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说白俄罗斯战役是炮兵之间的对战?(俄乌战场为何没有集群式炮兵作战)

为何说白俄罗斯战役是炮兵之间的对战?(俄乌战场为何没有集群式炮兵作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66 更新时间:2024/1/4 23:42:42

从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很多人都会赞美火炮的作用,帝称火炮为战。炮兵是以使用火炮、火箭炮战役战术导弹实施远程打击为基础,要执行火力突击任务。当初拿破仑就可以凭借这种火炮的火力在欧洲横走。后来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让德军误以为被一个炮兵师

的炮火覆盖。这一切都我们说明,炮兵是战争中火力的绝对力量。

事实上,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场炮兵主导的金典战役,即苏德战场上的白俄战役。1944年6月23日,为了粉碎德军在白俄罗斯的中央集军群,在苏德战场上撕开德军的整个防线,苏联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有计划的白俄罗斯战役

在准备期间,苏联用500辆火车运送士兵和300万吨的物资到前线。结果,苏军在各个进攻方向都取得了武器上的绝对优势。苏军参战兵力为4个军、166个师、12辆坦克和21个机械军旅,共计140多万人。有31,000辆坦克和5,200架装有大炮和迫击炮的机。

德军投入63个师3个旅120万兵力,经过两个时的炮火准备了1000多架飞机的火炮和突击炮。四方面军在距70-150公里的路段几乎同时进攻,每公里分布150-200门火炮和迫击炮。

苏军在炮火掩护下冲锋,一天之内突破了德军防线。6月27日,苏军在维捷布斯克以西形成包围圈,向博布鲁伊斯方向歼灭5个集团军群。6月29日,苏军围剿歼灭德军6个师,7月11日解放明斯克苏军,以歼灭德军第四军主力。苏军仅用19天就结束了二战中最大的战役之一。

歼灭德军17个师,使59个师损失过半,歼灭德军54万人,击落飞机2000架,不仅缓解了南线苏军危机,也打开了通往德国的最短道路。苏军炮兵作为支援卫国战争的无名英雄,在攻防两端完美展现了苏联完美的暴力美学。虽然它的环被装甲部队俘获,但它作为战争中最伟大英雄的功绩不会被抹去。虽然苏联炮兵在二战初期伤亡率很高,但仍然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兵种。

1944年,为了纪念苏联炮兵为卫国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每年的11月19日被定为苏联炮兵节,这是苏联政府第一次专门为一个军种设立节日!

标签: 苏军德军苏联

更多文章

  • 二战代号蓝色行动是什么行动(二战蓝色风暴行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斯大林格勒,苏军,苏联

    说起二战时期的蓝色行动,相信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不会陌生。蓝色行动是1942年6月28日至11月24日德军发起的一系列夏季攻势。行动计划是实现去年入侵苏联的计划。"蓝色行动;旨在给东线的苏军以毁灭性打击。德军的目标是攻占巴库油田和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为了完成这次行动,久经沙场的德国国防军南方军被分

  • 北宋灭亡的时候蔡京高俅怎么样了?(宋朝的高俅和蔡京是如何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徽宗,靖康,奸臣

    蔡京和高俅,如果你没看过历史,但看过水浒传,一定很熟悉。都是北宋的奸臣,但如果放在正史里,可能就不那么了解了。奸臣最活跃的时候,自然也是一个王朝将要灭亡的时候。那么,北宋灭亡的时候,蔡京和高俅这两个奸臣的下场如何呢?他们各自的结局是什么?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能。最后靖康之耻,宋朝皇室和王公大臣基本

  • 北魏河阴之变是怎样爆发的?河阴之变的受害者是谁?(河阴之变地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尔朱,太后,皇帝

    印盒之变是北魏的一次军事政变。由当时朝中权臣尔朱荣策划实施。最后,胡太后和元稹被杀,北魏政权濒临崩溃。尔朱荣杀了两千多名王公大臣,当时的鲜卑贵族和大家族几乎全军覆没。虽然尔朱荣控制了北魏政权,但经过这场战役,北魏失去了昔日的繁荣稳定,改变了北朝的历史走向。河影的变化是如何爆发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

  • 美国跳岛战术为何成功(美国跳岛战术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日本,太平洋战争,中途岛

    日本偷袭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无疑加速了日本灭亡的进程。1942年中途岛战役,日本海军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损失了4架飞机空母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战争以日本海军的惨败而告终。此战之后,日本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空中国打击,已经完全失去了空中国优势。中途岛战役后,美军开始依靠强大的空中国部

  • 如何评价《市场花园行动》失败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德军,蒙哥马利,行动

    二战市场花园行动,由于英军过于轻视德军实力,所以制定了如此激进的作战计划,是整个行动失败的关键,也打乱了盟军的作战计划。当时巴顿等人主张在现有战线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这样作战风险更低,因为盟军的后勤压力已经很大,经不起太大的消耗。但蒙哥马利等人认为此时德军已被严重削弱,可以直接深入德军控制区腹地,推动

  • 左冷禅为何能控制五岳剑派?他的武功并非是五岳之首(左冷禅瞎眼为什么杀五岳剑派高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岳,武功,我行

    左冷禅并不是武功最高的五岳剑派掌门。为什么他能控制五岳,成为五岳剑派的掌门人?其实松山派本来是在五岳中间的,最后因为其他门派给了它机会才跳到了五岳之巅。魔教十长老两次进攻华山,因为当时华山综合实力最强。最后双方都有损失,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原因。华山派的衰落完全是因为剑宗和七宗的内斗,而左冷禅此时带领

  • 古代科举有年龄限制吗?最年长的考生多少岁?(古代科举有年龄限制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科举,考生,古代

    现代高考在2001年取消了年龄限制,所以无论多大年纪的人,只要符合其他条件,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古代科举考试有年龄限制吗?其实古代科举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只是科举不是一年一次,多次参加科举会耗费很多时间。当然,能够考上状元是所有读书人毕生的梦想,也有少数大龄考生一直在坚持。比如清朝有个百岁考生。让我

  • 班超是如何凭一人之力再定西域(班超死在西域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班超,西域,疏勒

    我去找班超,我想很多网友都有一种感觉,他真的好像是一个军事天才。班超最有意思的是他以一人之力搞定了西域,那么班超的能力如何呢?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之前的这个问题,看看班超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决定西域的。感兴趣的网友跟随边肖来揭秘吧!公元62年的一天,一个30岁的男人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此时的他是皇家文豪的一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半句是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完整版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荔枝,东坡,南人

    最近很多人看到"一天300个荔枝"这首诗的后半句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的一起分析揭示,有兴趣的可以一起研究。1.每天300颗荔枝的第二句话是什么?一天300颗荔枝,我毫不犹豫的长大做一个岭南人。2.当天300颗荔枝的全诗。惠州必吃的荔枝[宋]苏轼罗浮山四点是春,橘杨梅是新。一天300颗荔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出自哪里?(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首诗,卓文君,一个

    唐宋诗词口口相传,数量不少。很多人觉得《诗经》正文晦涩难懂,不认识的词太多了。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诗歌是高雅的,是有气质的,却不知道如何去读。大家普遍对情诗感兴趣,所以大家都听说过"愿同心同德,不离不弃"这首诗?这首诗很美。你知道它出自哪首诗吗?今天边肖将谈谈这首诗的含义。一、这首诗的来源给一个不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