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德国为何未能调解中日战争?

德国为何未能调解中日战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09 更新时间:2023/12/13 17:07:32

七七事变点燃了整个远东的火药桶,中日全面战争全面爆发。这场战争的爆发让当时远在欧洲的纳粹德国非尴尬。一方面,日本是纳粹德国在远东的盟友,另一方面,中国是重要的战略伙伴。纳粹德国希望两国恢复和平。第一,德国不希望日本垄断中国,掌握所有中国资

源。其次,希望因为战争,中国倒苏联,苏联获得中国的利益。

面对德国的主动调停,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乐见其成,但起初日本方面表示不接受任国家的调停。日本的不合作态度立刻让德国尴尬,加上1937年8月21日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和中国的约束力震惊了德国。德国开始对日本强硬,希望中日战争早日结束。日本方面,由于战前日军过于轻敌,与中国军队交战,面对中国花10年时间打造的装甲师,日军吃了不少苦头。过于惨痛的损失让日本打算停战。

德国也抓住这个机会,从完全中立的角度调解战争,从而迅速实现远东的稳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托德曼调解。

狮子大开口的停战条件

战争初期,由于战局的不确定性,日本开出的价格并不高。主要是想在河北建立一个缓冲区,慢慢消化伪满洲国。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军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日本自然要增加和平条件。

在德国斡旋期间,日本提出了七项和平条件:一、内蒙古自治;2.在华北沿满洲国边界建立非军事区;第三,扩大上海非武装区,日本控制公共租界的巡逻队;第四,停止抗日政策;5.共同反对共产主义;第六,降低对日关税;7.尊重外国权益。可见,第一条、第二条明显是针对华北的,通过让内蒙古的自治权扩大到华北缓冲区的伪满洲国,达到进一步侵占中国的目的。第三,显而易见,日军在上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然要求在上海获得必要的利益。第四条是针对中国内政的。第五、六、七条是关于涉外问题的。共同的反共就是对付苏联,降低关税,进一步控制中国市场,尊重外国权益,拉拢其他列强加强奴役中国的枷锁。这七条涉及到中国的方方面面,但也可以看到日本内部的矛盾,一直在犹豫中国是吃还是吞。

当卡特琳·特劳特曼向国民政府提出日本的和平条件时,国民政府实际上打算接受这些条件。在国民政府看来,日本要求和平,不割让土地,不赔偿,不允许中国承认满洲国,原则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国民政府也有一个要求,就是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况。国民政府这一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意图也很明显。一方面可以平复国内的情绪,至少让民众知道政府没有输。其次,可以稳定日本,承认满洲国实际上被日本变相控制。国内外都有这样一种说法:国民党政府的原则,虽然有一部分是辱国的,但是和当代日本政府的原则相比,已经是非常现代的了。

中日和谈并没有影响战争的走向。随着中国首都南京的陷落,日本的胃口变得更大了。首先,它要求国民政府承认伪满洲国和华北的特殊政权。并扩大华北、华中、内蒙的非武装区,保证驻军。可以想象,如果和平停战,大量日军驻扎在首都和主要城镇周围的战略要地,这和亡国有什么区别?这种亡国条件,国民政府是不可能接受的。既然和平与灭亡没有区别,为了渺茫的生命力,不如全力以赴。

卫兵的声明使德国的调停彻底流产。

日方一直认为自己的条件已经很低了,还假装不会继续要求更多赔偿。它不知道国民政府根本无视它。相反,它认为和谈是一种拖延战术。

到1938年1月,日本一直在焦急地等待中国的态度,而中国的拖延让日本非常不满。广田弘在日本内阁会议上当场发火,认为中国政府没有和平诚意,日本应该采取更果断的行动。近卫文麿之前一直生病,当他参加会议时,估计他只是生病了。在这种情况下,他采用了广田弘毅的策略,发表了第一份关于中国安全的声明。

警卫最有影响力的说法是"以后不要拿国民政府当对手"说白了就是不再承认国民政府的代表中国。就连当时比较理智的日本议员也觉得这种说法有点过分。你可以想象这有多愚蠢。国民政府这样回应日本:"在任何情况下,中国政府都将尽最大努力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和行政完整,任何恢复和平的方式如果不是基于这一原则,中国都不会容忍。"

近卫声明后,双方召回大使,断绝外交关系。因为近卫宣称日本不再接受任何国家的调停,德国苦心经营的和平计划流产,德国为了自身利益最终放弃了中国,选择了日本。

值得回忆的是,该声明使日本不可能对中国宣战。直到1941年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双方四年未宣战。

