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英国想租借香港年为什么清政府坚持年?(英国租借香港是什么条约)

英国想租借香港年为什么清政府坚持年?(英国租借香港是什么条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88 更新时间:2023/12/31 12:29:18

我们知道清朝末年,腐败的清政府无能到在战争中打不过其他国家,并且割地赔款,签订了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香港被清政府租借给英国,共99年。但是这个时候让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是99年?据说当时英国的要求是一百年,但清政府坚持只租99年。这是

真的吗?1999年还有其他意义吗?

1.英国欺负大清软弱,先后让大清割让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租借新界。

英国绝对是19世纪欺负中国最多的国家。难怪当时大清国势单力薄。

中国在17和18世纪相当强大。清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统治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时候因为闭关锁国,中国停滞不前,但是欧洲的工业时代来了,生产力大大提高,武器等装备发展很快。因此,欧洲国家加强了对外侵略。

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早期各国采取的是商业渗透,尤其是鸦片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输入清朝,大量的金银被欧洲各国带回。在这些国家中,英国绝对是老大。

19世纪初,中国市场充斥着来自英国的鸦片。看到中国"温水煮青蛙"道光帝见危,林则徐也在"睁大你的眼睛。放眼天下,君臣共识是鸦片不对。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在林则徐手下展开。

说实话,"禁烟行动"效果不错,但也惹恼了英国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民没有打胜仗,于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他们没有谈论赔偿金额或大英帝国的优惠贸易政策。在这里,他们只谈了被割下的香港岛,无条件永久割让,白纸黑字。

英国人尝到了甜头,终于知道清朝原来是一个"贵州的驴"。不久后,英国与法国卷土重来,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是在1856年。英国人似乎缺钱。

清朝还是打不过。1860年,清咸丰皇帝去热河,于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签订了。还赔钱,砍地,砍哪里?九龙半岛永久割让。

永久割让意味着这个地方属于别人。

1898年6月,英国从清朝租借新界,省却了麻烦,使不战而得成为可能。从那时起,香港的三个主要地方都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

2.为什么要租赁99年?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是真的。外国列强不时入侵中国,英、法、俄、德、日等国相继来华侵略,赚取"额外收入"。大清一个都打不过。

1898年3月6日,德国向大庆租借胶州湾。能不同意吗?人们已经占领了胶州湾。大清当然同意了,但关键是惹不起。德国要求租借100年,清提出"少"于是德国少了一年,变成了99年。

现在,英国人嫉妒了。怎么会这样?在中国拿这块地太容易了!很划算。结果英国也厚颜无耻地要求租借,慈禧当然不敢得罪大英帝国。于是,英国于1898年6月9日开始租借香港新界,租期也是99年。

法国看到了,不如租借。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忽悠一块地,于是在1899年租借广州湾,租期99年。

对于香港和新界,英国采用租赁,主要是省事,没别的。如果要继续砍地,就必须再打一场仗才能实现。所以,英国向德国学了这一招:租借。到期后,如果中国继续疲软,那就继续租。

为什么是1999年?没别的,跟德国人学的,也没什么很复杂的原因。

3.大清有没有争取把租期降到99年?

有一个传说特别真实,说清朝为了把租期降到100年以内,据理力争,大打出手。它为什么要拼命?传说租期真的要100年,对方可以把地占为己有。

这是一个不能再假的假新闻。他们绝望了吗?凭什么?对方提出要租,没多久这边就同意了。没有战争,也没有激烈的对抗。不是只有英国租,德国、法国、日本都租。清政府害怕别人的坚船利炮,在恐慌和极度无奈中,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

或许,签订协议后,李鸿章等人会吐槽,大声问候女王和她的祖先,但这些都没用。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拼命的挣扎,也没有拼命的力气。

至于租约,100年后就成了人家的地,那是扯淡。人家实力强,租个三五十年可能就变成别人的地了。但如果我们自身实力强大,不要说租99年,租几百年,甚至割让的土地都可以收回。

二战后,广州湾、胶州湾回归,鲁大等地也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公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并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1997年以前,英国租借的新领土会归还,甚至割让的香港岛、九龙半岛也会归还,因为那是强迫条约,新中国拒绝承认。如果你不还,那就开战。

面对邓公的决心,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出门时因为腿软,失去了铁,摔倒在地。她对小邓公产生的能量印象深刻。

1997年香港回归,被葡萄牙占领了几百年的澳门也在1999年回归。一切都是实力说话。

面对英国租借香港一百年的要求,清政府打不死,也没有力量打死。它只是象征性地提出缩短租期,英国同意了,参考德国的租期,定为99年。

标签: 英国租借租期

更多文章

  • 明朝是如何防守北方游牧民族进攻的?明朝国防体系介绍(明朝的军事体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海禁,国防

