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淞沪会战为什么打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淞沪会战为什么打了三个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40 更新时间:2023/12/28 22:17:09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上海主动反击,发动了淞沪会战。在这场战役中,中日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总计约百万人,伤亡惨重,成为整个战争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运动前后持续了三个月,这不是巧合,那么持续三个月的目的是什么呢?

之所以选择在松湖开辟另一

个战场,是因为中国在华北的军队毫无胜算。

淞沪会战是甲午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由中国发起。当时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上海与日军开战,扩大战争规模?

七七事变后,日本不断从朝鲜和mainlandChina华北增兵。中国驻军改编为华北军时,总兵力早已达到八个师,这还不包括原驻军混编旅和加入察哈尔的关东军两个独立混编旅。华北以平原为主,交通便利,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协同行动。日本计划在中国北方建立"为了挫败敌人的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1)也就是说,日军打算在这里与中国军队决战,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面对强敌,中国在华北几乎无法应对。首先,华北军队掌握在宋、阎锡山、韩复举等军阀手中,国民政府无法统一筹措防务。1937年初,国民政府获准派员考察华北阵地。直到七七事变前夕,冀察、晋绥、山东的国防工事才匆匆完工。其次,军令不统一使得国民政府无法指挥各军协同作战。七七事变后,中央军北上,被宋要求从冀南"退后一点",没有办法活捉战斗机。(二)因此,蒋介石必须在华北以外开辟一个可以自己指挥的第二战场,分散日军的进攻。

淞沪之战后,蒋介石在开封军事会议上阐述了他的战略意图"这次为什么要在上海打?就是打破敌人的战略,让他们无法按计划集中力量入侵我们华北。"选择上海开辟第二战场也有很多原因。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贸易港口。扫荡这里的日军,对保卫江浙南京意义重大。蒋介石亲自批准了“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即"战区的基本方针是横扫上海敌根据地,粉碎沿江沿海登陆之敌的包围作战,以巩固首都和经济来源。"(4)蒋介石对上海的重视促使他决定保卫上海两大战役。

从国防准备和地理环境来说,松湖地区对中国也是有利的。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区是国民政府统治的核心区域,部署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服从军令的中央军。同时,上海和南京之间,陆上有五福、西城等几道防线,水上有河防,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第三,这里的地理环境,如陈诚分析的:"就全国地形而言,如果当时在黄河流域打敌人,不在长江流域,用湖沼山地更有利。"因为"江南河流纵横交错,湖沼密布,地形复杂,不便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移动"。⑤

它持续了三个月,因为当局希望吸引国际关注和调解。

蒋介石预定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但是他对于用军事力量打败日本并不抱幻想。从当时两国的军力来看,中国的兵力约为200万,日本约为448万(199万可立即动员);中国海军总吨位6.8万吨,日本190万吨;中国空解放军314架,日本4180架。⑥

在军事工业上,中国只能制造一些轻武器,重武器、飞机、军舰都要进口;而且日本有能力生产几乎所有需要的武器。在指挥层面,日本早在1873年就实行征兵制,军令统一;迟至1936年,中国将征兵制改为征兵制,各地军阀挟洋自重,不服从中央调遣。因此,中国军队在数量、装备和指挥上与日本人有很大差距。因此,蒋介石期待国际调停解决上海战争。

蒋介石毫不掩饰这一想法。龙云回忆说,在一次宴会上,精卫问蒋介石:"甲午战争发生在北方,为什么上海要打?这不是成了两个战场,我们的兵力够吗?"江回答说:"在北方作战在国际上不太受重视;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架很容易引起国际关注。"⑦因此,蒋介石判断"如果国军能再防守上海一两个月,就会引起国际上的干涉和支持,所以应该不惜代价,尽力坚守上海。"蒋介石希望西方国家出面劝阻日军,以保护他们在上海的商业利益。

一开始中国的军队因为实力占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当蒋介石得知英美法有意将上海划为中立区,让中日军队一起撤出上海时,他立即下令前线停止进攻。蒋介石相当乐观地估计"敌人可能撤退""英国提出调停,可用以使日本离开上海,恢复我经济本源?"然而,蒋介石的期望很快就破灭了——日本政府拒绝了英国的调停,让他"担忧加倍"。⑧

为了等待调停,蒋介石三次下令停战,都没有结果。他没有放弃,通过英国记者,对外界说,"国际社会有必要介入目前中日之间的不宣而战。"蒋介石指出,干涉上海战争对各国都有好处,"这种国际干涉不完全是针对中国的,而是针对整个国际安全的。"在国际干预未能出现的情况下,蒋介石为了获得列强的注意,继续扩大战争。

到战争结束,随着日军不断向上海增兵,中国处于劣势。张发奎、白崇禧等将领建议撤退,利用已建成的武夫等防线逐步消耗日军。10月25日,体育场失守,中国军原有阵地失去屏障,只好向西撤退。

但11月1日晚,蒋介石突然召开军事会议,并告诉白崇禧和顾先"8月13日以来的作战总结和国际反应,并赞扬和鼓励前线官兵的英勇战斗"。然后发出命令"根据外交部的意见,九国公约会议将于11月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这次会议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要求所有部队尽最大努力在上海多呆至少两个星期,以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⑨由于战事一直持续到11月8日,蒋介石见调解无望,下令西进。

陈诚后来总结淞沪会战,认为最大的教训是"战略是政治战略的牺牲品","这场战争的战略受政治战略影响很大,这是国家的不幸,不是国家的过错。因为我们的国家本身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应该希望别人帮助我们"。

