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赞美项羽的诗词有哪些?和项羽有关的古诗介绍(赞扬项羽)

赞美项羽的诗词有哪些?和项羽有关的古诗介绍(赞扬项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3/12/29 4:16:46

虽然项羽不是楚汉战争的胜利者,似乎后人对项羽的评价会更高,但刘邦的存在感却不如项羽。许多文学创作者喜欢把项羽描绘成一个英雄。他有机会主宰世界,但错过了机会。最终,他无奈选择了在吴江自杀。项羽的结局是悲伤的,但却给了人们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他的

事迹流传千古。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文人写诗赞美项羽。下面是其中的四个,供大家一起欣赏。

一、李清照的赞美:生是英雄,死也是鬼。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活着,做男人中的男人;死去,成为灵魂中的灵魂。今天,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拒绝生活,回到了东方。

李清照的这首诗可能是流传最广的关于项羽的诗。易安居士临死前称赞项玉生是天下第一奇人,是黑社会英雄。

全诗上下颠倒,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生死英雄。

史书记载项羽被刘邦打败,杀出重围逃到乌江岸边。乌江的亭子正撑着船载着项羽回江东。事实上,项羽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渡河:

所以王祥想东渡乌江。乌江馆的馆长在船上等着,叫王祥。江东虽小,土地千里,人口数十万,也是王道。愿国王匆匆而过。今日我有船,汉军在此,不能过。"《史记·项羽本纪》

但项羽拒绝了他的好意,认为他没有脸返回江东:

王祥笑着说:"天亡了我能怎么办?况且八千人带着江东子弟渡河西进,今天一个也没有回来。我怎么能看到他们?如果什么都不说,一个人值得吗?"《史记·项羽本纪》

李清照认为项羽宁死不渡江东,是一个负责任的英雄。她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靖康之乱后,二帝北擒,生还者南渡建立南宋。李清照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评价项羽,而是借古讽今的意图非常明显。

二、杜牧的批评:军事家的胜败是意料之外的,保耻是人。

唐代胡曾的史诗《乌江》写道:

帝王之战已落,八千兵散楚歌。乌江无舟不渡,东吴再战可耻。

一首诗写得好不好,往往取决于诗人是否提出新意。胡曾的写法,就是把《史记》的故事缩减为28个字。轻如白水,无话可说。

对于项羽羞于见江东父老,选择在乌江自杀,唐代另一位诗人杜牧并不认同。他认为项羽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于是批评道:

军事家胜败在意料之外,包是个有羞耻心的人。江东有很多有才华的孩子,他们会不会东山再起还是个未知数。体悟江亭

杜牧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成大事者要能屈能伸。如果你过江回去,也许还能东山再起?

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知道,冈七连有一句口号:不抛弃,不放弃。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什么你脸皮这么薄,这么容易放弃?韩信能够忍受双腿的屈辱;刘邦也屡败屡战,妻儿都被赶走了。项羽,你为什么不能学学刘邦?

项羽从来没有学过三商的概念:智商、情商、逆境商(AQ)。显然,逆境商太低了。学一点厚脸皮或者干脆不要脸,谁知道楚汉之争的结果会怎么样?

第三,孟迟说其实项羽什么都想到了。

唐代诗人孟迟的名气并不大。他和杜牧还是好朋友。杜牧曾写池州送孟迟先祖,可见孟迟应比杜牧年长许多。孟迟在这首《乌江》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是不是最好的分分方式?空不劳则无获。大业非人力,乌江阁主任一无所知。

大业非人力,乌江阁主任一无所知。孟迟以为项羽不知道乌江阁主任说了什么。项羽真的因为脸皮薄而羞于回江东见老乡吗?

项羽刚刚看清了天下大势。他无法挽回局面。于是项羽拒绝再跨江东,于是给江东的长辈们留了一些平安。看来项羽的人品还是比较高尚的。

王安石不这么看,也没给项羽留什么面子。他说就算项羽回到江东,也不一定有好果子吃。

4.王安石说:你就算过河了,江东的子孙还会认你吗?

王安石的史诗最喜欢翻案。杜牧说:江东子弟,才华横溢,东山再起,未可知。王安石质疑:江东弟子今日仍在,愿为王东山再起?

一个屡战屡败的勇者哀悼,中原难复败局。江东弟子今日仍在,愿为君东山再起?

乌江阁主任在劝项羽的时候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人口数十万,也是王道。"看来项羽还是有东山再起的资本的。但是项羽说"我怎么能看到它?如果什么都不说,一个人值得吗?"表面上很抱歉,但实际上呢?这张足够的纸突然被王安石戳破了。

《史记·项羽本纪》开篇说:"吉翔,下相也。"下一张图是今天江苏的宿迁,不是江东。项羽只是带着避仇的叔父项梁来到了江东(吴中)。

项羽叔叔开打的时候江东八千子弟,打了南打北剩下几个?项羽后来的将领几乎都不是江东人。而且项梁叔叔死了,代表江东楚人的范增也在和项羽分手后死了。经过楚人的支持,楚怀王·熊心被项羽杀死了。项羽还和江东有关系吗?

王安石表达了项羽的担忧:就算项羽回到江东,江东子弟真的愿意和你一起东山再起吗?项羽在哪里"在吴栋再次开战是可耻的。估计项羽是担心他们不把自己绑起来献给刘邦吧?

