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战后斯大林为什么拒绝德国黄金赔偿,为什么选择一堆废铁作为赔偿?

二战后斯大林为什么拒绝德国黄金赔偿,为什么选择一堆废铁作为赔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89 更新时间:2024/1/20 20:58:57

二战后,德国被分成四部分,分别被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占领。此外,德国还需要赔偿战胜国的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苏联。毕竟苏德战争是二战期间最惨烈最血腥的战场,国内伤亡3000多万,大量资源和工业设备被毁,急需一笔钱投入国内重建计划。经过最后谈

判,决定德国赔偿苏联100亿美元。但斯大林果断拒绝了等价黄金,选择了德国的一堆废铁。

斯大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一堆废铁"它给苏联带来了什么?

补偿战败国太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背负巨额债务。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局势不稳定,法西斯势力因为这些债务问题在德国兴起,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为了不重蹈覆辙,美国和苏联在制定赔偿条约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另外,当时德国的经济体系已经被战争摧毁,再多的赔偿也不过是个数字,以后只能由德国兑现。所以斯大林选择了更实际的东西,那就是德国完整的工业设备体系。

这些被称为"一堆废铁"一方面,这些工业设备是由铁制成的,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业设备在战争中被毁。当时德国没有多少完整的工业设备,苏联用了几百辆火车把这些设备运回来。除了苏联,美国没有要求德国赔偿,而被德国摧残的西欧国家则在1953年与德国签订了伦敦债务协议,规定西德无需赔偿战争造成的损失,只需支付战前债务和战后债务。它还将原来的债务额从290亿马克减少到145亿马克。从这些国家的选择来看,显然苏美吸取了一战的教训,避免了德国过度压迫导致的战争情绪爆发。

苏联得到大量工业设备后,这些设备虽然老旧破损,但其技术核心还在。苏联通过对这些装备的研究,很快掌握了德国军工的技术,直接把德国的重工业生产体系"移植"到达苏联极大地促进了二战后苏联的发展。

二战后,苏联出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些重工业设备成为计划的最佳执行者。也是在这个时期,苏联的工业产值和军事产值迅速飙升,为以后和美国"竞赛"的基础。

要知道,二战刚结束,苏联的工业产值还比不上美国,但是在获得这批装备后,苏联迅速崛起,但是苏联在"移植"在德国工业装备的过程中,德国轻工业的装备被忽视了,这也导致苏联没有学习西欧国家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日后工业体系的畸形。其实苏联不是没想过发展轻工业,只是常年的经济发展导致轻工业领域人才稀缺,生产经验和生产设备少。

那么美国肯定不会想要求西德赔偿。毕竟西德的发展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如果西德用美国的援助支付赔偿,美国将"充耳不闻"真的吗?

此外,战开始后,资本主义阵营反对东方集团。美国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弟用钱助长苏联的气焰呢?换成大量工业设备后,苏联人好像损失很大,没有拿到一笔钱来建设国家。但这批装备帮助苏联在短短几年内建立了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工业体系,其价值不可估量。

但是,美国的做法比苏联好。作为战胜国,美国也拒绝了德国的赔偿,但并没有从德国移走一台工业设备,而是在德国寻找科学家,也就是科研人才。二战期间,德国在中国迫害犹太人,导致大量犹太科学家逃往美国。当然,爱因斯坦是代表。好在爱因斯坦去美国比较早,但是他家还是"抢劫1空";。在这些犹太科学家的帮助下,美国的科技水平飙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核武器的国家。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开始重视人才,尤其是二战后期的德国,新式武器频繁使用。这些武器背后的人才让美国垂涎三尺,于是美国在德国投降前就制定了回形针行动,主要内容是将德国所有优秀的科学人才转移到美国。

德国投降后,当全世界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美国的回形针行动开始了。大批美军带着名单进入德国开始搜查,比如韦恩赫·冯·布劳恩。为了找到他,美国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你应该知道这个人是纳粹战犯。美国之所以能在战后迅速发展导弹和火箭,也与这个人提供的技术密切相关。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来自德国。德国本土日耳曼民族除了以犹太科学家特别出名之外,也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种族。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成为全球学术中心,大量优秀的人才和技术聚集在德国,为德国培养了更多的科学人才。美国掠夺了大量德国科研人才,留给苏联的只有一堆垃圾。

对于美国来说,德国的工业体系虽然很发达,但还是比不过美国庞大的工业总量。美国真正缺乏的是那些尖端技术。虽然美国现在聚集了世界顶尖的科研成果,但欧洲才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美国的许多科学家也欧洲学习。二战后,美国通过掠夺西欧顶尖科学人才,建立了自己的科研中心。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虹吸效应,吸引大量顶尖科学人才赴美,为美国科学发展出一股力量。德国在失去大量科技人才后,科学领域甚至崩溃,以至于德国很难恢复到鼎盛时期。

