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联的“雷雨计划”是什么?

苏联的“雷雨计划”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76 更新时间:2023/12/11 0:46:41

1941年6月2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一天,纳粹德国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并袭击了苏联。战争初期,苏联的反应相当微弱。三百万德国人攻击苏联。当初苏联西部66个机场遭到狂轰滥炸,短短半天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300架

在起飞前就在机场被摧毁。在战争的前18天,苏联损失了2000列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30万苏军被德军俘虏...

1941年,苏联丧失了70%的工业生产能力,基础工业产量仅为德国和德占区的33%。1942年,苏联生产了德国25%的钢铁,20%的铜和铝,17%的煤。只有石油产量超过了德国。

当然,苏联前期的混乱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最后关头指挥的问题,但仓促的准备肯定难辞其咎。那么你可能会想:以斯大林的能力,难道他没有实现德国的野心吗?

这是不可能的。苏联前期表现不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苏联刚刚经过"清洁"国内政治秩序尚未完全恢复;苏方低估了德军的冒险程度;苏联不够信任英国。但是,苏联对德国绝不是完全警惕。事实上,苏联不仅对德国高度警惕,甚至有一种说法是,苏联很可能有一个和平"巴巴罗萨行动;针锋相对的行动计划-";雷雨计划"!

2001年出版的《二战秘密档案》(俄罗斯学者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著,2001年出版俄版,2005年出版中译本)认为,苏联早就有对德国的进攻"雷雨计划"!

希特勒是个战争狂,但斯大林不是吃素的。英国和法国参与了"安抚政策"我本想把灾难引苏联,然后看着两个家庭输了之后互相占便宜,结果自己玩自己。希特勒正在西线苦战(当时西欧只有英国凭借海峡顽强抵抗)。斯大林会不会有同样的想法,希望希特勒和西欧互相争斗,然后...?

基于这一战略,1941年3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西线扩的战略计划",就是进攻德国(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使苏联和德国直接接壤)!原计划是6月12日进攻,但由于准备不足,已经延期…

然而,斯大林和苏联的其他高级官员对希特勒的疯狂毫无概念:他们在西线崭露头角之前入侵了东方,这使苏联不知所措…

这是二战秘密档案里的说法。不过这个事情到底是真是假,目前还没有证实,但是基本判断可能性不大,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且根据苏联战前的表现,苏联也不可能有这么周密的准备。

不过,换个角度,先说一下。苏联有攻打德国的军事记录吗?那是肯定的。正国家都会以邻国为假想敌来想象和制定军事战略(连加拿大都有它对抗美国,还有著名的美国"彩虹战争计划"),所谓防备。问题是:这是总体军事计划的一部分还是真的是苏联的国家战略?

这里面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战争前夕,苏联在西线集结了大量兵力(这也是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惨重的原因)。这么多军队到底在干什么?是用来攻击的吗?还是为了防御?

德国陆军元帅冯·曼施泰因在他的《失去的胜利》一书中的分析是:俄军应该是一种"能够应付各种情况"战略准备,通常用于防御,但一旦"世界变了",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西进,但总体上是处于守势,但对德国也是很大的威胁。当然这是德国人的观点,前纳粹德国将军明·冯龙写的《失落的世界帝国》也是这么说的。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借口。德国人说:我们不是这样;有罪"只是我们比苏联人起步早。如果我们不开始,苏联会打我们…

但是,即使按照这个俄罗斯学者的说法,这个计划真的存在,苏联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即使苏军真的捷足先登,如按原计划于6月12日发动进攻,他们遭受的损失也不会比实施“巴巴罗萨”计划时少。"-二战的秘密计划

原因是什么?苏联的能力太差了,德军对苏作战的准备早已进行。大家都看到了"雷雨计划"介绍可能有点混乱:苏联高层准备大规模进攻德国,大量出兵西进。但是因为德国人先打了他们,苏联没有准备,所以一片混乱…

这听起来多奇怪啊:哦,你们准备大规模进攻德国,结果你们自己的保卫战怎么连一场都打不好?对吗?