对于项羽的选择是否正确,诗人众说纷纭。对于项羽来说,回忆当年的美好瞬间,我为什么要早知道这些?几千年后,有人写了一首诗:

中山风雨黄,百万豪杰过江。老虎的龙牌比过去好,上下颠倒,大方。

宜以残存之勇追穷匪,不可学霸王。天若多情必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果项羽当初听了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怎么会有霸王别姬,乌江自尽的悲剧?可惜历史不能重演,却给诗人留下了争议的话题。

标签: 项羽江东乌江

更多文章

  • 鄂伦春族音乐文化是怎样的?有何魅力?(鄂伦春族音乐文化是怎样的?有何魅力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鄂伦春族,曲调,音乐

    音乐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当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内心深处会与旋律产生共鸣,我们的心灵会随着音乐而升华。音乐的魅力不仅能到达我们内心的最深处,还能让我们的心与它神奇地碰撞。音乐的历史有几千年的历史。那么,你对鄂伦春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了解多少呢?我们来看看吧!鄂伦春族的音乐是以"Zandawin"民歌的曲

  • 孙悟空墓里真有金箍棒么?孙悟空墓出土的金箍棒图片揭秘(孙悟空墓的金箍棒真实样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武,西游记,这个

    孙武空墓中真的有金箍棒出土吗?等待...孙武空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怎么会有墓呢?其实孙武空真的有墓。元末明初,有人在福建宝山上为孙武空修建了墓地。不过不是为了纪念吴承恩写的孙武空,而是《西游记》原著中的大圣,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武空的原型。那么孙武空既然有墓,里面会有什么呢?据说有人挖出了金箍棒,也

  • 罗生门是什么意思?(谢安琪的罗生门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生,娜塔莉,陈思

    罗生门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很戏剧化。这个词来自日语。现在这个词通常是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用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表达和证明,最后让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比如"罗生门事件"谁帮助了巴中的老人;、"贾静雯嫁给罗生门事件"等等。原意:"罗生门"原文用日文写的"洛城门",本义位于"洛城(城市的外

  • 世界上第一位冷冻人是谁是否已经解冻(世界上第1个冷冻人现在怎么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冷冻,永久,复活

    冷冻是一种措施,目前似乎让我们永远活着。在冰河时期,世界上许多动物被埋在地下。在靠近北极圈的欧亚大陆和北美,曾经有无数的猛犸象、北极狼、北极犀牛等等。随着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和,许多永久冻土的融化导致大量史前生物浮出水面,其中一些还栩栩如生。我们身上有丰富的可提取DNA,似乎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复活

  • 世界咽喉要道海峡有哪些(世界七大咽喉要道海峡)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2021年3月,世界航运业再次爆发黑天鹅事件,苏伊士运河再次被封锁,于是油价开始暴涨。虽然涉事船只是日本船,船长和船员都是印度人,但我相信只要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没有人会笑。要知道这条小小的运河占了世界航运量的12%,可见其重要性。这样的军事家一个地方就足以成为霸主,但是100年前,大英帝国鼎盛时期,

  • 曹操为什么没有看透刘备的野心?只有这三个人理解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赤壁,野心

    刘备能成为一国之君,形成三足鼎立,是一个奇迹,因为刘备是真正的草根,不像曹操和孙权都是权贵子弟。所以也给刘备早期创业带来了一些好处,就是没人会关注他,也不觉得他有什么野心。如果曹操早知道刘备要自立为王,早就被罢免了。但是三国里还是有人看到了刘备的野心,只是没有发现或者发现的太晚了。相信很多读者都会熟

  • 上海方言小赤佬是什么意思?小赤佬来历介绍(上海人讲小赤佬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小红,小池,家伙

    小池佬是上海话,你可能在一些影视剧里听过。因为小红家伙读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很多朋友也又问,这三个字在方言里是什么意思?提前说一句,小红家伙不是一个好词,而是一个贬义词,大部分情况下和兔子的意思差不多。其实关于小红家伙还有一个历史典故,据说发生在明朝。但是,关于小红家伙的来历,有四种说法。先介绍其中一

  •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真实存在吗?(琵琶行中琵琶女当年和如今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琵琶,白居易,他们

    白居易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与元稹交游,倡导新乐府运动。在他的文章《琵琶行》中,我以前认识的一个琵琶女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肺腑,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琵琶女吗?还是这首《琵琶行》就像他的另一首名作《长恨歌》一样,是为他的初恋写的?下面小编就带你去看看这个曾经的"她的艺术甚至令专家们钦佩,她的美貌令所有

  • 《罗兰之歌》是哪个国家的英雄史诗?破译朗塞斯瓦耶山口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兰克,查理,罗兰

    公元8世纪后期,法兰克帝国的实力在查理曼大帝的统治下蒸蒸日上,日益强大。因为它掌握着西欧大部分的优质耕地,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胜,最后通过夺取梵蒂冈的心脏而晋升为帝国。但是在许多边境地区,他们的实际统治并不稳定,他们被迫容忍许多心怀二意的渗透者。中世纪手稿中的《罗兰之歌》插图这些隐藏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公

  • 夷陵之战是否是刘备头脑发热之举(刘备夷陵之战真的是决策失误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夷陵,曹丕

    战前刘备应该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惨败,但夷陵之战并不是头脑发热之举。对于刘备来说,他知道荆州的重要性。没有荆州,蜀汉的发展就会一直受到抑制。三国中魏国最强,吴国和蜀国可以结盟稳定局势,但刘备却敢于打破联盟,向孙权开战。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否则刘备肯定不会贸然进攻。这里面涉及的利益非常重大,关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