主要是因为科学领域是独特的,大量烧钱只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人传授经验,不断探索研究。科学是在争议中发展的过程。最经典的是玻尔和爱因斯坦的争论,造就了量子力学的诞生。即使你才华横溢,也需要老师不断地教,不断地教。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科技人才从国外归来。没有国外顶尖科学人才的教导,他们的才华无法实现。美国聚集了大量科学人才后,人才成为科学人才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相反,有才能的人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虽然科学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前进,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当时,苏联是第一个征服德国柏林的国家。斯大林没有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导致大量科技人才流失到美国。最终他只能选择大量的工业设备,虽然这些工业设备也为苏联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是,和美国掠夺的那些人才相比,这些装备的价值微乎其微。但苏联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很多本土培养的科学家还是离不开美国。二战结束后,美苏在多个领域展开科学竞赛,那段时期也被称为人类科学领域的井喷期,大量的科学成果被开发出来。

只是不知道如果再给斯大林一次选择的机会,看看苏联后期工业比重的不平衡,斯大林会怎么选择。

标签: 德国苏联美国

更多文章

  • 豆青虫是什么幼虫(豆青虫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菜青虫,幼虫,害虫

    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经常在各种豆类作物中发现。菜青虫的幼虫行动非常迅速,危害很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1.菜青虫的幼虫是什么?菜粉蝶幼虫是豆类作物的常见害虫之一。幼虫软而圆,长约0.5至2厘米,颜色有绿、黄、白三种。幼虫身上有很多细小的刚毛,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二、豆毛

  • 韩七元不入宫是什么意思?在清朝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通婚,汉人,八旗

    "韩不入宫,七分不算"说法起源于清朝,因为当时清政府为了防止汉人,规定宫中不准有汉人女子,更不能与汉人女子通婚。然而,这个规则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顺治皇帝打破了。毕竟如果要隔离汉人和满人的联系,长期使用这种方法不利于统治。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汉人和满族逐渐走到一起,顺治皇帝也娶了汉人女子,树立了榜

  • 英语作文(英语作文带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我的家,城市,许多

    我的家乡是位于中国北部的一个小城市。虽然它不如北京或上海有名,但它有其独特的魅力,每年都吸引许多游客。这座城市被山川环绕,提供了如画的风景和宜人的生活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气候温和舒适。春天,公园里樱花盛开,街道上弥漫着花香。夏天,人们去河边游泳,乘凉。秋天,枫叶变红变黄,与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冬

  • “国学”包含着哪些内容?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国学是什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学,中国,周朝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随着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各行各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文化思想的觉醒,为了区别于西方的文化,中国有这样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国学"的概念。学术界把国学定义为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人类历史的研究。按照这个标准,国学的范围很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都有

  • 当炉卖酒是指的哪位女子?(当垆卖酒指的是哪个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相如,卓文君,王孙

    说到这个习语,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习语非常有意义,非常鼓舞人心。那么这个习语是什么意思呢?一炉卖酒的典故是什么?熔炉里卖酒的故事指的是哪个女人?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示一下。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1、当炉卖酒指的是哪个女人?火炉卖酒,意思是:"卓文君"这个女人已经死了。

  • 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到了北边就成了“北伐”?(东征南讨与北伐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伐,战争,汉朝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东征、西征、南征、刑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经常把向北方发动的战争称为北伐,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伐不存在。相反,在记录中经常使用,但在常见的历史故事中也经常使用,两者的区分不是很明显。"签名"的含义"征,上斩也"这是《孟子》里的解释。所谓“上下”,简单理解为上下级,而在古代战

  • 魏延到底是被谁所杀?诸葛亮又让马岱杀魏延吗?(诸葛亮为何安排马岱杀魏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魏延,诸葛亮,汉中

    魏延之死应该是三国中最可疑的。他被杀是因为诸葛亮说魏延可能造反。诸葛亮晚年开始迷茫了吗?反正根据记载,魏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背叛行为,这很可能是对诸葛亮的误判。而且,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诸葛亮的遗言只有杨毅知道,杨毅和魏延不和,就借诸葛亮杀了魏延。可见当时蜀汉内部斗争相当严重,生死关头都不忘踹人家一脚。

  • 八仙成仙后的职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八仙,神仙,他们

    说起八仙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这也是中国古代众多神话故事之一,也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作品里经常提到八仙,就像一家人一样。然而,很多人知道八仙成仙前的故事,但不太了解他们成仙后做了什么。所以今天边肖将带大家一探究竟。八仙在天上不应该有固定的位置。他们类似于天上的编外人员。毕竟像仙人始祖镇元子这样

  •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简介(司马迁写史记时的遭遇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迁,史记,李陵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迁还是一个很难缠的人。历经千辛万苦才写出了今天的巨著《史记》。你可能不知道司马迁有多难,这个问题需要仔细研究。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看这个司马迁是怎么写这个史记的,这个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经历了哪些磨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迁撰写《史记》过程简介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

  • 你什么意思,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不为将来打算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江东,东野

    《三国演义》中,王朗被诸葛亮骂死,被很多网友打成了鬼畜。其实这个故事只是杜撰。历史上,王朗不是因为诸葛亮而死的。王朗原是会稽太守。面对孙策的进攻,他知道自己家被封了,但还是要战斗到最后一刻。王郎虽败而逃,曹操仍召王郎入朝,自此任武将空。这次要向你介绍的习语"不要为未来做计划",与王朗有关,我们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