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日俄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为何爆发战争?(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日俄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为何爆发战争?(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55 更新时间:2024/1/15 16:42:57

1904年,日俄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持续19个月的战争,最终以日本胜利告终。在战争面前,语言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这场战争造成中国东北大量平民死伤,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表面上是两个帝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为了侵吞中国的领土资源。

但无论是从这个结果,

还是从战争的起因来看,根据《日俄战争:起源与战争》一书,日本民众中的主流观点是:为抵抗俄罗斯对远东的入侵而不得不打的一场战役。日本代表亚洲黄种人打败了入侵的白色帝国,这是一场正义的、面未来的战争。

本书作者根据日本、朝鲜、俄罗斯的资料(这也是第一次用三个来源来研究日俄战争),阐述了这场战争并不是像日本主流声音所说的是为了抵抗俄罗斯的侵略,而实际上恰恰相反,日俄战争是日本侵略朝鲜造成的,日本也是侵略者。可惜日本人很久没有这样的认识了。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正视日本的问题,肩负起加害国的责任,反省历史,促进和平。

这本书没有详细讨论这场战争的过程。和田春树关心的是战争的起源。研究角度如副标题所写:起源与战争。为了理清这个复杂的问题,作者的视角延伸到俄罗斯、朝鲜和中国。对此,作者详细阐述了日俄战争前日本、中国、朝鲜、俄罗斯的复杂关系。

60年代日本国力逐渐增强,想发展国威。70年代入侵台湾省,占领琉球,不久枪口转向朝鲜。朝鲜一直是清朝的附庸国。由于朝鲜与清朝的关系,《马关条约》第一款要求清政府解除宗藩与朝鲜的关系,从而为日本侵略朝鲜扫清道路。

朝鲜生活在夹缝中,国内也有权利之争。因为三重干预和敏妃(朝鲜国高宗的公主)看到俄罗斯可以抑制日本的侵略,他们有计划引进俄罗斯的力量来保存朝鲜。她上台后推行亲俄抗日政策,引起亲日派和日本的不满。她认为俄国对日本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在干青宫谋杀了闵妃(闵妃被杀的整个故事在本书中有详细描述)。但就俄罗斯而言,拥有大片大片的领土,疲于应付,无意与朝鲜建交。正如这本书所说,日本虽然没有看到来自俄罗斯的直接威胁,但为了迫使朝鲜与日本建立关系,提出了俄罗斯威胁论。这就是后来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基调的理论。

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衰落的清朝早已成为列强觊觎的对象,割让给日本的辽东半岛影响了俄国的侵略计划。他们对此窥视已久,想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旅顺港、大连港为年不冻港)。为此,俄罗斯与法国和德国一起采取了"友好的建议"以此为借口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最后日本在三国压力下被迫放弃。但对中国来说,只是国家版图被一只狼吐出来,又被另一只狼吞下去。俄国以要日本把战功还给辽东半岛为由,引诱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次年,强行租界旅顺、大连及附近海域,获得梦寐以求的不冻港。

日本虽然最终放弃了辽东半岛,但要清政府用3000万两白银赎回(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掠夺了2.3亿两白银),然后勒索的巨额白银主要用于军事发展。日本视之为耻辱,伺机报复,这也是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1899年秋,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是一场"帮大清灭洋"口号的农民运动。因为它影响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利益,而他们对中国早有野心,第二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因为地缘关系,俄罗斯有"黄色俄罗斯计划"以镇压东北义和团为名,借机独自占领了梦寐以求的东北三省。但随着战争结束,俄国仍拒绝撤军,并附加条件继续把持东北实权,这引起了日本的不满。他们想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前与俄国开战,最终在1904年2月爆发了日俄战争。

了解了这个交织在一起的战争画面,就不难看出,三重干预是日俄一战结束的原因;和田春树把时间往前推到了70年代,表明日本要吞并朝鲜,制造了俄罗斯威胁论。根据作者的说法,"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对朝鲜的野心。明治维新成功的日本人,梦想在明的基础上开疆拓土,富庶强兵"。在这一系列问题被逐步梳理之后,一个以蓄意扩领土为目的侵略邻国的军国主义日本,已经不能被日俄战争中的俄罗斯威胁论所涵盖。

这本书可谓卷帙浩繁,引用了大量珍贵资料,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部反思日俄战争的巨著。在同一段历史中,中日两国人民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于日本来说,会改变日本人历史观的误区,对于日本读者来说,思考中俄战争的开始会大有裨益。和田春树的反省代表作是一位日本学者的努力,着眼于未来,对促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睦邻友好大有裨益。

标签: 日本朝鲜俄罗斯

更多文章

  • 是谁杀了典韦?实际上,不是张绣,而是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所以,但是,曹操

