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是怎么打败当时横行欧亚的蒙古骑兵的?(马穆鲁克和蒙古骑兵)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是怎么打败当时横行欧亚的蒙古骑兵的?(马穆鲁克和蒙古骑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3/12/28 7:12:06

说到蒙古骑兵,大家都知道,在当时是无所不能的,但是打到埃及这个地方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有一个人叫"马穆鲁克朝"蒙古铁骑大败,于是有人好奇其他强国都未能阻挡蒙古铁骑的脚步。为什么这个马穆鲁克王朝能阻止?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

一起分析一下吧!

马穆鲁克也被翻译成"马穆鲁克"原意是奴隶。最早的马穆鲁克是指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通过战争或购买手段获得的土耳其奴隶。阿巴斯王朝第八代哈里发穆塔西姆是一名土耳其奴隶的儿子。他继位后,对当时朝廷的波斯贵族深感畏惧,于是通过母亲从中亚雇佣了一批突厥战士做自己的护卫,从而开了突厥马穆鲁克开始代代从军的历史。与普通奴隶相比,马穆鲁克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职业军奴,为阿拉伯帝国而战才有资格晋升,因此逐渐摆脱奴隶身份,成为军队和政府系统的高官。

公元909年,什叶派穆斯林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玛王朝,先后征服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埃及和撒丁岛,从而使北非从阿拔斯王朝中独立出来。1171年,埃及总督萨拉丁在法蒂玛王朝最后一位哈里发死后解散法蒂玛王朝,建立阿尤布王朝。新兴的阿尤布王朝对马穆鲁克体系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革,马穆鲁克的战斗力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加强。当时的马穆鲁克骑兵在马具、盔甲等装备上相当优秀:马穆鲁克重骑兵已经实现了人马并重的重甲防护。也正是在萨拉丁这一代,马穆鲁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一时期,马穆鲁克在萨拉丁的指挥下,打败了十字军的十字军,夺回了圣城耶路撒。在与十字军的战斗中,马穆鲁克骑兵在盔甲和马匹上披上长袍,以应对中东的烈日,但从欧洲远道而来的十字军并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身穿锁子甲的欧洲重骑兵在烈日下脱水极快,直接影响了战斗力。马穆鲁克骑兵经常派出灵活的轻骑兵射杀十字军的马匹,然后利用自己的机动性优势逃跑,让沙漠骄阳代替自己削弱敌人。

1260年9月3日,马穆鲁克在今天巴勒斯坦纳布卢斯附近的艾因贾鲁平原与横扫亚欧的蒙古军队对峙。在此之前,徐烈武率领的蒙古军队占领了波斯高原、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兵锋直指马穆鲁克的据点埃及。此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灭亡,伊斯兰世界只剩下埃及在抵抗。然而就在此时,东方传来消息:蒙古可汗蒙哥在攻打南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时被杀。按照蒙古旧制度,一旦可汗去世,所有出征的国王都要回到蒙古本部参加呼烈台会议,确定下一任可汗。于是,徐烈武率领大军退回东方,只留下两万人驻扎在叙,由怯的不花指挥。这给蒙古军团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实力不足。

鉴于自身兵力不足,怯的不花想出了与十字军结盟的策略,十字军主要由西欧的法兰克人组成——毕竟十字军和马穆鲁克是多年的老对手,所以为了共同镇压马穆鲁克,双方确实有结盟的现实基础。但是,十字军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让蒙古人消灭埃及的马穆鲁克,蒙古人的下一个扩张目标就是他们自己。西顿的朱利安伯爵和贝鲁特圣殿骑士团的约翰将军率领一支军队袭击了蒙古巡逻队,这使得怯的不花勃然大怒,他立即对十字军进行了反击。然而,这样一来,蒙古人与十字军联盟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就破灭了——尽管十字军内部主张联合蒙古镇压马穆鲁克的派系在此战后站在了蒙古的对立面,同时,怯的不花的军事行动过早暴露了其实力不足。

虽然在双方正式对抗之前,蒙古人已经暴露了很多劣势,但是几十年所披靡、所向披靡的经历,已经让蒙古人变得盲目自信:怯的不花作为主要指挥官,在己方兵力处于劣势时主动出击。这时,马穆鲁克的先头部队佯装撤退,把蒙古人诱入自己的圈套。马穆鲁克的祖先虽然也来自游牧的突厥人,但他们早已经历了数百年的专业军事训练,在弓箭和盔甲装备上,他们其实比蒙古人更胜一筹。既有一流弓箭手的远程射击能力,又有一流重装步兵的肉搏战能力的马穆鲁克,以其坚固的铠甲成功压制了蒙古骑兵的攻势,同时马穆鲁克骑兵利用自身对气候和地形的局部作战适应性,不断诱敌深入。如果怯的不花此时足够细心,他应该能发现马穆鲁克在撤退的过程中是有条不紊的,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战败。然而,此时的怯的不花还念念不忘蒙古军队过去的胜利,于是毫无疑问地闯入了马穆鲁克的包围圈。此时,骑骆驼的马穆鲁克骑兵在马背上的蒙古骑兵面前显示出了局部作战的巨大优势——在蒙古人还没有完全熟悉战场环境的情况下,就完全封锁了包围圈,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注定。