标签: 日本中国国民政府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故宫晚上不开放?(晚上为什么故宫不开放)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故宫,冷宫,晚上

    众所周知,我国的首都北京从明朝开始就是我国的首都。明朝永乐四年,北京建紫禁城,当时叫紫荆城。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皇帝最亲近的人几乎都住在里面。时至今日,故宫已经成为一座历史博物馆。参观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参观故宫有几个禁忌。冷宫永远不会对外开放,有的地方会告诉你不适合拍照。另外,故宫5点以后闭馆,

  • 鞑靼人是蒙古人吗?实际上并不一样(鞑靼人是不是蒙古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鞑靼,克里米亚,俄罗斯

    鞑靼是中国历史上明朝对一个非汉族民族的称呼,这个民族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其中就有一个我们熟悉的"蒙古"而且在明朝时期,鞑靼确实是对东蒙古的官方通称,所以很多人会认为鞑靼就是蒙古。但实际上,鞑靼人和蒙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他们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等于。"鞑靼人"最初是蒙古高原东部一个部落的名

  •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秘密是什么?(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象征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维特,达芬奇,列奥

    说起维特鲁威人,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东西。毕竟是达芬奇画的,达芬奇画的真的还行。所以也有人问,这个维特鲁威人说他很有名,有很多秘密。于是有人问,这个维特鲁威人的秘密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看,说这个达芬奇简直太有才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维特鲁威人"人体密码是个神秘的东西。几个世纪以来,列奥纳多

  • 戏赠张先原文解析(戏赠张先朗诵配音是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东坡,张喜安,一个

    七言绝句《张喜安戏》是苏轼的经典作品之一。全文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包含了很多信息,隐藏了很多讽刺,读起来很有意思。那么今天的准备和大家一起对《一出戏给张喜安》这首诗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了解它背后有什么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1.“这出戏呈现了张喜安”十八新娘八十郎,灰发红妆。两夜鸳鸯被,梨树压海棠。

  • 几万北伐军为什么能轻易打败北洋军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玉祥,北伐军,湖北

    说到"北洋军阀"其实这个军阀从字面上看应该是很强大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个军阀好像很脆弱,脆弱到只有几万北伐军就可以轻易推翻北洋军阀。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北伐战争前后的历史,其实比教科书上的文字要复杂得多!当时北伐军的实力并没有想象

  • 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为什么不怕有人抢劫?(土匪为什么不抢劫八百里加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百里,唐玄宗,劫匪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会听到这样一个词"800里快递"光听名字就能听出紧迫感。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你通常会使用这样的词,你应该尽快传递消息。然后这个"800里快递"有多快,消息到了有时间准备吗?还有八百里快递员,你不怕路上遇到劫匪吗?会有人抢他们吗?1.八百里快车是什么?在古代,信息传递就像我们现在的

  • 第五次中东战争为何阿拉伯国家加起来都打不赢以色列?(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为何输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以色列,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

    二战结束没多久,因为联共的决议,中东战争爆发。从1948年到1982年,中东地区爆发了五次战争,每次都是大规模战争,期间不断发生武装暴力冲突。对于生活在中东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中东和平"——如果有,也只是你玩累了,休息一下准备下一场战争。五次中东战争再起后,我们惊讶地发现,除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以

  • 阿登战役如果德国战胜了会怎样?(假如德国不打阿登战役会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阿登,德军,苏联

    说起阿登战役,了解过二战历史的朋友都会比较熟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德国人在这场战役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1944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已经不是40年代的德国了。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显著体现,美国已经完全掌控了控制权空权力,因此美国在战争

  • 胡说八道指的是哪八道胡说八道的来历介绍(胡说八道的原意)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路,佛教,废话

    "废话"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习语,意思是说没有基础的话。废话最早出自《五元宵元龙门元禅师法思》,那你懂的"废话"还有"八路"的含义和起源?恐怕大部分朋友都回答不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从佛道的角度来说。八路"八路是什么?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过来看看。其实挺有意思的。我相信你

  • 关羽武圣称号怎么来的?还有谁能被称为武圣?(关羽被尊称为武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伍子胥,武生

    关羽是在民间逐渐神话化的历史人物,古人也非常崇拜关羽,称之为"关公"。其实关羽享受的是《三国演义》主人公的待遇。很多故事都以关羽为核心描写,也凸显了关羽的强大。很多人都知道关羽被尊为"武生"不过,他是在清朝被封号的,当时还有其他几个候选人。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关羽?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过来看看。"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