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虎头要塞之战是怎样的?为何说是二战日军最后的坟场?(虎头要塞战役是什么时候)

虎头要塞之战是怎样的?为何说是二战日军最后的坟场?(虎头要塞战役是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3/12/18 0:16:00

在日本天皇宣布受《波茨坦告》无条件投降后的11天,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仍在中苏边境的虎头镇用火炮阵地进行战斗。战斗从1945年8月15日持续到8月26日,共11天。最终,虎头要塞日军守军全军覆没,二战要战役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了解一下这场战役。

第一,虎头山独特的地理位置

虎头山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万达山脉。其地理位置极为特殊,邻乌苏里江,像刺刀一样直指符拉迪沃斯克和乌苏里斯克,将苏联的战略枢纽(如西伯利亚大铁路)尽收眼底,可见其战略重要性。

虎头堡于1943年基本建成。它由五个位置组成:老虎山、胡晓山、老虎西山、老虎北山和老虎东山。虎山是主阵地,它们被地下几十条隧道像蜘蛛网一样串联起来。阵地前方布设了大片雷场,地下囤积了大量物资。日本关东军自称为"北满永久要塞"即使被包围,老虎头也能坚持半年。

修建完成后,虎头要塞被称为军事禁区,进出要塞的人都必须核实身份。

关东军第四边防警备队,8000人,驻扎在此,装备了当时亚洲最大口径的榴弹炮。30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威胁到了乌苏里江大桥,随后再次装备了400毫米榴弹炮,辅以大量150毫米加农炮和口径榴弹炮。

1944年,战局发生了巨大变。虎头要塞第四边防守军及部分装备被派往平洋战场,仅留下部分人员驻守虎头要塞,虎头要塞战斗力大减。

第二,做致命一击的准备。

知道日军守卫薄弱,苏联红军一直想拿下虎头要塞,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把进攻任务交给了第264步兵师和第109根据地。苏联红军准备就绪后,日本第15前沿军令西胁武被安参加第5军在集宁县(今鸡西市)的战斗会议。

在会,他要求上级对虎头要塞多加注意,担心它会受到攻击,但他的建议被上级忽视,他认为它不会受到攻击。

苏联红军做好准备后,1945年8月5日,苏军巡逻队越过边境,深入东北40多公里。乌苏里江上出现了一座浮桥。频繁的通信信号显示出行动的迹象。然而,关东军天真地认为这只是苏联季演习的一部分。8月9日凌晨1点,攻击开始于枪炮声。

第三,日军日薄西山。

伴随达的轰鸣声和空警报声,苏军第57边防渡过了乌苏里江。1058步兵团先遣营随后赶到,1056步兵团两个营紧随其后。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虎头镇南北两个桥头堡逐渐形成。

攻击命令下达后,无数炮弹伊曼桥。很快,数十架苏军轰炸机呼啸而来,对虎头要塞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全覆盖轰炸。之后苏军1056步兵团从桥头堡向北推进,1058团和1109营一带不断从东岸赶来,形成对虎头要塞的围攻。

8月10日,苏军1056团、109营区在虎头镇与日军守军激战。8月11日下午,日军阵地的300毫米榴弹炮遭到袭击,日军被迫撤退,119高地被苏联红军包围。苏军在地上烧汽油,隧道里逃跑的日军窒息而死,逃到了地上。苏联用坦克杀人。

8月14日,苏联出动坦克,开始向日军炮兵阵地发起冲锋,用手榴弹和直接火力防御日军。日军防御墙厚度达到3米,苏联坦克没有破坏日军防御墙,坦克兵只好撤退。

8月16日,倾盆大雨,30辆苏军坦克袭击了第2步兵中队驻扎的145高地。在一名中尉的带领下,180名日本士兵拼死战斗。

第四,虎头要塞的终结

8月16日以后,苏联占领地面,日军被迫在坑道避难。

8月17日22时左右,苏军在火炮掩护下发起总攻。攻击持续到18日黎明,第255步兵营试图转入地下,遭到日军攻击。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Wolfen上校命令他的士兵撤离到地下。

日军一直希望援军到来,但他们等待的是苏联的重炮。在重炮炮弹的轰击下,混凝土屋顶坍塌,之前暴雨留下的雨水从弹坑涌入隧道。清理隧道的战斗持续了两天。

此时,胡晓仍在日军的控制之下。8月26日拂晓,20门重型迫击炮、10门重型榴弹炮和1000名步兵组成了庞大的进攻阵容,开始向胡晓山发起进攻,但只有一门反坦克炮、几挺机枪和60名憔悴的日军抵挡住了这一切。