标签: 鲁克蒙古十字军

更多文章

  • 白龙马是第二个收的为什么猪八戒是二师兄?(白龙马为什么要叫猪八戒二师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僧,孙武,沙僧

    猪八戒是西游记里的二哥,这一点很多人都很清楚,但是如果我们要按照"入门"白应该排第二,白应该是二哥,八戒是三师弟,但为什么白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他为什么不能当二哥?白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不仅仅是读者,在原著中,唐僧向别人介绍徒弟的时候,从来没有谈到孙武空猪八戒和沙僧

  • 昴日星官实力怎么样?话说一招就把蝎子精给搞定了(昴日星官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武,蝎子,西游记

    说到昴宿星官方,众所周知,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说他也是公鸡精,但是众所周知,这个公鸡精好像很厉害,所以一招就制服了蝎子精。你知道蝎子精把孙武空猪八戒等人打得落花流水,叫爸爸妈妈吗?然后有网友问,这个?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西游记》中,那些往往不起眼或者不喜欢出现的神

  • 如来为何能用一块肉就收复了大鹏鸟?这其中有着什么目的?(如来怎么收服大鹏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鹏,如来,孙武

    西游记里狮子驼铃三怪被围的时候,大鹏鸟说要夺佛位。然而,当青狮王和白象精双双投降时,大鹏鸟却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展开翅膀,失去了方天戟,飞起来了,用爪子抓住了孙悟空。原来大圣就藏在光明里。他怎么敢靠近?如来知道这一点,把喜鹊窝变成了一片鲜红的血肉。恶魔给了他一只锋利的爪子,佛陀把手向上一指,使得恶魔的

  • 维京人是现在的什么人?去了哪里?(维京人是现在的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京人,威廉,英格兰

    坚固的盾墙,不可阻挡的双手战斧,难以捉摸的龙船,当年的维京海盗正式靠这三样东西穿越欧洲。从西边的冰岛,东边的东欧大草原,南边的西西里岛,都有维京人的足迹。维京人的征服不仅限于掠夺或破坏,还包括移民和建设。如今,欧洲两大强国俄罗斯和英国与维京人关系密切。威廉征服——维京人进入英格兰8-10世纪是北欧海

  • 汉成帝为什么要将死刑授予徐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汉成帝,皇后,春雨

    孝程序是汉元帝的堂妹,汉成帝的第一位皇后。许氏很早就嫁给了刘骜做太子妃,两人早年恩爱有加。但徐皇后最终被废,后被汉成帝赐死。为什么?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叫春雨长的人。春雨长是当时朝鲜皇帝身边的红人之一。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黄门郎,后来成为清朝九卿之一,深得汉成帝信任。但也正是因为春雨裳和徐皇后的暧昧关系,

  • 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自己吗?为何他会分裂另一个自己?(六耳猕猴为什么跟孙悟空一样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武,猕猴,真的

    看西游记的时候,很多人对刘二猕猴作为混猴四绝之一的身份深信不疑,但是也会有很多人会有很多疑惑。毕竟这里疑点太多了。刘二猕猴的一切都和孙武空一模一样。就连大禹投入东海的锚针和金箍,它们的招数和变化都一模一样,就像照镜子一样。有人认为刘二猕猴其实是孙武空";人格分裂"另一个自己,这是真的吗?如果你看过原

  • 西瓜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西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瓜,契丹,中原

    西瓜,消暑神器,现在很多人最爱吃的水果。但我们不得不为古人感到惋惜,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西瓜吃。西瓜传入中国至今不到900年。如果穿越到古代,至少是北宋以后,不然吃不到西瓜。从名字我们就知道西瓜不是产于中原,而是来自西部。当然,“西瓜"”这个名字在古代的一些时候也是用来指代其他瓜类的,

  • 靠山王杨林原型是谁?(靠山王杨林有多少兵马)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文帝,隋朝,杨林

    守护神杨林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角色。一些以隋唐为背景的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被设定为皇帝杨迪·杨光的叔叔。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王力可·杨林这个人物吗?历史上的杨林是什么样的?在小说中,王的靠山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他出身这么大的背景,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没有这么好?杨林,字虎臣,是《全唐书》和《兴唐传》中虚构的

  • 应龙是什么龙(龙的祖先是应龙还是烛龙)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蚩尤,黄帝,夸父

    应龙来自上海黄达东京。在古代神话体系中,应龙是开国神龙,而《淮南子》等著作则声称凤凰和麒麟都出生在应龙,因此应龙是神龙的始祖。根据外貌的描述,应龙和传统的龙形象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应龙有一对翅膀,这让他感觉更有气势。还有许多关于应龙的传说和故事。让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以及人们对应龙的想象。让我们来

  • 龙须虎为什么打不过邬文化?被算计而死(邬文化和龙须虎到底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化,一个,龙虎

    和很多朋友相比,《封神演义》看过,相信有一个情节印象非常深刻。就连练了几千年的龙须虎,也在凡人吴文化夜袭周莹时,像切菜一样被打死了。那么问题来了,龙须虎不是号称修仙了吗?怎么可以这么随便被凡人杀死?然后边肖会带大家去分析一下。首先说一下吴文化的起源,书里是这么说的:先说一个大人物来到城,身高几十尺,