其实苏联损失惨重更多的是因为内部问题。至于苏联有没有对德国提起军事打击,这个肯定是真的。但是,苏联真的把这当成国家战略了吗?目前来看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标签: 苏联德国计划

更多文章

  • 法国在德意志统一路上起到什么作用(法国为欧洲统一作出了哪些努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普鲁士,拿破仑,三世

    1851年12月,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事实上的独裁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学会了像他的叔叔老拿破仑一样穿黄袍。身在伦敦的马克思对这个窃取了1848年革命果实的野心勃勃的人恨之入骨,发表了著名的《路易·波拿巴的十八个雾月》,结尾用了一个比喻:"但是,如果皇袍最终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

  • 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真的是汉文帝霸陵么(白鹿原江村安置)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恒,蒋村,皇帝

    最近在河南发现了一座新的坟墓,而且这次是属于非常著名的中国皇帝的,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据说Xi白鹿原蒋村墓是中国皇帝的陵墓,那么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看看吧。2021年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网上会议。这次会议明确确认了陕西Xi白鹿原蒋村墓为中国皇帝巴陵。这个蒋村墓位于陕西省X

  • 阿育王是如何将孔雀帝国推向巅峰的?(孔雀王朝第三代阿育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帝国,阿育王,孔雀

    说起印军,可能很多人不削,但这大概是近代的一些政治形象使然。其实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时期,军事实力也是令人敬畏的。印度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诞生于阿育王孔雀王朝,也就是中国的战国时期。有人可能会说,印度历史上不是有个莫卧儿帝国吗?印象深刻吧。!嗯,是的,莫卧儿帝国是强大的,但它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没有去泰山封禅(唐太宗李世民封禅泰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皇帝,泰山

    说起禅宗,了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隆重的帝王大典。一旦禅位关闭,就意味着皇帝在历史上有很大的荣誉和功绩。不过,拜禅的地方是泰山。但是李世民作为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他为什么不去崇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据了解,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曾在泰山祭奠过,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

  • 丘处机为什么会得到成吉思汗的召见?(电影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丘处机,全真

    说到丘处机,你一定会想到金庸笔下的全真道士丘处机,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人物,比如王重阳、全真七子、郭靖杨康等等。但是,不要以为是金庸先生发明的。历史上真的有丘处机,他真的是全真教的宗师。他也是思想家、政治家、作家等。他是那个时代极其受尊敬的道士。而且他是成吉思汗召见的。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召见他呢?说

  • 金银纪念币为什么没有按照上面的金额销售?(金银纪念币如何增值)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纪念币,金银,金币

    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纪念币出售,上面标有不同的金额,就像普通硬币一样,只是功能不同,不会以硬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但是既然标注了金额,为什么总不能按照标注的金额来卖呢?如果没有,标注金额有什么意义?纪念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们来看看今天纪念币的销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铸造的金银币已不再履行流通职

  • 十二章纹的含义是什么十二章纹在古代服饰文化中的体现(古时候衣服上有十二章纹会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月亮,图案

    在古代,十二章代表不同层次的服饰。据说十二章起源于舜帝时期,到了周朝,周公规定衣服上只能留除日月星辰之外的九个掌纹。其中龙纹称为龙周,是皇帝和领主的服饰。但秦始皇时期废除了纹章制度,直到东汉才重新启用,一直延续到清朝。可以说十二章基本上伴随了中国的整个历史时期,是古代服饰文化非常重要的体现。那么接下

  • 为什么检察系统会失败?无法消除的火葬。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士族,制度

    汉文帝曾上书,要求有德之人能言谏,这就是检察制度的雏形。到汉武帝时,检察制度逐渐完善,各科补充,标准统一。但考察制度虽然要求考试,但选拔出来的人才还是地方官员向上级推荐的,难免有好处,并不能保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所以科举制度是有弊端的,所以会被科举制度取代。到了东汉末年,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明显了,大家

  • 古时候不能用手绑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深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不能,锄头,就是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虚弱无力时,我们通常会说他的手无力。然而"手不能缚鸡"的含义不仅仅是表面的,还包含着深刻的含义。今天是个合适的时机,借此机会告诉你一些关于"手不能缚鸡"还表达了什么,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有很多谚语隐藏着不同的智慧,但现在人们很少去思考它。如果能有兴趣多了解一下,

  • 切尔卡瑟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切尔卡瑟战役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德军,苏军,苏联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1942年夏天,南部地区一直是苏德战场的焦点,双方最大、最精锐的主力部队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944年初,苏联两条战线卡内夫的德军形成侧翼攻击,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苏军不顾冬春泥泞的地形,决定拔掉这颗钢钉。1月28日,以苏联近卫军第五坦克军为首的精锐部队完成了对突出的德军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