    其实宋朝和明朝都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所灭,但是从军事实力上来说,明朝还是远远强于宋朝的,明朝灭亡的原因占了大头。总的来说,明朝至少在大部分时间里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明朝是怎么做到的?事实上,明朝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国防体系,包括继续修建长城。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其实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不是秦始皇会上的

  • 指环王魔戒代表的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指环王魔戒的存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魔戒,能力,王中王

    大家都看过电影《指环王》系列和《霍比特人》系列。《魔戒的故事》是一部史诗作品,里面的人物设计非常经典。矮人、人族、精灵、亡灵、巫师、兽人等。《魔戒》的情节是围绕至尊魔戒展开的,边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魔戒一定有它的意义。那么,魔戒是什么意思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回过头来看,不,故事

  • 荷兰为何非要改名尼德兰?并非心血来潮背后大有原因(荷兰改名尼德兰辟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荷兰,尼德兰,中国

    其实去年底的国际事件还挺多的,但是最近有一件事很吸引人,就是荷兰好像改名荷兰了,看得出来荷兰政府非常非常执着,这是必然的趋势。那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荷兰一定要改名为荷兰?这背后有什么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其实道理很简单。荷兰的正式场合通常被称为"荷兰

  • 如何评价王安石?同时宋朝的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司马光,评价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在文学上造诣很深的学者,也是一位政治家。即使你没有听说过或者背过他的诗,你也一定知道"王安石变法"。然而,这一次,变法最终失败了。虽然历史上对王安石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纵观这些评价的时代,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负面评价都是在民国之前,也就是说王安石的历史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那么古人是如

  • 我国科学家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小时是怎么回事(将光储存1小时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量子,存储,晶体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那就是"中国科学家将光的储存时间提高到1小时"天啊,这太强大了,所以边肖不得不问,这是怎么回事?光真的可以储存吗?它是如何储存的?这些问题也很有意思。我们来看看简单的拼图分析。1.中国科学家把光存储时间提高到1小时后发生了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日宣布,该校李传峰、周宗权研

  • 古人说的&;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有什么道理?(古人说的万里江山)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夏天,冬天,坐在

    说到"冬天没有石头,夏天没有木头"其实这句话经常被提起。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也包含了很多哲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了更多的哲理,所以我们不妨跟随边肖来揭示它的含义!第一,从养生之道。看《黄帝内经》怎么说"冬病""夏病"好的。《金匮严阵》中说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视其位置而定,也是针石。

  • 庞统到底长什么样子?庞统不得孙权青睐真的因为长得丑吗?(庞统长得帅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庞统,孙权,鲁肃

    外表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张非常重要的名片。长得好看的人,走到哪里自然都会吸引眼球,而长得天生一般甚至丑陋的人,总会让人觉得不讨人喜欢。但毕竟一个人不是以貌取人。没有美貌,他可能很有才华。历史上在三国时期的庞统,史书记载他长得很丑。但也有人认为孙权没有重用他是因为他长得丑。这是真的吗?《三国演义》里,当然

  • 袁世凯为何要将女儿嫁给溥仪?(袁世凯的女儿都嫁给谁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世凯,溥仪,清朝

    袁世凯,国贼,生于1859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早年在朝鲜发迹。回国后在天津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时期积极推进现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清朝皇帝溥仪被迫退位,用和平手段推翻了清朝。但是,这样一个逼迫清朝皇帝溥仪退位的人,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溥仪,这是不可理解的,

  • 商鞅变法时为什么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商鞅父子禁止一室)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戎狄,商鞅

    商鞅变法作为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变法,把秦国从一个弱小且不断被欺负的国家变成了山东六国都不可小觑的国家,并最终灭六国,统一全国。可以说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成就。然而,商鞅变法有一些奇怪的规则。比如过了一定年龄,不允许父子同居。为什么?商鞅变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有一

  • 慈禧的什么怪癖爱好让宫女们都傻眼太监们冒汗?(慈禧的十大癖好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太监,冰床

    古往今来,女人比男人更讲究生活。但清代慈禧太后这样精致的女性,却是前所未有的。每天没事就想办法奢侈自己,让自己达到更奢侈的巅峰。每天吃不少于100道菜,绝不穿第二遍衣服。除非你很喜欢,否则连马桶的马桶圈都是乌木做的。除了这些,她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爱好。冬天她总会玩两个项目给自己找乐子。每到冬天,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