    其实说到典韦,我们也知道这个人真的是一个有趣的人。虽然他在曹操这里工作的生涯比较短暂,一生完整,但是他死的时候也很委屈。那么是谁杀了典韦呢?看过史书和言情的网友都知道是张绣,但如果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你会发现典韦之死其实和曹操的关系最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我们先来看看典韦的一生。其实典韦出身

  • 慈禧逃亡之后的紫禁城是什么样子的?(慈禧太后逃亡回京路线)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坤宁宫,荒凉,我们

    说起清朝,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金碧辉煌的大殿,金碧辉煌的屋檐,繁花似锦的皇家园林,石刻碑碣等等。但是,众所周知,电视剧都是经过美化的场景,为了呈现完美的作品而做出的艺术处理,就像我们平时拍的美颜照一样,虽然已经很美了,但是我们还是习惯了打开美颜功能。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组清朝的老照片,来看看真正的皇宫是

  • 历史清朝的同治皇帝当了年皇帝为什么一直没有后代?(清朝皇帝同治以后无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咸丰,同治,慈禧

    说起中国古代的清朝,其实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但是清朝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皇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清朝的现状,比如光绪皇帝或者同治皇帝。然而,这些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死得很早,他们的统治很短。同时都有慈禧太后的干预。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同治皇帝13年后没有后代呢?让我们来看看细节吧!咸丰帝,爱新觉

  • 草船借箭真相揭秘诸葛亮原来没这么神(诸葛亮为什么可以草船借箭)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诸葛亮,罗贯中

    赤壁之战的总指挥是周瑜。为了给诸葛亮加点戏,罗贯中来借了一只草船的箭。但是,草船借箭的道理,可能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孙权发明的。在演义中,因为诸葛亮的才华,他成了最聪明的人,甚至超过了贡献最大的周瑜。在正史中,诸葛亮从来都不是神人,最被人称道的或许就是诸葛亮的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三国

  • 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是哪一首?(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轼,亡妻,悼亡

    1075年正月二十日,对苏轼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因为这时苏轼梦见了他在密州去世的爱妻王符,于是写下了一首最能说明悼念的词,江正月二十日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北宋诗人,"苏门六君子"陈师道,他们中的一个,说过这个词"声音可以穿透天空,眼泪可以穿透春天"。说到悼亡诗,回顾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开

  • 项羽的得力手下龙且是怎么死的?(项羽和龙且怎么认识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刘邦,韩信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的手下都是人才,尤其是到了带兵打仗的时候,项羽的手下都是龙且、吕布、钟离眛等将领。虽然后来有人因为刘邦的越轨,受不了项羽的猜忌而离开了他,但龙且一直留在他身边,为他杀了叛徒英布。那么,这样忠诚的将军最后是被谁害死的呢?龙且是楚国著名的将军。他从小和项羽是亲兄弟。可以说项羽对

  • 二战德国首次大规模撤退是哪一场战役(二战德国撤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联,德国,军群

    1941年,莫斯科会战前夕,整个苏德战局对南下的德国集团军群非常有利,不仅夺取了大量苏联领土,而且消灭了当时苏联最强大的重病集团——西南方面军数十万人,消除了对中央集团军群侧翼的最大威胁。更有利的是,克里米亚、顿巴斯、哈尔科夫,甚至高加索地区的道路,在李恩德斯泰德面前,几乎畅通无阻。这是在德国军队中

  • 水门桥战役七连全部牺牲了吗(水门桥七连连长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津湖,祁连,门桥

    最近很多人对冈七连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毕竟它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很多次了。这个兵突袭长津湖,马上放出来的水门桥说有祁连。然后大家看完长津湖也没解释清楚这个帮派祁连的结局,那么长津湖的这个帮派祁连是不是在水门桥之战后就全死了?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真实历史中,岗祁连的人确实留过,但就目前的信息查询来看,没

  • 清明节上坟的历史渊源(清明节上坟民俗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明,冷食,唐宋

    说到这个风俗习惯,还是挺复杂的。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就拿这个清明节来说吧。很多人也问过,为什么这个清明节要上坟?大家想说的其实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什么历史渊源?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唐宋以前,寒食节期间"Uezuka",也就是扫墓,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去坟墓吧"。唐

  • 平白无故从西天阳关出去的人里面的老朋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阳关,王维,朋友

    最近过年没回来。看到很多人对我恋恋不舍,于是想到王维写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有点伤感,比如催你多做一杯酒,无缘无故出阳关。这首诗也很有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析一下,看看平白无故出阳关的人当中,这位故人指的是谁,以及对这首全诗的一些赏析。如果有兴趣,一定不要错过。赶紧分析一下吧!1.平白无故去西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