虎丘烟尘弥漫,苏联红军开着装满炸弹的车辆冲进堡垒,堡垒被夷为平地。

1945年8月26日下午3点30分,二战主战结束。

标签: 日军虎头要塞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李世民是如何让四方臣服的?李世民有哪些本事?(李世民是怎么对待功臣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建德,唐军

    说起唐朝的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初唐,雍容华贵,一派祥和。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当时皇帝的英明决策。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当时,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政权,杀死了他的兄弟,并迫使他的父亲放弃王位。事实上,边肖认为李世民皇帝还有两项技能。今天我们来看看唐朝。"听说你

  • 康熙驾崩后手握重兵的胤禵为什么不兵变夺位呢?(胤禟为什么没有封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兵变,军饷,没有

    说到康熙,我想大家都知道他真的很猛,但是再猛也有死的一天。其实康熙里的死也是有危险的,因为当时皇帝殷贵妃的十四个儿子都全副武装。其实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叛变,但是尹贵没有这么做。那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和边肖一起揭开这个秘密,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第一个原因是阴贵有兵无粮。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永远感受不

  • 乾隆是写诗最多的人为什么他的诗都没有人知道?(乾隆一生写了好多诗都不咋样)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写诗,首诗

    相信大家都背过古诗词,不管通俗易懂还是晦涩难懂,一定有一些是到现在都忘不了的。诗歌的高峰在唐代,但每个朝代都有诗歌诞生。诗人和诗歌多了,有人会想,历史上谁写的诗最多?答案是乾隆皇帝。但更令人费解的是。从来没有人做过什么"诗人"综合起来,既然他写了那么多诗,为什么没人知道?有时候,当你了解到古人的小爱

  • 教师节的来历及发展(教师节的源来)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教师节,我们,教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这个感恩的日子,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在教育如此推崇的古代,有教师节吗?教师作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承载和传承着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教师是人类文明的播种者和养育者,我们应该感恩。但是你知道教师节是怎么来的吗?接下来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一、教师节的由来首先,我们来说说教

  • 君士坦丁堡是怎么陷落的?(东罗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土耳其

    公元前660年建立的君士坦丁堡城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它的前生是希腊人建立的城市"拜占庭"。公元330年,但丁大帝迁都拜占庭,成为东罗马的重要城市。迁都于此后,该市大力开发建设。从此,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一个不亚于旧首都罗马的新首都,站在欧亚大陆的节点上。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覆灭,君士坦丁堡开

  • 韩国李氏王朝灭亡了吗?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朝鲜,李希,日本

    朝鲜历史上的李朝,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王朝。1392年,取代王的朝鲜建立国家。朝鲜王朝的首都最早开在北京(今开城;又称杜松),1394年建都汉阳(今首尔),次年改称首尔。1398年,始亲王谋反后,再次迁都北京。1400年,二皇子叛乱后,首尔终于成了首都。到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的

  • 三十六计中的故事是怎样的?(三十六计借刀杀人的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钟离春,齐王

    说起《孙子兵法》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孙子兵法》又被称之为《孙武兵法》,这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魂宝,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军事著作。说起了《孙子兵法》,估计很多人就会想到了《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那么这三十六计是哪三十六计呢?其中都有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集:上屋抽梯战国

  • 昴宿星官员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游记,蝎子,孙武

    《西游记》的故事里,有一个无所畏惧的魔鬼。她看不上孙武空说孙武空是个"毛仁"。她的实力恐怕连雷音寺的佛都比不上。此魔爪毒敌山琵琶洞。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蝎子精,绝技是灌马毒。说到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马毒",太神奇了!此毒堪称西游天下第一毒。孙武空训练有素的脑袋还是受不了蝎子精的温柔刺痛。但是,强者恒强

  • 金箍棒缩小的时候重量不变吗?还有一万多斤吗?(金箍棒如何收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孙武,金箍棒,武器

    西游记中的金箍棒可以说是非常神奇的武器。可大可小,可伸缩。一般被孙武空像绣花针一样放进耳朵里,用的时候才拿出来。变大变小的时候就很随意了。原本的锚针已经变成了孙武空.手中的武器。但是这个金箍棒的重量达到了一万多斤,但是缩小后放到耳朵里,是不是也是一万多斤?原来的金箍棒,作为东海之锚,是大禹治水后留下

  • 为何中国古代建筑多用木材而西方古代建筑多用石材(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工具,差异,发展

    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存在很大差异。这包括生活方式、技术、文化的差异,导致建筑和风格的巨大差异。东西方文明的时间差也导致了建筑材料的使用不同,后期是因为文化和理念的代代传承,体现了建筑思维的延续性。1.中国古人很早就学会了制作青铜器和铁器。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生产和劳动工具的巨大变化。新工具大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