由于淞沪会战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军队在上海损失惨重,伤亡超过30万人。但中国通过淞沪之战,达到了打乱日军作战计划,牵制华北日军的战略目的。日本被迫将两个半师从华北调往上海,这给了中国充足的时间准备山西之战。陈诚认为,这使得"山西之敌,绝不能西渡黄河,这真是我最大的战略成功。"⑩

注意事项:

①徐勇:《日本侵华既定战略进攻方向的考察》,《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2)黄道炫:《淞沪会战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2期;(3)《蒋介石:抗战回顾与制胜要诀》,《蒋公总统思想与讲话集》第15卷;④⑤⑩张冬梅、徐舒:《淞沪会战扩大化的原因分析》,《理论》2013年第9期;⑥黄子晋《蒋介石与日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第270-272页;⑦龙云:抗战前后我的回忆,《云南史文选》第47期,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⑧杨奎松:《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和平与战争选择》,《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页;⑨石说:八·一三上海抗战,《原国民党抗战将领传:八·一三上海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标签: 蒋介石上海中国

更多文章

  • 古代唐朝使用什么货币?唐朝货币有哪些特点经历了哪些演变?(唐朝时期中国的货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开元,货币,顺天

    金钱无处不在。自从商品出现以来,人们总是用等价的东西来交换东西。起初,人们交换同等价值的商品。后来随着货币的流通,出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不管是哪一种,它总是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那么,当时唐朝的人都用什么货币呢?唐朝的货币有哪些变化?我们来看看吧!

  • 孙悟空兄弟合葬墓是在哪?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是什么关系?(孙悟空通天大圣合葬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游记,孙武,吴承恩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中,只有一个孙悟空,孙武空。但明末清初,在福建顺昌县西北的宝山峰上,修建了一座孙武空兄弟合葬墓。这个陪葬墓后来怎么样了?事实上,它是孙悟空和田童国王合葬的地方,但许多人可能会问田童国王是谁。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实际上,吴承恩的《西游记》严格来说并不是原著,其内容和人物很多都是借用了

  • 西夏年间的铜牛古董是如何被发现的?(中国古代铜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考古队,石墙,他们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老国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一直以来,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从未停止过保护,考古研究和发掘也从未停止。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更多的稀世珍宝,从而保护了中国的利益。1972年,宁夏博物馆花了一年时间进行勘测,最终确定了西夏陵的具体位置,发现这座陵墓没有被他

  • 为什么秦国首先要攻打韩国?(为什么秦国首先要攻打韩国领土)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韩国,六国

    古人做事先动手,这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中最为明显。如果要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没有充分的准备是做不到的。有准备就要有计划。秦始皇反六国战争期间,第一个行动的就是邻国韩国。当时与秦国接壤的不仅有一个韩国,还有另外三个国家。但是秦国为什么会选择先对韩国发动战争呢?公元前230年,秦国大将内世腾奉命突然率兵

  • 为什么刘邦庙号明明是太祖却被后世称为高祖呢?(刘邦的庙号究竟是太祖还是高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庙号,开国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许多人称他为最强大的封建皇帝,因为他为汉族的团结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刘邦的一些杂事。大家都知道我们都叫刘邦汉高祖,但是刘邦的庙号其实是"毛"那为什么刘邦明明是毛却叫毛?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

  • 柏林之锁防线是怎样的?有何经典之处?(柏林之锁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军,柏林,朱可夫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时,苏联和盟军在战后利益分配问题上,尤其是在柏林问题上,已经开始出现严重分歧。在当时非常严峻的政治形势下,据说苏联还有一方面未能到达前线,但当时的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已经下令,柏林战役必须在4月15日打响。然而,面对苏联军队将"柏林之锁"。其中,进攻柏林的一支主要

  •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皇后是谁?这十个人真的各有千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后,丽华,曹丕

    说到皇后,大家都知道,其实每个朝代都有,但是毕竟朝代那么多,朝代里皇帝那么多,所以皇后那么多,所以皇后那么多,其实好看的和不好看的都有。那么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最美的女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欢迎一起品尝!1.吕雉汉高皇后,姓鲁明星。汉高祖刘邦死后,她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

  • 笑林广记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笑林广记中有很多经典的笑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段子,岳父,这个

    大家一定都喜欢看一些段子和搞笑视频,那么你知道古代的段子是什么样子的吗?有人说过古代有说书人,那么说书人只是古代笑话吗?其实不是的。古时候有段子,甚至有个段子全集叫《林中偷笑》。据说这本书里有1000多个笑话。今天边肖将与你分享其中的一个。这是边肖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一个。让我们看一看。1.原文刻画一个

  • 贝利萨留的成名之战是哪一次?有多厉害?(贝利萨晚年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贝利,罗马,哥特人

    说起贝利撒留,我相信很多人的印象是他非常善于以弱胜强。虽然贝利撒留非常擅长以弱攻强,但当他看到罗马城下的15万大军和他的5000守军之间的悬殊时,他仍然非常担心。尽管他已经派了一个信使到君士坦丁堡去见查士丁尼一世,请求迅速增援罗马。但毕竟远非水解离渴,眼前的15万大军还得自己解决。这个时候他能做的就

  • 隋唐征服高句丽的全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句丽,唐太宗,行军

    最近很多人也在讲隋唐征服高句丽的全过程。其实小编仔细算了一下整个过程,征服不下九次。从隋朝到唐朝,真是让人心碎。哈哈,真的很有意思。就不说更多的小编了。我们来快速了解一下具体情况。1.隋文帝征高句丽589年,隋、陈统一中国后,要求周边国家和民族成为其属国,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然而,高句丽平原的国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