"不如选择"硬"男色。1.在同龄人中很受欢

  • 百鸟朝凤的意思是什么?故事是怎样的?(百鸟朝凤指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凤凰,林里,鸟类

    说起《百鸟朝凤》,估计很多朋友会想到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区的民乐。这是一首充分展现中国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透过这首曲子热烈欢快的旋律,再加上成百上千的鸟鸣和歌声,闭上眼睛想象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奇观。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首歌,那么朋友们知道凤凰展翅飞翔的故事吗?现在边肖会告诉你。

  • 吸血鬼真的存在吗?(吸血鬼真的存在吗好像和他找对象)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吸血鬼,卟啉,他们

    我相信我的朋友们已经看过许多关于吸血鬼的电影或小说,如《黑烟传奇》、《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吸血鬼大多苍白美丽,行动能力超乎认知。之所以有这么多经典的吸血鬼作品,主要原因来自于西方传说,神秘的吸血鬼种族占有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吸血鬼的传说起源于东欧

  • 东胡族的起源是什么怎么灭亡的?(东胡族和夷族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湖,胡人,匈奴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东胡人这个名字。东胡族是中国古代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型部落联盟。同样是游牧民族,东胡这个名字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名字,而是中原为了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给他们起的名字。但是历史上东胡人的知名度显然不是很高,至少不像匈奴人。那么,东胡人是如何起源并最终消失在历史中的呢?1.东胡人简

  • 你什么意思,傲慢的计划?《傲慢的士兵》典故来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侯,刘备,诸葛亮

    据说黄忠加入刘备的时候,已经60岁了。这个年纪在三国里算是长寿之人了,但黄忠还在壮年,能亲自御敌。言情中描写黄忠的篇幅不多,但每次写到黄忠都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箭术高超,还能运用各种策略来统治敌人。这次要向你解释的习语"傲慢士兵的计划"和黄忠的事迹有关。刘备也很担心黄忠的能力,但黄忠用行动证明了

  • 艘潜艇冲进美国舰队群为何一艘航母都没有击沉?(一艘核潜艇能否攻击一个航母编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潜艇,德国,大西洋

    了解过二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二战期间,德国海军真正的实力是他们的U型潜艇,人们称之为"狼"。德国建造U型潜艇的速度非常快。战争期间,平均每月生产19艘U型潜艇。德国U型潜艇对盟军的大西洋航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的是为了阻止美国人横渡大西洋。1942年7月,美国人终于成功地对航行在北美东海岸的船只实施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起名那么奇怪?那些姓是失传了吗?(战国为什么起名子那么奇怪)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姓氏,名字,中国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发现了,在秦朝建立以后的历代,人们取名字的时候,名字除了文字之外,都是以简单的姓氏形式出现的,但是名字的格式还是很一致的。但在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取的名字听起来很奇怪,如茯茶、、蜀等。这些名字听起来总是很奇怪。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是怎么取名字的?1.为什么茯茶、勾践、蜀的名

  • 自有公论什么意思?自有公论典故出处介绍(自有公允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直,刘备,张角

    刘在早期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在与黄巾军的斗争中取得了很多成绩。其实刘备、关羽、张飞也是经过层层选拔,才得以互相欣赏,结拜为兄弟。如果对方没有实力,大家互相鄙视,也就没有所谓的忠诚。这次要向你解释的习语"自己的舆论"这与刘早期发生的一件事有关。当时,三兄弟加入了鲁直的军队,但鲁直却遭到诬陷和逮捕。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