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筷子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历史上筷子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61 更新时间:2023/12/14 9:09:11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从古至今,筷子都是大家吃饭的必需品。毕竟很多人只用筷子吃饭。毕竟筷子比刀叉灵活多了。那么历史上筷子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说到"筷子"我想在中国大家都很熟悉它,因为它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饮食工

具。同时,它有着非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一部分。

在古代,人类学会生火之前,都是吃"手抓饭"。在中国早期,人们学会生火后,每天都吃熟食。那时候的熟食大多是我们天晚上喜欢聚在一起吃的烧烤。人们都说热的食物好吃,当然古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食物热到你用手都抓不住。于是这位聪明的祖先折断了一棵树的两根树枝来盛食物,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双筷子。当然,没有关于这位智慧祖先的历史记载。

迄今为止,根据历史记载,最早的筷子是用骨头制成的。我们都知道,当时的古人喜欢用石头、骨头一些比较结实的材料制作工具。根据记载的史料,最早的骨筷叫骨筷,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但是当时发现的骨头做的筷子,这个我们还不知道"筷子"不管是不是我们现在吃饭用的筷子,都没有记载这种筷子是干什么用的。在夏朝之后的商朝,筷子被称为"Min"。那时候筷子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来吃饭的,很像吃火锅用的长筷子,是用来夹锅里的菜和的。

后来到了隋唐五代,材料也多了起来,发展到用金、银、玉甚至象牙、犀牛角制作筷子。这一点从现在发掘的古墓随葬品中就可以看出来,但这些由非常昂贵的材料制成的筷子,大多只会出现在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之间。

直到明清时期,"Min"它已经正式演变成我们使用的筷子,而不仅仅是从"Min"它变成了筷子,它的用法也受到了关注。

标签: 筷子我们中国

更多文章

  • 为何说白俄罗斯战役是炮兵之间的对战?(俄乌战场为何没有集群式炮兵作战)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军,德军,苏联

    从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很多人都会赞美火炮的作用,上帝称火炮为战神。炮兵是以使用火炮、火箭炮和战役战术导弹实施远程打击为基础,主要执行火力突击任务。当初拿破仑就可以凭借这种火炮的火力在欧洲横着走。后来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让德军误以为被一个炮兵师的炮火覆盖。这一切都向我们说明,炮兵是战争中火力的绝对力量。

  • 二战代号蓝色行动是什么行动(二战蓝色风暴行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斯大林格勒,苏军,苏联

    说起二战时期的蓝色行动,相信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不会陌生。蓝色行动是1942年6月28日至11月24日德军发起的一系列夏季攻势。行动计划是实现去年入侵苏联的计划。"蓝色行动;旨在给东线的苏军以毁灭性打击。德军的目标是攻占巴库油田和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为了完成这次行动,久经沙场的德国国防军南方军被分

  • 北宋灭亡的时候蔡京高俅怎么样了?(宋朝的高俅和蔡京是如何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徽宗,靖康,奸臣

    蔡京和高俅,如果你没看过历史,但看过水浒传,一定很熟悉。都是北宋的奸臣,但如果放在正史里,可能就不那么了解了。奸臣最活跃的时候,自然也是一个王朝将要灭亡的时候。那么,北宋灭亡的时候,蔡京和高俅这两个奸臣的下场如何呢?他们各自的结局是什么?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能。最后靖康之耻,宋朝皇室和王公大臣基本

  • 北魏河阴之变是怎样爆发的?河阴之变的受害者是谁?(河阴之变地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尔朱,太后,皇帝

    印盒之变是北魏的一次军事政变。由当时朝中权臣尔朱荣策划实施。最后,胡太后和元稹被杀,北魏政权濒临崩溃。尔朱荣杀了两千多名王公大臣,当时的鲜卑贵族和大家族几乎全军覆没。虽然尔朱荣控制了北魏政权,但经过这场战役,北魏失去了昔日的繁荣稳定,改变了北朝的历史走向。河影的变化是如何爆发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

  • 美国跳岛战术为何成功(美国跳岛战术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日本,太平洋战争,中途岛

    日本偷袭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无疑加速了日本灭亡的进程。1942年中途岛战役,日本海军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损失了4架飞机空母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战争以日本海军的惨败而告终。此战之后,日本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空中国打击,已经完全失去了空中国优势。中途岛战役后,美军开始依靠强大的空中国部

  • 如何评价《市场花园行动》失败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德军,蒙哥马利,行动

    二战市场花园行动,由于英军过于轻视德军实力,所以制定了如此激进的作战计划,是整个行动失败的关键,也打乱了盟军的作战计划。当时巴顿等人主张在现有战线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这样作战风险更低,因为盟军的后勤压力已经很大,经不起太大的消耗。但蒙哥马利等人认为此时德军已被严重削弱,可以直接深入德军控制区腹地,推动

  • 左冷禅为何能控制五岳剑派?他的武功并非是五岳之首(左冷禅瞎眼为什么杀五岳剑派高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岳,武功,我行

    左冷禅并不是武功最高的五岳剑派掌门。为什么他能控制五岳,成为五岳剑派的掌门人?其实松山派本来是在五岳中间的,最后因为其他门派给了它机会才跳到了五岳之巅。魔教十长老两次进攻华山,因为当时华山综合实力最强。最后双方都有损失,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原因。华山派的衰落完全是因为剑宗和七宗的内斗,而左冷禅此时带领

  • 古代科举有年龄限制吗?最年长的考生多少岁?(古代科举有年龄限制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科举,考生,古代

    现代高考在2001年取消了年龄限制,所以无论多大年纪的人,只要符合其他条件,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古代科举考试有年龄限制吗?其实古代科举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只是科举不是一年一次,多次参加科举会耗费很多时间。当然,能够考上状元是所有读书人毕生的梦想,也有少数大龄考生一直在坚持。比如清朝有个百岁考生。让我

  • 班超是如何凭一人之力再定西域(班超死在西域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班超,西域,疏勒

    我去找班超,我想很多网友都有一种感觉,他真的好像是一个军事天才。班超最有意思的是他以一人之力搞定了西域,那么班超的能力如何呢?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之前的这个问题,看看班超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决定西域的。感兴趣的网友跟随边肖来揭秘吧!公元62年的一天,一个30岁的男人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此时的他是皇家文豪的一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半句是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完整版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荔枝,东坡,南人

    最近很多人看到"一天300个荔枝"这首诗的后半句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的一起分析揭示,有兴趣的可以一起研究。1.每天300颗荔枝的第二句话是什么?一天300颗荔枝,我毫不犹豫的长大做一个岭南人。2.当天300颗荔枝的全诗。惠州必吃的荔枝[宋]苏轼罗浮山四点是春,橘杨梅是新。一天300颗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